《第三个奇迹》
第35节

作者: 蓝色深海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牧点点头,随后就看了起来。
  里面有相当多的数据,这种数据都属于国与国之间贸易的数据,虽然并不属于机密数据,但是想要整理地如此细致全面,没有一定的调研和整合,显然是做不到的。

  其中涉及到了当前国际上各种货币的贸易总额等各类数据,清晰地揭示出了货币之间地位之差。
  李牧心中惊叹,脑海中的计算机也开始疯狂地运行了起来,对这些数据进行起了整理归类。
  孙紫萍解释着这些数据的作用,逐步告诉李牧他要完成的这个数学建模到底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美元霸权的地位短期之内不会发生改变,而我们的目的就是稳中求进,要知道的是经济的好坏不源于货币的总量,主要源于流通情况,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增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流通量。”
  “这个模型计算的就是如何一边增大流通量,同时从中争取利润……”
  这些简单的道理,李牧都懂,孙紫萍也没有用多么复杂的词汇来描述。
  而旁边的云容裳则稍微有些跟不上了。
  因为这些数据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有些数据不是简单地放到数据分析软件中就能够分析出来,到了这种重要的程度,想要研究的话,就需要进行逐个分析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数字,都特别大,至少都是以亿为单位,云容裳虽然学金融,对数字还算是比较敏感的,但脑袋也有些转不过弯来。
  而随着李牧再翻了一页,她就彻底跟不上了。
  她撅了撅嘴,这种不如人的感觉,可真难受。
  尤其这明明是金融的问题,她的专业……
  时间很快过去,后面云容裳放弃了,就索性跑到一边,看起了她专业的书。
  而李牧仍然在通过孙紫萍的讲解,理解着这个问题。
  问题很长,毕竟涉及到了国家贸易的宏观问题,哪怕是审题也需要耐心。
  就这样,两个小时过去了。
  他们吃完饭后是七点半回到这的,当李牧彻底清楚了他需要建个什么样的模型时,已经是九点半了。
  “我说的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孙紫萍问道。
  李牧摇摇头,说道:“基本上没了。”
  “那就好。”孙紫萍更对李牧满意。
  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够听懂问题,已经充分说明了李牧的天赋。

  人皆说他们学金融的要对数字敏感,因为金融玩的就是钱,但是孙紫萍很清楚,有些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对数字的敏感性远超他们这些学金融的。
  而李牧,已然初见这种端倪。
  “那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李牧感慨一声:“太宏观了。”
  宏观地让他脑袋里面的I3-530都有些转不过弯来了。
  孙紫萍笑了笑,问道:“这种问题都是这样的。”
  涉及到了国家经济,再宏观都不为过。
  “这倒也是。”
  李牧点了点头。
  “有把握吗?”
  “唔……”
  李牧陷入了思考之中。
  其实是他脑海中的计算机仍然在努力地运转,对这个问题进行着推导。
  这么久以来所学到的知识,全部都被他调用了起来,那些如同储存在磁盘中一直都没被遗忘的记忆,在此时被全部读取。
  如果说现实中计算机读取磁盘中的内容需要考验磁盘的读取速度,那么他脑海计算机中的那个磁盘,读取的速度几乎没有上限。
  恍如一瞬间,所有的知识在他脑海中被过了一遍。

  而人的智慧带来的灵活性,又让他能够在推导中更善于利用这些知识。
  孙紫萍没有打扰他,她知道这个年轻人正在思考中。
  也许研究数学的人都是这样。
  旁边的云容裳也放下了手中的书,看向了李牧。
  期待着他的回复。
  她看得出来这个课题对自己大姨的重要性,所以也希望这位学弟能够帮上忙,当然,如果李牧真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显然也是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
  就这样,李牧约莫再思考了将近三分钟,终于点头。
  “我有把握。”
  孙紫萍颔首,欣慰道:“好,好。”
  “那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问题和需要,告诉我就好了。”
  “好的。”
  “嗯,等到完成之后,你和我都是第一共同作者。”孙紫萍笑道:“到时候按照首字母排序,你的名字还排在我前面呢。”
  李牧惊讶,连忙摆手:“这怎么行,您研究了那么多年……”
  “呵呵,四年的无功,可远远比不上一个月的有功。”孙紫萍摆摆手,打断了李牧的话:“更何况,我研究这个课题又不是为了向国家要功劳,只是不想看见印着我们伟人的纸没有印着人家伟人的纸地位高。”
  “就这样吧。”

  “你们年轻人早点休息。”
  李牧默然片刻,最后点头:“您也早点休息。”
  时间匆匆而过,接下来的日子,对李牧来说忙碌而充实。
  除了孙紫萍教授交给他的任务之外,他也还有自己的论文要写,同时每个周要去参加一次物理竞赛的培训班,而该上的专业课还是得上。

  在所有的这些工作中,显然是孙紫萍教授的那个任务更加困难一些。
  虽然金融数学不像纯数学那样涉及的艰深,但是却讲究一个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
  数学中的知识有很多,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能够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不是一蹴而就,大概就连围棋的所有变化,都不如这种抽象问题的变化复杂。
  不过孙紫萍也从来没有催促过李牧,对她来说,时间从来不是问题,能不能解决,才是问题。
  就这样,又是半个月后,李牧当初发的第一篇论文见刊了。
  林尧教授和吴孟源都一直关注着《理性力学和分析档案》期刊,所以他们在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也都共同向李牧发去了祝贺。
  人生中第一篇论文见刊,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李牧也觉得自己应该感谢一下两位教授的培养,便抽出了一下午的时间,请两位一直给他帮助的教授吃了一顿饭。
  吴孟源和林尧自然都很高兴,甚至还喝了酒。

  顺便的吴孟源也帮助李牧申请了学校的学术基金扶持,当初他的提议已经通过了,并且奖励金额上还直接提高了一倍,只要论文正式见刊,那么就能够申请奖励,所以李牧这篇论文将会有整整一万块钱的奖励。
  不过金额发放需要等到学期末的时候,差不多还有三个月。
  李牧对于需要等三个月当然没有什么不满的,相反他还高兴地合不拢嘴,一万块!
  一伯伯!
  早知道写论文这么赚钱,他上个学期……
  咳咳,算了,上个学期还不存在学霸李牧。
  当然不管如何,他在写论文这件事情上面也变得越发积极了起来。
  到后面,他的第二篇论文也在《CMP》上见刊了,两位教授自然也都在关注,所以也再度向李牧发去了祝贺,当然这次就没有再请客吃饭了。

  然而两位教授也就仅仅知道这两篇论文了,因为李牧从第三篇论文开始,就没有再去请教他们,全凭自己个人独立完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