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道门的最后一位传人》
第47节

作者: 冷炒花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局面虽然豆兵这边全面上风,但也不是全无损伤。虽避开山匪的刀剑,可一些战技打过来还是只能硬抗,骨裂声时不时的就会响起,但这并不影响豆兵们的动作。可这一幕看在旁人眼里就大不同了。
  “那一脚下去肋骨至少断三根,运气不好的话刺进脏器都不意外。嘿,那家伙居然一声不吭,连手都没抖一下。这些人不知道痛的吗?”
  “配合默契得不像话!这些人在一起合练的怕是不下五六年了吧?或许更久?军伍里也难看到配合如此默契的战阵!”
  “五六年?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可能生下来就相互熟悉了。”
  “嗯?!你是什么意思?”
  “死士。听说过吧?大家族或者大势力从小培养出来为自己效死力的人。你们不觉得那些黑甲武者很像吗?”
  “死士?!”
  “真若是死士的话怎会出现在这里?他们拼死保的又是谁?”
  “不知道。但一定在这车队里面。”
  说到此处,这几个开元境的山匪也沉不住气了,往前靠近想要分辨一下车队里的人。可光是看外表,他们也无法判断到底谁才是这些极可能是死士的黑甲武者拼死守护的那一个人。
  “他们为什么不带着那人离开?选择现身跟我们死磕做什么?”
  “或许,他们暗中保护的那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身份。那些大家族不就喜欢将真正的嫡子藏在不起眼的地方吗?”
  “不懂。但看得出来他们有在留手了,不然那几个受伤的就不是掉手臂而是掉脑袋了。”
  “那我们上还是不上?”
  “上个屁!为了一点钱惹这么大一个麻烦,大当家还不扒了你我的皮?不值当。”
  “再试试他们的口风,若真如咱们所想,那这一笔买卖就只拿钱,不收命,算是给他们背后的势力一个面子吧。”

  “嗯,就这么办。”
  几人商定。本就算不上什么大事,只是将之前以为“杀了就杀了”的一群人放走,立威也就再找下一批人就行,不过是费点工夫而已。
  几人出头,那些围攻豆兵已经三人被砍掉了手臂,有些骑虎难下的淬体境山匪也齐齐松了口气。豆兵们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那种堪称一体的完美配合完全找不到漏洞,并且抓机会的能力有令人发指。再这么打下去,就算那三名淬体境后境的山匪也不敢说自己最后能全身而退。
  至于说帮同伴报仇?真要是关系那么亲近也不至于刚才与豆兵厮杀时配合那么不堪了。本就三股势力重组的,关系也就比陌生人稍微强一点,谁管你死活?
  “诸位,可否告知诸位身份,这次就当不打不相识,人自然也就让诸位带走便是。”
  张砚站在人群里,脸上和周围的人一样带起了微笑,看起来似乎是在惊喜局势有了转机。而实际上他的内心独白是:终于上套了!
  维系十二枚豆兵所需的灵气对于张砚来说实在是不小的负荷,虽然从开始到现在还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但却已经抽掉了他近五成的灵气了。若是这些山匪在拖下去,他就只能放弃最开始的计划,选择带上几人强行杀出去了。
  停了手,张砚虽然灵气还是在不停的被豆兵消耗,但心力至少能松懈一些了。于是将早就准备好的套话通过之前开口的那个豆兵扔了出去。
  “主家......不便透露......今日若能行个......方便......日后必有厚报。”
  “呵呵,好说好说。”几个开元境的头目一边打着哈哈一边各自将自己的名字讲了出来,算自报家门,就等着豆兵所说的“日后必有厚报”了。

  到怀青郡,再过成平郡、长湖郡,最后一路往东才抵达地处南渊国东北地域的北江郡。
  时间距离上一次张砚靠着豆兵蒙混过关,从山匪手里救下数十人算起的话,已经过了四个半月。
  回想起来,张砚也对自己之前的作法自省许多。特别是在他都还未正式用过豆兵,不知其实际用起来是什么状况的情况下就直接用在了凶险的情况里,有太多的不确定让他几次都险些玩脱。
  最后还是运气站在他这一边,不然的最后他就只能勉强救下几人冲杀而逃,根本不可能带着所有人离开那片山路。

  甚至那些山匪还留了几辆空车给车队作为脚程,还顺车留给了一些草料和口粮,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应该是笃定了车队里有“大人物的子嗣”,留一线日后好等“厚报”。
  不过山匪们没准车队往回退,而是让他们继续往前,算上留的粮草也勉强能走出这片山路抵达永德城附近。
  看样子山匪们准备专门坑轩化城那边的车队了,毕竟相较起来,永德城更处南渊国中段,交通更四通八达,里面的车队更大背景也更深,还是轩化城这种靠近偏远的城里商号好欺负一些。
  而实际上根本不用到永德城,一出那片山路,消息就从顺吉车马行的人口中传了出去,沿路的商队感谢之余也是出车出力,让张砚一行人一路到永德的时候一点苦都没吃。
  至于那十二颗豆子,张砚最后只收回来九颗,其中三颗因为内部结构已经被打烂了,遂成了废品。
  不过张砚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十二枚豆兵对于他来说确实是太多了一些,之前考虑欠妥,如今剩下九枚就全当是帮他做了取舍了。专心继续“养兵”,这豆兵算是让他尝到甜头了。
  犹记得回去的路上除了张砚之外,其余的那几个跟车的路人都被当成“祖宗”供起来了,因为相比起车队里知根知底的同伴,这几个路人明显更有可能是“有神秘身份”的那一位。甚至救了大家的性命。
  至于为什么不是张砚,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张砚的身份大家在之前就知道,晓得他是才从鱼背山要塞脱编准备回乡的军卒。但凡“有神秘身份”的人会去鱼背山那样凶险的地方吗?所以张砚直接就被排除在外了。最后甚至乘车都没他的份儿,只能跟着车夫步行,直到车辆充裕才有得坐。
  但姓熊的车夫一直和张砚保持亲近,时常说张砚是他兄弟,因为张砚在最凶险的时候有明确的想要拉他一把,这份人情虽然没真用得上,可姓熊的车夫却记着。后来到了永德城他还硬拉着张砚去了酒馆请吃了一顿好的,也见识到了张砚那渣渣酒量。
  之后张砚没有在永德城停留多久,修整两日之后就再找了一个车马行继续往东。
  一路走走停停,虽然说不上“游玩”二字,但也称得上优哉游哉,也领略到了南渊国的不少风情世俗。
  另外还有一个收获就张砚包袱里多出来的那些书。
  都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张砚现在就在践行老祖宗的格言。

  南渊国不算大,但历史却不少,很多东西眼睛只能看到表面,结合文字的沉淀描述才能达致深处。所以这一路上张砚除了对药材方面的书感兴趣之外,看的最多就就是南渊国的史书了。而且因为识字的人很少,书本也不普及,张砚一本书买走看完之后到了下一个城市还能很轻松的折价一点卖掉,被他留下来的都是值得反复琢磨的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