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奇迹》
第17节

作者: 蓝色深海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把这个表现机会让给学长们好了。
  反正这个问题也不是很难。
  只不过林尧大概看见了他的动作,便笑着说道:“李牧,你想说就说吧,不用给你这些学长们留面子。”
  “呃……”
  李牧挠挠头,既然教授说了,那他也就说吧。

  “主要是有两个难点,第一,尽管状态方程是线性的,但状态y非线性地依赖于控制v。第二,对控制v附加无散度约束,即·v = 0,与状态方程(1.2)耦合。”
  “唔,更准确地说,状态y是控制v的非线性函数,就导致我们研究的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非线性问题,而非线性问题嘛,往往就是这类问题的难点所在。”
  听到李牧的讲述,林尧露出笑容:“说的很好,没错,关键问题就在于这个非线性上面。”
  “好,那接下来大家就都好好思考一下,我们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不能够采取常用的线搜索策略,这样的话每次都要反复地评估目标函数值,并且每次评估都需要求解状态方程,这种计算成本太高昂,并且已经在别人的很多论文中有所体现了,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策略。”
  旁边的吴孟源也点点头:“嗯,这个问题我想就是咱们这个课题中最难的一点了,都好好想一想。”
  说着,两位教授就准备一起讨论了。
  而那些研究生们则呼了一口气。
  刚才林教授突然提问,可把他们给吓了一跳,因为林尧就是喜欢在组会上考校他们,而且没人回答的话还会点他们的名。
  只是没想到的是,他们都还没有开始思考呢,林尧教授直接就点了那个本科生的名,而更没想到的是,这个本科生居然还就直接给说了出来。
  他们都看了几眼李牧,然后在一起说起了悄悄话。

  “话说,你们有谁知道他的来历吗?”
  “不知道啊,只知道是大一的。”
  “艹,他怎么这么牛逼啊!”
  但更牛逼的还在后面。
  经过了片刻的思考,李牧忽然又开口了:“我好像有一点想法。”
  “通过引入一个额外的线性抛物问题,就可以实现一个非精确但是有效的步长策略,最关键的是,它的计算成本很低!”
  “可以轻松地解决我们当前的这个问题。”
  而听到他的话,林尧就猛然坐直了身体,面露惊喜和不敢相信。
  “你……继续说!”
  “你……继续说!”
  听到林尧教授的要求,李牧也没有废话,起身离开了座位,走到了黑板前。
  拿起了粉笔,他便开始写了起来。

  “首先,我们先前讨论的这个式子2.12……”李牧另外一只手指了指ppt上面的式2.12,“它其实可以等价地重新表述为——”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下新的式子。
  【DJ(v)(t)∈ S,DJ(v)(t)∈ S,∫ΩDJ(v)(t)……】
  看到他新写下的式子,林尧和吴孟源也都离开了他们的座位,然后凑了上去,方便自己看得更清晰一些。
  当然,更关键的是,李牧这新改写的式子,就已经让他们眼前为之一亮了。
  “再然后是……”
  “引入约束·z = 0的拉格朗日乘子λ∈H1 0 (Ω),很明显,问题(3.3)等价于下面的鞍点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而占了一面墙的黑板,也逐渐在李牧的演算中被填满了空白。

  两位教授的眉头紧皱着,显然是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而那些研究生们则越发地茫然起来。
  一开始他们还能够看懂,但是架不住李牧写的快啊,一会儿就超过了他们思考的速度,并且还让他们望尘莫及。
  这个东西为什么实际上是个斯托克斯式的问题啊?
  为什么那个· gqdx = 0啊?
  为什么……
  他们此时仿佛有一万个为什么,甚至看着gqdx能自动看成gdx——狗东西……
  但李牧也完全没有解释,只是在那里推导,而大概也就两位教授还能够跟上他的节奏。
  研究生们欲哭无泪,为什么他们要跑到这个课题组来啊!
  为什么偏偏让他们遇上了这种猛人啊?
  最后,咽下泪,然后老老实实地拿出手机,等着李牧写完之后再拍下来,回去该研究就研究。
  就这样,直到整面黑板刚好写完,李牧也终于放下了粉笔。
  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然后他抬起头重新看了一遍。
  推导过程没有任何问题,也基本上将他想要写的东西都写了出来。
  脑海计算机在数学上的优势,在这种过程的推导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就是这样了,我就是觉得,针对这种非线性问题,以非精确但是有效的方法来对方程进行计算,应该是更有效的。”
  “特别是在CG共轭梯度算法中。”
  一边听着李牧的讲述,一边看着黑板上那满满的过程。
  而且板书还做得这么优秀,不论是字体还是整体的布局看起来十分的令人舒服,有一种计算机的精确感。
  林尧和吴孟源此时此刻,都不由在心中一叹。
  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还有什么说法呢?

  就更不用说李牧给出的这个方法,又一次把他们的问题给解决了。
  干净彻底。
  直到完全吸纳了所有的内容后,林尧忍不住地伸出了手,然后鼓起了掌。
  “很好,很不错。”
  “这可何止不错啊……”
  而吴孟源摇摇头,口中忍不住地感慨。
  李牧给出的这个方法,不难,甚至可以说在技术上没有多么艰深的知识点,但胜就胜在在巧。
  而想要发现这种“巧”,那就只能看个人的脑子了。

  有的人想一辈子,可能都想不出来这种“巧”。
  但是对于有的人来说,想出这种巧却无比的轻松。
  而显然,李牧就属于后者。
  想到这里,两位教授都不禁摇摇头。
  这样的头脑,是连他们都要羡慕的,然而却又羡慕不来。
  林尧转过头,看向了他的那些研究生们,想要让他们向学弟学习学习,结果看到这些研究生们的脸上还是一副“我是谁?我在哪?”的模样,最后摇摇头,放弃了。
  算了,档次不够啊。
  虽然在他和吴孟源的眼中,李牧的这个方法技术难度并不高,胜在巧。
  但是对于这些研究生们来说,那就是技术难度很高,巧……
  巧在哪?
  看都看不出来。
  最后,吴孟源拍了拍李牧的肩膀,转过身说道:“这下好了,咱们今天的组会,看来是可以提前结束了。”

  “好像也是这个理。”林尧赞同道。
  今天的组会本来就是为了讨论这个难点,结果还没开始多久呢,就被李牧给终止了话题。
  之后还需要攻克的难点可能还会有,但是相对于这个问题嘛……
  估计就都要简单一些了。
  于是也没有废话,林尧直接宣布了本次组会的结束。
  但是以往每次结束就会离开的研究生们,则都留了下来,将黑板上李牧的板书给仔仔细细地抄了下来,然后一步步地开始推导,有问题就去问林尧,反正林尧是他们的导师。
  一时间,这个讨论室中都没有一个人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