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迁——从唐朝开始说起》
第22节作者:
垓下之围 日期:2022-10-11 20:12:25
哈哈,看来我要开个新的帖子,讲明白为什么2015年以前的中国,现在的日韩、欧洲、台湾地区、印度、东南亚等都可以融于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就被打压排斥?现在估计糊涂的年轻人还蛮多的,总是以为是中国的问题,或者是美国的问题,都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本质是食物链的顶端空间就那么大。以前是美国占有这个空间的绝大部分,旮旯里给了点空间给欧洲、日韩等。特朗普上台之前是与中国商量过,你们待在下面就不要上来了,大家好好合作,苦力总得有人干嘛。中国的思路很简单,你们西方不是强调人人平等吗?我们公平竞争可不可以?奥巴马说,都让你们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这个地球会受不了,你们像印度那样挺好的。
日期:2022-10-13 11:45:20
弃医救国
早在1894年,来自广东香山县的一位年轻人—孙中山先生,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长文—《上李鸿章书》。
这应该是有史记载的中山先生第一次冒泡,与当年岳飞的冒泡差不多,只是岳飞要惨一些,被撤了军职。而中山先生收获的,只是失落!
这里摘录其中一段: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
从文中可以看出,中山先生并没有只停留在“术”的层面,强调了仿行西法的重要性,对时局的认知已经远高于“洋务派”。也许是限于篇幅,还是其它考虑,他并没有对仿行西法展开系统性论述,只是一笔而过。这个时候,通篇看不到有反清苗头。
当年6月,中山先生抵达天津,期待能见到李鸿章面陈。此时的“晚清栋梁”李鸿章忙于军国大事,也许认为是一介书生之见,并没有接见的意愿。
乘兴而来,失望而归,感觉救国无门的中山先生,决定放弃改良道路,决心走革命救国之路。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个起点与以前的任何一次运动性质完全不同,意欲结束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大循环,走向共和时代。
中山先生本来是一名医生,怎么会走上一条与医生职业不搭界的道路呢?这应该与他的求学经历有关。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现在改名为中山市。从京珠高速经过,都能看到巨幅标语:“孙中山故乡人民欢迎您”,当地人都以此自豪。
他从小随父母常去澳门,稍大去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近代西式教育,在此期间,接触到英美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科技等书籍,再正常不过。以中山先生的天赋和悟性,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学习阶段,还会去深入思考,会去比较两种社会体制的方方面面。这不能不让他产生焦虑,思考怎么办?
在香港西医书院,他以优异成绩毕业。香港西医书院后来并入香港大学,至今保留着中山先生的高分试卷。
可以说,中山先生是一名妥妥的学霸!
毕业后,中山先生应聘到澳门镜湖医院行医。未几,在镜湖医院帮助下,出来创业开中西药局,生意甚好,引起当地葡萄牙医生的嫉妒,以他没有欧洲医学院学位证书为由,不能行医,遂赴广州。
这份从业经历,足以说明中山先生人品真是好,医术精湛,气魄也大,工作几个月的东家居然愿意助他创业。我们普通人在同行创业,不遭到前东家的刁难就算很好了。
不过,医人不如医国,中山先生做出了选择,最终走向了职业革命的道路。那个年代,类似这种转行的,估计比较多,大文豪鲁迅先生亦是弃医从文,也是觉得医人不如医人思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