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坷垃》
第1节

作者: 风月皆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1-28 15:39:00
  第一章李二拐子的奇遇
  东村儿和西村儿都坐落在冀南平原的中部,是像兄弟一样亲密的两个村子。早先,曾经有一条干河沟子把两个村子隔开;后来,随着村子的面积不断的扩大,两个村子挤到了一起,从外观看俨然就成了一个村子。不管再怎么亲密,东村儿和西村儿却是两个完完整整的行政村儿,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和历史。
  论面积,东村儿有西村儿的两倍大,人口也差不多是西村儿的两倍多。这西村儿人几乎就一个姓,除了嫁进来的媳妇外,地地道道的西村儿人都姓“冯”。而东村儿却是另一副天地。东村儿的老百姓姓氏繁杂,五花八门的,糊涂一点的村民数都数不过来。
  俗话说的好:山大了什么猴儿都有,林子大了什么鸟儿也出。这村子大了,也就会蹦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人儿来。有了稀奇古怪的人儿,会发生稀奇古怪的事儿也就见怪不怪了。

   我们今天的故事,大多都发生在东村儿。东村儿村子大、人口多,也就不乏自命不凡的能人儿。这能人儿一多呀!村子里就会不得安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闹腾的贼欢!都是一些聪明人儿,整的事儿动静也就大了一些,经常弄得满村风雨的;还有更邪乎一点儿的,十里八村儿的人都站在房顶上看,你说这还不叫个能耐?
  李二拐子原名李秋生,在家排行老二。有可能是爹娘偏心眼儿,把其他的几个兄妹都生得好好的。轮到他这儿,风水变了,天生的地儿不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起路来重心不稳,一脚高、一脚低,就像在跳舞一样;所以,这李二拐子就成了他的雅号。刨根儿问底儿,这应该也算是自然灾害,怨不得李二拐子本人;他也不能为此事和爹娘去理论,更不能原路返回来个回炉再造。这事呀!怨只怨他自己福薄命浅,人家都生得四肢健全,自己却生的与众不同,还经常被别人看作成另类。

  你别看李二拐子只有一条半腿,可人家的心眼儿一点儿都不少,可以说是个人精。知道自己身体有缺陷,一般人家的大闺女绝对看不上自己。为了圆一个媳妇梦,李二拐子没少给村里的喜欢说媒拉线的人儿跑腿儿;宁愿自己的事儿荒废了不管,也要拖着那双瘸腿为别人添憨帮忙。人心都肉长得,付出了就有回报。就在他三十岁那年,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李二拐子还真的讨了一个老婆,名字叫秀芬。

  秀芬儿天生也有点儿残疾,眼睛比别人少了一个,只有一只;可身上的其它零部门一点儿都不少,最重要的是,人家秀芬还是个才二十三岁的黄花儿大闺女呢!咱们农村儿人儿,也就图个实惠,取媳妇干吗?无非就是想搂着老婆睡觉,生不生孩子那是后话,有屁股前边那片儿水洼地儿就成!更何况人家秀芬还很会生养,三年给李二拐子养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的大全人,把李二拐子高兴地那是云天雾地的。

   在东村儿这一片儿,周围的方圆几十里,有这么一个风俗,娶媳妇儿讲究听新房。无论是谁家孩子结婚取媳妇儿?洞房头三天,都不关院墙大门儿,也不轮大小辈份,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新房窗外贴墙根儿,听新房。里面的小两口儿打情骂俏,在炕上撒欢儿办实事儿。外面的人,交头接耳,嬉笑恢谐,加油鼓劲儿,你想想,这是一个多么风趣的场面呀?

  这种风俗延续了多少年?我也说不清楚,反正现在还一直传承着呢!
  李二拐子洞房的那天晚上,来捧场的人破纪录的多。有不愁吃喝,就愁晚上没有女人暖被窝儿老光棍儿;也有嘴上和下身儿刚冒全毛毛的二毛蛋子;还有比较开放泼辣一点儿的老娘们儿和小媳妇儿。那个场面比起其以往来宏大了不少,来瞧热闹的人数儿也几乎是空前绝后的。
  在村儿里精于此道,且稍有点儿声望的人几乎都到齐了。男的有什么大头通、快三炮、刘四多、苏老茂、王二..........。这样的好事儿,当然也少不了村儿里那些好事的,风骚的老娘们儿们。只要有那么一小号的,也都赶过来凑热闹。什么大桂枝、张玉娥、大插瓶、二梅兰,王玉翠儿.........。你看看这阵式,有头有脸的人物还真就叫一个“全”!这也就算乡亲父老们给足了他李二拐子的脸面。

  这“洞房花烛夜”可是人生四大快事之一。新婚洞房这么大的事儿,要是没有人暖场子凑热闹,像一堆臭狗屎一样凉在哪儿,那多没劲!日后,村里的老少爷们儿如果提起了此事儿,显得才没有面子呢!这样火暴的场面,那才叫喜庆!才叫有人缘儿!有了如此宏伟的场面,也就算他李二拐子,这三十来年在东村儿没白活!
  有这么多乡亲来暖场子,李二拐子的精神头格外的足,咱不能让大伙儿把自己看扁了。那一晚,他表现的总算是不负众望,干瘦干瘦的小身子板儿,发挥出了超乎想像的潜能,令全部来暖场子的亲邻们惊叹的之乍舌头,都几乎佩服的五体投地。全部的在场的老爷们儿都涩涩称道叫奇,而且羞愧难当,自叹不如;全部的老娘们儿都在嬉笑怒骂之余,暗自的感慨,自己家的男人咋就他娘的没有这股子霸气儿?

  农村儿人都是些老土儿。也整不出什么花哨儿道道来!但讲究个实在,看的是耐力和持久,有没有来回把儿? 那晚,李二拐子跨在新娘子秀芬的肚皮儿上,可劲儿的撒欢儿。整个过程,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直至九发连珠后,李二拐子才偃旗息鼓。这一辉煌,在东村儿男人的炕头儿功夫史上,也算成就了一段佳话。
  一时间,李二拐子是声名远播,无论是田间地头儿,还是街头巷尾,人们都忍不住笑着议论此事。“瞧人家啊李二拐子,有这样的炕上功夫那才叫爷们儿呢!”李二拐子的这一成就,令东村儿人兴奋了好一阵子,人们有事儿没事儿总喜欢拿这件事寻开心,几乎都成了记录在案的经典!
  刚才提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李二拐子现在都是有两个孩子的爹啦!有了老婆有了孩儿,家也像个家了。既然有了个像模像样的家,那就要好好地过日子。李二拐子过日子不是个孬种,人蛮勤快的,腿脚不利索,就比别人儿多下点功夫。什么起早贪黑都不在话下,只要是对过日子又帮助的他都肯干。
  咱种地的庄稼人儿,天生的就是贱命。你说,躲在被窝了里多舒服?可李二拐偏偏享受不了这种清福。这不,东方的天边儿刚刚泛起鱼肚白,李二拐就在被窝子里呆不住了。
  昨夜里,李二拐子按惯例搂着老婆秀芬,跟头把式的好一阵子,折腾的秀芬腾云驾雾了好几回,才心满意足的睡去了。现在,李二拐子看着老婆睡得香甜的样子,不忍心惊动她,便一个人轻手轻脚的下了炕。

  李二拐子背起了他那标志性家当,一个破粪筐,又随手拎起一把锹,一瘸一拐的走出家门。他踩着自己特有的节奏,一个人走在夜的边缘,明暗交接的时刻。从远处传来的一声尖利的狗叫,显得特别的刺耳。
  初秋的天气,凉气已经开始慢慢的泛滥起来了。一到这个节气,雾气也是这里最平常的。一阵凉风袭来,李二拐子身子剧烈地抖了一下,激灵灵打了个冷战:“娘的!还真冷!他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继续往前走。无论多么平坦的路,到了他的脚下都是一个感觉,深一脚,浅一脚的。脚下的鞋踏在小路上,发出的声音也是与众不同,轻重调子区分的特别的明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