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马家荡的三年之中,孙道良积余三十多万,比起他在二军大的收入不算多。
但比起他在老家马家荡养螃蟹要多得多。我们只是说孙道良自己养螃蟹的收入,不包括人家养螃蟹的专业户。像李湘怡他爸爸妈妈那样的靠养殖业为生的人,人家一年就赚大几百万、上千万的不计其数。
所以,孙道良尽量把自己打造成很富有的样子,或许,是为了和李湘怡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划等号。
起码,证明自己和他们家门当户对,为自己进一步对李湘怡发起攻势打下埋伏。
善于心计,孙道良在部队没有少学。没有两把刷子,人家怎么可能在二军大的十多个女护士之间运筹帷幄,时远时近、若即若离呢!呵呵,你还真的别说,李湘怡一家三口,对孙道良的心理活动谁也没有识破。
和从二军大回来养螃蟹一样,孙道良从深圳回家过春节,几乎天天在李湘怡他们家度过。
一日三餐倒没那么勤快,因为天寒地冻,孙道良喜欢睡懒觉。在深圳,一年四季处于亚热带气候,回到老家马家荡孙道良有点不适应。所以,早晨睡懒觉,至少要到上午八九点才能起床。一般情况下,都是李湘怡打电话他才起床。
也不知道孙道良对李湘怡是怎么做到的,在二军大期间,小护士三言两语就被他哄上床。
对李湘怡,他故作镇静也好,故意装纯也罢,总之,他就是对李湘怡非常的克制。反之,倒把个李湘怡搞得日思夜想,神魂颠倒。一眼看不见孙道良,仿佛他们家缺少了什么。便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给孙道良打过去。
孙道良不是小气鬼,他去李湘怡他们家或到街上买的菜,或在超市买点李湘怡喜欢吃的零食。当然,也包括她爸爸喜欢喝的酒,她妈喜欢喝的茶。什么枸杞子、大红枣、当归黄芪泡的养生茶等等,孙道良不愧为是医生,对养生之道他特别关注。
而这一点,确是李湘怡对爸爸妈妈最为关切的地方。
我们不能不说孙道良的攻心战术,依旧炉火纯青。
比起在二军大泡女护士,孙道良对李湘怡所做这一切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李湘怡和她爸爸妈妈过分对孙道良的信赖而已。都说干亲上门,不想钱就想人,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旁观者清,邻居见得孙道良三天两头有事没事找上门,那肯定是有所图啊!
只可惜,李俊芳和梓桐尹两口子并没有在意。孙道良换着花头买点水果蔬菜以及肉制品什么的,那都是他们家姑娘喜欢吃的食物,老两口也别往这方面去想。可能,是因为孙道良的文质彬彬的外貌,吸引力李俊芳和梓桐尹夫妻俩。
在他们那年纪,顶多也就读个完小毕业。
甚至有的只读了几天书,特别女孩在那年代多半是父母重男轻女。
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论,不知道埋没了多少女中豪杰。梓桐尹就是深受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束缚,结果,只读了三年级便被父母辍学。让她两个弟弟去读书,而她只能听父母之命,十六岁就嫁给了李俊芳做妻子。
姑娘外嫁女,所有老年人都是这么个概念。
传宗接代,仿佛都成了男人的事,而女人则是男人的附属品。殊不知这个世界离开女人,那就不成为一个家庭。女人家女人家没有女人的家庭,即没有人间烟火气。令李俊芳和梓桐尹没想到的是,她们俩结婚,刚好赶上计划生育的国策。
原本,梓桐尹想为李俊芳生一大堆男丁。
怎奈,梓桐尹刚怀上孕,就被盯上。李湘怡出生的第一天,计划生育主任就主动找到妇幼保健,要求她们俩去办理独生子女证。唯恐背上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抵触的帽子,夫妻俩攸不过计划生育主任的软磨硬泡,不得不去领了独生子女证。
有了独生子女证,计划生育主任仿佛悬着一颗心总算落到实处。
带李俊芳跟着他去计划生育办公室领了独生子女证之后,你没看到计划生育主任那长长的吁了口气。我滴个乖乖弄得咚,真的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她如释重负!兴奋地连晚回到家里请李俊芳吃大餐。可见,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这一职位,在那个年代是个多么重要的岗位。
生下李湘怡,也领了独生子女证,并没就此打住。
生怕梓桐尹像极个别人那样,带节育环怀孕。所以,但凡已婚妇女,不管你在天南海北,每个月的15号,必须赶到户籍所在地去当地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并由计划生育办公室统一安排,去乡镇卫生所检查是否有怀孕征兆。
李俊芳和梓桐尹那一会正在外地做些手艺活,回来一趟实属不易。
赶不回,耽搁妇科检查,所属家庭成员必须受到牵连。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到位。也有实在没办法到位的极个别人。必须有家庭成员签下保证书,确认某某某没有怀孕。如果发生意外怀孕,必须负法律责任方算罢休。
只要有家庭成员签下协议,对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来说,既类似应酬,也像似对外出打工的人套上一个紧箍咒。
将责任规避到家庭成员身上,是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一整套规避风险意识的体现。他们将潜在的风险移嫁到当事人的亲切朋友身上,自己侧对上有了名正言顺的交代;对下,将潜在风险归纳到当事人的亲切朋友身上。
是一箭双雕的聪明之举,正所谓狡兔三窟。
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没两把刷子,那就不叫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李湘怡经常一个人,从大老远的江南回到苏北兴化做所谓的妇科体检。不回来不行的啦,她爸爸妈妈和公公婆婆都被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死死地拿捏着。
种田人以种田为本,不给你干农活,我看你还急不急。
就这种架势,还有谁再敢生出二胎。甭说他们俩拿了独生子女证,即使没拿独生子女证的人家,也不敢违抗政策。谁不想在外面呆着,就进去吃定量呗!所以,大家已经被政策搞得鸡犬不宁,哪里还有什么心事去考虑生二胎。
上有老下有小,一日三餐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李湘怡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后因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十四岁的李湘怡便跟着外公外婆生活。
在外公外婆家里,李湘怡读完小学六年级,跟着上了初中。还算争气,中考时李湘怡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兴化市一中在当时是当地出了名的重点中学,但凡考入县一中的孩子,百分之二三十进入一二类大学几乎已成定局。
只可惜,李湘怡高考落榜。
据李湘怡回忆,是因为高考的那几天,她整个人精神萎靡,有点头晕。
她没有跟外公外婆说,只是自己强忍着。知道是什么原因所致,即使告诉外公外婆也不起什么效果。因为是她中考的那几天,自己来例假了。失血过多引起头痛眼花,她告诉外公外婆除了会引起外公外婆大惊小怪的带自己去看医生之外,还能帮助自己做些什么呢?
既然知道结果不是外公外婆能打点得了的事,又何必为难外公外婆。
虽然拿到了盐城师范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心高气傲的李湘怡直接将入学通知书撕得粉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