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暗示:如果李湘怡同意私了,不但保住在利民学校的工作,还可以享受别人享受不到的待遇。
她们俩自说自话,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何况,人家李湘怡压根就没有这种打算。再说了,她一个妇道人家,小泥鳅翻不起冲天浪,和李长青校长这样身份的人扳手腕,估计李湘怡这辈子也不可能有这种想法。
不过,两个麻友对李湘怡的一番训诫,李湘怡明白了一个道理:幸亏自己和那李校长没什么关系,要不然,就眼面前这两货色,不把自己撕烂了才算怪。
至少,肖冬梅和杜静两个麻友的到来,令李湘怡打消对李校长的不好意思念头。
开始那种认为自己对不起人家校长的想法,甚至想到,如果再有下一次,他绝对不可能选择极力反抗。从了校长,也不吃亏。毕竟,人家校长言而有信,对自己帮忙太大了。何德何能令一位校长对自己青睐,李湘怡是受之有愧。
可是,见到肖冬梅和杜静两个人阳奉阴违的在给自己刮耳边风,李湘怡打消了和李校长有哪回事的打算。
反倒认为,为了李校长和夫人的家庭和睦,自己的做法无可厚非。无形中成就了一对好夫妻,也是上苍的造化。俗话说宁毁七座秒,不拆一次婚。既然人家夫人都知道这件事了,以后,切勿对李校长有什么非分之想......。
就这样,李湘怡和李校长的故事,从她出院后的第二天,就去利民中小学职工会议室报道上班。
一切都是李校长亲自安排,没有人对李湘怡冷眼旁观,更没有人询问李湘怡是通过谁的关系来学校上班。
因为,李校长的太太肖冬梅第二天亲自带着李湘怡,在学校里走了一大圈。也算是示威给其他教职员工看一下,令他们以后对李湘怡要“招子”放亮一点。得罪李湘怡,即是相当得罪她校长夫人和校长本人。
李湘怡一干就是五年,儿子明年就要离开这所学校。
中考结束,不知道儿子孙吉考在那所高中。但是,小女儿还要继续在这里上一年级。前翻后起,李湘怡等小女儿读完大学,她这一生也算到了退休年纪。唉,想想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耗尽夫妻俩一生浪漫情怀,李湘怡心里无限感慨!
唉!
一路上的回想,或许是平时忙得来不及去回想过去的一些陈芝麻烂谷子。
红旗轿车经过一段路,车身抖动一下。李湘怡情不自禁的唏嘘一口气,她暗暗的告诫自己:人生没有完美,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像马拉松一样的熬不到头的将就!要想完美,自己可以养着丈夫孙道良。
让他回来不简单吗,辞掉工作,不要那份收入不就得了吗!
可是,孙道良回到家里,能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她自己做个宿管,还是送了两条软中华,走后门求得的工作,还差点失去女人的贞洁。
一个女人找工作都如此这般难上加难,何况自己男人那股桀骜不驯的性格,肯定不讨人喜欢。假如,她李湘怡是位女富婆,那该有多好啊!丈夫孙道良不要上班了,整天陪伴在自己左右就足够。
要喝水了,她只要一个眼神。
回到家,想吃什么,不用说,孙道良能为他做一顿拿手好菜。两口子一帮来一帮去,散步时候,套着X膀子;出去旅游,两口子驾驶房车,翻山越岭;来到大草原两口子住在蒙古包,吃着烤全羊;走到西藏,两口子跪倒在佛像前,为彼此祈祷......。
巍巍昆仑上,留下夫妻俩四只脚印;茫茫无人区,留下她们俩行走的足迹;喜马拉雅的冰雪,巍巍昆仑的细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枸杞汁,吐鲁番的哈密瓜,丽江的普洱茶,桂林的山水,三亚海鲜,江南月色,黑土地的人参鹿儿乌拉草,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惹包子等等等等......。
李湘怡“噗呲”一口笑出声,她自己把自己想着想着笑出声来。
害怕惊动车后排一双儿女,她偷偷地从反光镜看一下后排座。发现孩子们并没有被她刚才的笑声惊动,便放心的开着车,全神贯注。路两边行人越来越少,路上的车辆,也难得碰到一辆。到底是乡镇公路,原本车辆稀少。
大晚上的,更是冷冷清清。
回想起当年的孙道良,唉,那叫个流嘴滑舌。
按理说,有出息的人,属于那种沉稳型的,人常说好猫不叫。
可是,他们家孙道良给李湘怡的感觉,显然属于那种三斤半鸭子二斤半嘴的人。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李湘怡发现自己跟孙道良过了十多年,只要提起他当年在二军大上班的经历,总是夸夸其谈,说得津津乐道。
李湘怡深知自己老公在小酒没喝之前,他们家在马家荡的马良寺边上。
三两小酒下肚,那整个马家荡便成了他们孙氏家族的了。充其量,孙道良也不过是孙氏家族的一个分支。他爷爷和孙雨晴是堂兄弟,再借用孙雨晴的在马家荡多年以来的名号,是不是有点不识时务了啊!
过去,在马家荡,只要提到马良寺和孙雨晴,附近百二八十里的乡邻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现如今你再提到孙雨晴,仿佛已经成为历史。没什么记得孙雨晴在马家荡是个什么角色,但是,无论是现在或者将来,马家荡的马良寺和孙雨晴他们家老宅基地的传说,还是令人神往。
也不知道孙道良凭什么三句话不到,就搬出他们家老宅基地和孙雨晴他们家老宅基地和马良寺相提并论。
或许,马良寺的传说令孙道良羡慕不已。马良独修金山寺,不要江南一锹土。据说远在几百里地之外江南镇江的金山寺,是马良一个人从马家荡雇用船只,挖土运往镇江的金山寺修建的。
现如今的马家荡,之所以三面环水。其原因是那三面的泥土,都被神仙马良动用苏北船只运往镇江的金山寺去了。为什么要修金山寺,是因为老法海是马良的师傅。想当年那老法海得知白蛇缠上许仙,为了阻断人畜这一孽缘,老法海动用人力物力在在镇江大兴土木。
江南水乡,原本人烟稀少,土少水多。倘若继续以镇江本地泥土修建耸入云天的金山寺,唯恐江南镇江河道网络,水深流急。于是,老法海想起远在马家荡的弟子马良。要求他从江北马家荡运土至镇江,协助修建金山寺。
为的是降妖除魔,将白蛇打入金山寺,令其永远不得翻身。
马良不敢违拗师傅之命,夜以继日雇民船,连续不断的往江南运土。
人挑牛拉车,大木船扬起风帆。
纤夫赤膊上阵,日积月累。眼看就快到老法海师傅规定的期限,急得马良亲自带领纤夫跋山涉水,一步步拉着纤绳,赶往江南的镇江。尽管如此,期日逼近,可那堆建金山寺的土砖始终跟不上步。
为了防止自己拉纤时打瞌睡,马良令其船工手拿皮鞭,对着自己肉体时不时作出抽打的提醒。意在不能因为自己的劳累,而耽搁运土回江南的时间。
耽搁师傅老法海修建金山寺的时间,即是对妖孽的纵容。白蛇和许仙一天不分开,师傅老法海是一天难以入睡。马良深知师傅的委任重大,他哪怕搭上性命也要不折不扣的完成师傅的重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