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海内鸿宝血雨腥风那段真实的传世历史》
第22节

作者: 古董商谈古
收藏本书TXT下载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袁保恒在歧山县购得大盂鼎之后,就运到了三原县,他屯粮基地临时设在三原县。大盂鼎重达三百多斤,不似一般的随身古玩,这么大的一件东西收来又让袁保恒犯了难。征军粮工作是件苦差,四处走动,而且那时很缺运粮之车。如果把鼎带在身边,随着自己东奔西走的很不现实,但留在某地又于心不忍,毕竟自己可是花了七百两银子,如果不算养廉银这可是自己十年的俸禄。
  想来想去,袁保恒就把此事写信告诉给了上司加兄长的左宗棠,请他来定夺如何处理此鼎。左宗棠当时在甘肃,收到信函后他也不知道如何处理,都是行军打仗,居无定所,带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实属不便。他想了想只有二条路,一是送回老家珍藏,二是送给京师某位大官。送回老家吧,自己并不爱好,没什么意义,那就送给京官吧,做个顺水人情。
日期:2012-03-30 16:15:05

  --------------------------------
  纪实文学国宝迷踪系列之《蒙面双鼎》
  ================================
  于是,左宗棠给袁保恒回信说,买鼎的银两由他来出,找人绘幅宝鼎的图样(那时大盂鼎还没有名字),再将内壁之铭文拓片送来。这二件事是小事,袁保恒很快便办妥了。收到图样和拓片后,左宗棠就差人送到京师去了。送给谁呢?送给吏部侍郎潘祖荫,说是请其帮鉴定。左宗棠知道潘祖荫嗜学,通经史,好收藏,储金石甚富,研索钟鼎、篆、隶书法文字,往来籀分。
  左宗棠在潘府见过那些五花八门的藏宝,也听同僚们提及潘祖荫的故事。一次,潘祖荫闻听京师某处发现碑石,他欣然前往一览,在篆床后壁间,秉烛细观,连垢面也顾不上,后花五百金购回。

  潘祖荫尤其注意收藏吉金,他所藏钟鼎彝器之类多达几百余件,成为当时收藏吉金的第一家,被人称作金石学家。当时朝廷内众太监凡得古玩,必请潘祖荫鉴别。孝钦皇后曾说“潘祖荫所鉴定者固无甚大谬也。” 潘祖荫还是一个著名的藏书家。除此之外还喜好藏印,有官印、印凡三百零四板。
  (吉金:古代鼎、彝等古器物。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以后作为钟、鼎、彝器的统称,清代著录古器之书,多称“吉金录”。)
  左宗棠请潘祖荫鉴定当然只是个借口,鉴定后便顺理成章送于他。可是让左宗棠感动意外的是,当鼎的拓片送到北京之后,潘祖荫复信却认为是件赝品。左宗棠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从未亲眼目睹这只盂鼎的实物,也未参与买卖过程,但能肯定此鼎非仿品。听到潘祖荫的鉴定结果后,左宗棠也没说什么,便叮嘱袁保恒说,买鼎银俩他会照付,暂且将这件器物送给陕西三原县学宫(官办的学校),不要随军行动。左宗棠清楚,不能将一个对方有疑问的彝送过去,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弄巧成拙就坏了。官场之事,步步小心,送礼是门大学问。

  左宗棠在给袁保恒的信中书道:“盂鼎拓本细玩定非赝品,伯寅侍郎疑为不类……弟意宝物出土,显晦各有其时,盂鼎既不为伯寅(潘祖荫)所赏,未宜强之,盍留之关中书院,以俟后人鉴别。”
  为此,潘祖荫与这一国宝擦肩而过差点失之交臂。左宗棠在收到潘祖荫的回函后,又去了一封书函,仔细详述了宝鼎的出土以及传世过程。收到信后,潘祖荫又把拓片拿出来细细研究了数月,并与当时收藏大家陈介祺共同斟酌,终于认定自己之前的甄别有误。他回信给左宗棠,希望能将宝鼎运至北京供他上手作进一步的鉴定。
  按我们今天常人的看法来说,当年在歧山县出土的这么大的一尊青铜器怎么会有假呢?这潘祖荫不是古玩大家、金石学者吗?怎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到底是为什么呢?有此疑问者很正常,因为你不了解当时陕西那一片的古玩圈氛围。潘祖荫这么做不是迂腐,洽洽反应出了他的慎重。如果他轻言一句送去北京,那上千里的距离,那一路上的车马劳顿得费多少财力?
  清代中后期,秦中古玩做伪者层出不穷,当时最有名的为苏兆年(苏六)、苏亿年(苏七)兄弟,张二铭、薛重泉父子等。其中,苏氏兄弟、张二铭等重在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上造假作伪,而薛氏父子则重在钱币古泉。
  有制假高手就有鉴定专家,这是相敌对又相依附的二大阵营。敌对并不代表仇恨,只是经营的立场问题。当时的专家为京师的青铜器专家陈介祺、潘祖荫,古钱币专家鲍康(子年)、刘燕庭等。这几大专家都与秦中制假者多有交往。他们之间的来往不是制假售假的关系,而是另种买卖关系。苏、张、薛等为远在京师的这些专家们在当地收买古玩,从事着古董商人这个角色。当然,他们制假的手段,专家们是基本清楚的,也不至于在他们手上买到赝品。但是秦中制假者辈有人出,哪个也说不好在何时就冒出一个新的制假高手来。这就是潘祖荫当时慎重考虑的问题所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