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迁——从唐朝开始说起》
第14节作者:
垓下之围 内部的事情好摆平,只是外敌不给面子。尤其是倭寇,宋朝那么弱,你们都不敢来,现在来凑什么热闹?太不给我面子,不过戚继光还算不错,应该能摆平倭寇,只是苦了东南百姓。
只是蒙古让人心烦,不断骚扰我边塞,甚至派兵一度包围京城,还好,把他们忽悠走了。至于河套平原,丢了就丢了,这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旷一代”——嘉靖帝不怎么上班,玩起来也不算疯,寿命自然长一些,活了61岁。
日期:2022-09-24 18:00:07
接下来继位的明穆宗眼看着国将不国了,不得不认真上班工作,结果呢,35岁那年就累死了。
“旷二代”——万历皇帝,又玩出了新的记录,连续30年不上班。国家的事情有张居正帮他撑着,一时还垮不了,但是离垮台也不远了。万历皇帝悠闲地活了57岁。
除了最后面那位,剩下的越来越没啥说的了,明光宗充电30分钟,开机就黑屏。明熹宗醉心木匠,开机没几天也黑屏了。
终于,伴随着老天的惩罚——天灾,大明所有的矛盾集中爆发,一起压向年轻的末代皇帝——崇祯。
1627年,不足18岁的朱由检从他大哥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
日期:2022-09-24 18:01:49
1644年,煤山上,默默看了索套一眼,决意自杀的崇祯皇帝,思绪万千。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
前半句有一定道理,崇祯皇帝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都不一样,他一生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绝非骄奢淫逸之徒。
后半句却错了,临死之前,还是没有正确的认知。
前因早已种下,一切皆是因果报应而已!大明的五脏六肺早已严重受损,你不去修复内伤,却天天去治疗皮肤。
让崇祯这个“外科医生”去治疗内伤严重的病人,最终只能将其治死,结局早就注定。
崇祯上任伊始,首先就面临魏忠贤这道坎坷。魏忠贤权倾朝野,称九千岁,显然有挑战皇权的气味。魏忠贤专权时期,客观上做了一些利于社稷的实事,然而排除异己、残害忠良、祸害无辜的事情也干了不少。用好了,是一把对付宵小之辈的好刀,用不好,这把刀会砍向自己。
君臣双方互有试探,最终,崇祯决定销毁这把刀,魏忠贤先是被流放,后被逼自缢身亡。从斗争的过程来看,年仅18岁的崇祯,有勇有谋,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然而,崇祯对魏忠贤的了解并不全面,很厌恶他恶的一面,低估了他管用的一面,这方面崇祯的大哥了解得更深刻一些。现在这把刀没了,刀伤人的一面不用担心了,然而“刀切菜”的功能,又有谁来替代呢?显然,年轻的崇祯并没有考虑成熟,他觉得自己能行。
搬开了魏忠贤的巨大身影,崇祯看到是更大的三座大山:复杂而庞大的文官集团,正在崛起的满清,烽烟四起的农民起义。任何一座大山,都足以压死崇祯,他不禁仰天长叹!现实是如此残酷!
日期:2022-09-24 18:11:17
这个文官集团的产生、危害都是来源于朱元璋创立的治理体制,前面已有大量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农民起义是因为活不下去了,不得不造反。农民走到这一步,有天灾的因素,主要还是人祸,是朱元璋创立的治理体制导致的。压制商业,文官地主阶层不纳税,庞大的啃食皇族群体,税收压力几乎都在农民身上。朱元璋主观上体恤农民,体制上却坑苦了农民。
文官集团的危害被掩藏在水下,朝廷不得不面临这么个局面:让一个问题很大的文官集团去应付满清和农民。从理论上来讲,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集体低智陷阱”。明朝皇帝大多数都知道文官集团问题严重,他们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厂卫、宦官、奸臣来平衡他们,形成所谓的“恶平衡”局面。就没有想过,在“恶平衡”时,再从体制层面去纠错,明朝中前期他们是有这个实力的。
崇祯以雷霆手段,打破了“恶平衡”,却要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老天这个时候也来凑热闹。
1628年,北方大旱,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尤其是陕西,连续10多年大旱,饥荒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有些县域甚至饿死过半。接下来又是瘟疫传染,人间成了炼狱。
下岗在家的李自成等顺势带领灾民造反。要说李自成军事能力,还真是很一般,其军队的战斗力也很弱,明朝打败他的优秀将领多的是。
崇祯九年,卢象升率军在七顶山大败李自成,农民军几乎被全歼。此时辽东情势危急,卢象升北上戍卫京城。
李自成不久又组织起庞大的起义军。崇祯十一年,洪承畴、孙传庭在潼关再次击溃农民军,李自成只带着十几个人逃入山中。
李自成屡战屡败,为什么很快又能重新站起来呢?因为李自成喊出了非常实用的口号:“迎闯王,不纳粮”。你看看崇祯在干什么?为了筹钱,开征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上天灾,百姓还有活路吗?既然活不下去,还不如跟着闯王去闯一闯。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么,崇祯有没有其它筹钱路径?有,只是他已经做不到了。那就是找大户筹钱,但是大户不会答应的。这个时候,崇祯才后悔杀魏忠贤了,魏忠贤如果还在,一定有手段和实力对付那些大户人家。
这里有个问题,富裕阶层就不担心农民军打进来抢掠吗?毕竟他们在已经打下的地方都是这样干的。这就是所谓的“集体低智陷阱”,这样的事情反反复复发生。
李自成率军最终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日期:2022-09-27 16:56:24
明朝亡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夺得天下的却是满清。
1583年,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并创立八旗制度,逐步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在萨尔浒之战中,击败大明军队。
努尔哈赤豪情万丈,信心满怀。觉得堂堂大明军队亦不过如此,争夺天下又有何难。
然而,现实很快会让努尔哈赤认清自己的实力。1626年,努尔哈赤亲帅10万大军(这个数字也许有水分),进攻宁远。在这里,他们终于碰到了硬茬——袁崇焕统帅的军队。
手头只有万余人的袁崇焕,面临以少打多的局面。不过袁崇焕毫不畏惧,坚决执行防守反击的军事策略,充分发挥红夷大炮的远程威力,大量杀伤努尔哈赤部。部队死伤惨重,努尔哈赤不得不下令后撤,不久抑郁病死。
袁崇焕所部就像一只拦路虎,死死挡住了满清入关的道路。
日期:2022-09-27 18:30:40
努尔哈赤显然奈何不了袁崇焕,但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皇太极。1626年,皇太极继位。皇太极从小就聪慧异常,军事文化样样精通。多年跟随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军事才能不断得到锻炼,更难得的是,他拥有超出常人的政治眼光。
当时东北的局势异常复杂,各族混居。皇太极顺势而为,执行各族融合制度,除了满族八旗,还增设了汉族八旗和蒙古八旗,军政实力大大增长。非常重视汉臣,千方百计劝降大明的文臣武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