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全传:揭秘150年来美国最有权势家族的生意经》
第14节

作者: 罗恩彻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4-29 09:10:44

  《摩根全传》30
  1879年,皮尔庞特开始走出父亲的阴影,负责主要的交易。他被选中销售公开上市量最大的大宗股票——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25万股股票。对铁路的拥有者范德比尔特财团来说,这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
  两年前,83岁的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商船队长去世了,留下1亿美元的财产。虽然他在弥留之际还觉得香槟酒太贵而不喝,但他很可能是美国最富有的人。他举止粗鲁,喜欢嚼烟,是个白发苍苍,面色红润的无赖,一辈子都在追逐漂亮女子。他老年昏聩之后,受到了巫师的摆布,竟和杰姆.菲斯克谈生意,就是那个在奥尔巴尼-萨斯奎汉纳铁路事件上被皮尔庞特击垮的流氓,后来为他情妇的另一个追求者所杀。

  范德比尔特商船队长之死是商业由家族所有转向公众所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为皮尔庞特.摩根提供了大量的机遇。为了不让别人插手他的铁路王国,商船队长把纽约中央铁路87%的股票遗赠给他的大儿子威廉.亨利。威廉已经快60岁了,相貌平常,身材结实,表情很呆滞。商船队长觉得他是个笨伯,对他任意喝斥,后来把他放逐到了斯塔滕岛一座荒芜的农场上。威廉显然不适合管理纽约中央铁路,粗鲁的商船队长是利用一个装满各种航行记录的烟盒来管理的。

  商船队长把11条小铁路合并成4500英里长的纽约中央铁路,北部从纽约城到奥尔巴尼,横跨西部直达五大湖区,使内陆地区可以直通东部港口。许多人感到震惊,这么大的权力竟要传给威廉.范德比尔特。威廉.格拉德斯通写信给范德比尔特的律师昌西.迪普说:“我知道您在贵国有个身价一亿美元的客户,这一大笔财产他可以随意兑换成现金。政府应该把这笔财产从他那里拿走,因为任何一个人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都太危险了。”威廉一点也没有给公众以安慰,历史书上这样记载:当时他反唇相讥说“公众真是该死;我是在为我的股东效力”。范德比尔特的巨大家财使人们越来越担心,重新呼吁要对公众负责。

  最终促使威廉.亨利减少他在纽约中央铁路股本的,是1879年纽约州议会听证会做的宣传,听证会是巴顿.赫伯恩主持的。这个调查委员会揭露了纽约中央铁路的秘密交易,它给炼油厂提供优惠运价。作为铁路的首席执行官和主要见证人,威廉.亨利似乎对暗中耍的花招毫不知情,或是故意含糊其辞,为了对付不利的宣传,他去找摩根,很可能是昌西.迪普给他的指点。纽约州已经开始向纽约中央铁路征收惩戒性税款,希望让威廉.亨利卖出大宗股票后,成为一个持少数股的所有人,州立法机关或许会仁慈一些。

  范德比尔特家族选中42岁的皮尔庞特完成这项微妙的工作,很可能是因为摩根财团的英美联袂结构。问题主要是考虑如何出手25万股,而不使股价暴跌。摩根牵头的银团要求范德比尔特家族一年内不再售股,或者等到所有银团的股份都售出后再售股。另一个掩盖这笔大宗销售的手段就是国外售股,J.S.摩根公司首先就做了一宗5万股的买卖。朱尼厄斯可以自行裁决,这在华尔街是不可能办到的。这笔销售却决非易事。英国投资者依然被美国铁路搞得心有余悸,而那年又有几十条铁路垮了。世界经济依然不景气,外国借贷十分萧条。而在那个缺乏管理调控的领主时代,募资说明书都马虎得可笑。比如说,纽约中央铁路的募资说明书就十分含糊:“公司的地位和信誉久负盛名,没什么必要做公开声明。”由于一个公司的信息过少,主干事银行的声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日期:2010-04-30 08:59:36

  《摩根全传》31
  纽约中央铁路的交易没有公开的日程。银团配给杰伊.古尔德2万股,拉塞尔.塞奇1.5万股,赛勒斯.菲尔德1万股。请令人憎恶的古尔德参加,算是范德比尔特的纽约中央铁路和古尔德的韦伯士铁路之间多年恩怨的终止。起先范德比尔特无动于衷,但是古尔德利用讹诈的有力手段,威胁要剥夺纽约中央铁路在韦伯士的运输业务,从而进入了银团。古尔德还认为,与摩根财团打交道能给他重新披上体面的外衣,也许将来还能赢得更高的信誉。

  当皮尔庞特宣布他不可思议地售完了纽约中央铁路数目庞大的股票,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国外销售时,整个金融界叹为奇迹。其佣金高达300万美元之多。就像在那次奥尔巴尼-萨斯奎汉纳的争端中一样,这次皮尔庞特也要求在这条铁路的董事会中占有一席。朱尼厄斯对一个合伙人说,皮尔庞特“将代理伦敦的股权”——也就是说他将投票决定代理人。欧洲投资者们长期以来被美国的铁路流氓搅得怒火中烧——他们甚至组织了一个30万美元的防御委员会,保护自己在古尔德的“淫妇”铁路中的股本——现在开始报复了。他们烦透了铁路经营上耍的鬼把戏——破产倒闭,拖赖红利,管理不善。因此皮尔庞特.摩根就可以成为他们能直截了当利用的工具,迫使美国铁路公司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皮尔庞特恰好具有能赢得他们信任的交际家风范。有一次他怒斥一位铁路总裁:“你的铁路!你的铁路是属于我的客户的!”因为铁路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本,而且会耗尽任何一个单枪匹马的创业者的资金,银行家控制铁路的时机已经成熟。

  出售威廉.范德比尔特的股票分散了所有权,纽约州也放宽了对纽约中央铁路的制裁,这就达到了当初的目的。但是立法机关的成员们没料到的是,皮尔庞特后来把分散的股票集中起来,并有效地把股权都集于己身。他开始对铁路拥有绝对控制权,除了要投票决定伦敦所有的代理人之外,他还坚持纽约中央铁路在5年内保持分发8美元的红利,并由摩根财团作为财务代理,在纽约和伦敦分发这些红利。不久以后,纽约中央铁路就成了摩根铁路了,而这家公司的股票也是摩根家族兜售最起劲的股票。

  为了坚决支持英国的债权人,皮尔庞特不顾风险,大胆地与外国势力打成一片,这使人们对他在政治上的忠诚表示怀疑。从那时起,他就备受指责,人们说他是伦敦银行家的附庸,“像个殖民地时代的行政官员,英国金融势力在美国的代表”。银行这种英美联袂结构的模糊特性,不仅在美国的心脏地带使许多人疑神疑鬼,而且在摩根帝国的内部也引起了一场身份危机。
  同时,当华尔街对纽约中央铁路啧啧称奇时,皮尔庞特似乎并不因此高兴。他一点儿也不趾高气扬,相反,他显得精疲力竭,垂头丧气。他又一次考虑放手不干了。在一封1880年写给表兄吉姆.古德温的信中,皮尔庞特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他开始认为自己是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奋斗的,是众多投资者的代表。他这样写道:
  我所经受的压力简直无法形容。我从来没有熬过这么一个冬天——虽然我的健康状况比前些年的冬天要好些,但我还是忙得一点儿空也没有。如果仅仅是关系到我自己的事情,我会很快把问题处理掉,然后抛在一边不再管它;但是因为我肩上还担着他人的重大利益,我就不能这样做——我倒没觉得有什么原因让我不能这么做,只是常常想,如果有更多时间做些其他事情就太好了。
  有好几个评论家都注意到了皮尔庞特的“救世主情结”。比如在私人生活中,他娶了患肺结核病的咪咪;在商业生涯中,他一直为“伦敦的利益”做出奉献。对他自己来说,他经常施惠于人,而不单为了自己扩大权力,增加财富。这种明显的牺牲意识使他对批评过于敏感,也使他不能真正地认知自我。在一些十分极端的时候,这有可能引发妄自尊大的情绪。假借一个高尚一些的目标作真正的目标,用以掩盖私利的驱使,这实在太容易了。同时,皮尔庞特又不为纯粹的私利驱使,他关心的问题比同时代的大部分银行家要多。在以后的岁月里,摩根的坚决拥护者盛赞摩根银行高尚的道义准则和公正的声誉,而其批评者认为这些自我标榜的溢美之辞伪善之至。后来证明双方都是对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