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烧酒聊先秦》
第42节

作者: 介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夏启有几个儿子呢?
  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夏启共有五个儿子,长子太康,次子元康,三子伯康,四子仲康,五子武观。
  夏启的这几个儿子,大多数并没有什么野心,恭顺有礼,对立太康为储君也没什么意见,唯独这个小儿子武观,不仅尚勇,而且有大志,这从名字中也能看出他确实不拘于常规。
  知子莫若父,这自然引起了夏启的警觉,为了给太康即位扫除障碍,夏启决定外放武观。
  《今本竹书纪年》中有记载:“(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
  关于西河到底在哪里历来说法不一,较普遍的说法是在黄河以东的晋南地区或黄河以西的陕西韩城一带,这其中以在晋南的可能性最大,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了较多佐证。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夏启认为再无忧虑,且剿灭有扈氏后,再无人敢于反叛,于是整日沉浸于歌舞,对民间疾苦不闻不问。
  这就是夏启晚年的现状,这么看来,他骨子里本就是个享乐天子,只是借助于自己父亲的无上威严,才拥有了这天下的现成成果,说得再露骨一点,他就是,一个完全靠拼爹的“君二代”。
  日期:2022-11-05 14:28:45
  第九章 动摇的初夏(4 民怨失国)
  然而就在夏启和太康这父子俩都认为天下太平的时候,出事了。
  《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启)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要说这武观,也确实够委屈,自己无故躺枪,被发配到这不毛之地,真是百口难辨,窝囊透顶。
  然而他又是个不甘于平凡之人,难道就这么无所事事的终老一生?
  每每想到这里,他都无比愤慨,对父亲和大哥说不出的怨恨。
  恰巧此时,他听到了民间对父亲和哥哥奢靡生活的不满,顿时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便在夏启即天子位第十五年,打着拨乱反正的旗号大举起兵反叛,他要向自己父亲学习,来个武装夺权。
  从这点上来说,夏启果真没有带一个好头,只要打开了这个武装夺权的潘多拉魔盒,后世竞相效仿者自然数不胜数。

  武观以勇著称,而且他手中也有军队,于是很快他的反叛大军就集结好了,杀气腾腾地奔夏都安邑而来。
  夏启闻讯之后大惊,赶紧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群臣素知武观勇猛,因此都不敢请战应敌。
  夏启焦急万分,心中不住咒骂,手下这帮废物,平时一个比一个能耐,如今遇到事了一个个往后缩,朝廷白养活你们了!
  正在束手无策之时,只见百官之中闪出一人,此人跪倒在地,主动请缨率军出征。
  夏启大喜,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彭伯寿。
  彭伯寿,按表面意思翻译就是“大彭国叫寿的国君”。

  大彭国是彭祖建立的国家,要算起来,已经建国有百年之久,到夏一统天下时,已经是雄霸一方的强盛之国。
  对于这样的强国,夏启在即位之初便好生安抚,不仅使大彭国地位高人一头,更是安排彭伯寿在中央担任要职,以此笼络住这个强有力的帮手。
  彭伯寿,姓篯(jiǎn)名寿,他是彭祖的后裔,但是具体是几世孙,已无从考证。
  关于大彭国以及彭祖,我们日后还会详细讲,为不影响主线,暂时略过。
  日期:2022-11-05 15:12:44
  (续上)
  见彭伯寿主动请缨,夏启无比欣慰,当即委任他为三军统帅,率夏朝精锐清剿武观叛乱。

  史料记载,彭伯寿既然敢揽这个瓷器活,必定有金刚钻,而他最擅长的本领,便是领军作战。
  应该说武观这个对手不弱,可是要看遇到谁,遇到了彭伯寿,算武观倒霉,夏军在彭伯寿的指挥调度之下,战力远超叛军,所以几战之后,不仅叛乱被平定,始作俑者武观也被抓回了安邑。
  历史上没有关于如何处置武观的记载,但通过史料的蛛丝马迹来看,他应该没被处死,因为后来太康失国的时候,他还被一起流放过,可见并未因此受到极刑。
  虽然成功剿灭了叛乱,但夏启却没有因此得到太好的结果,经此叛乱一吓,夏启之后便得了病,且很快病入膏肓。
  《今本竹书纪年》中说夏启在位十六年,也就是说在平定叛乱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而《古本竹书纪年》中则说夏启在位三十九年,他去世的时候七十八岁。
  不管他究竟何时去世,总之历史上关于夏启的记载就这么多,那么关于他是明君还是昏君这个问题,想必诸君已经有了自己的评判,说到上古圣王,言必称“尧舜禹汤”,为何独独不讲中华第一帝王夏启,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就这样,这个开创了第一个中国朝代的天子最终离开了人世,而留下的,却是个还飘摇在风雨中的政权,从这点上来说,夏启没有尽到一个合格开国之君的本职。
  根据夏启生前所愿,他死后自然由储君太康即位。
  那么太康的执政又会怎么样呢?
  日期:2022-11-05 19:16:30
  (续上)
  史料记载,太康成为天子之后,因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生活上更不加节制,大兴奢靡之风。
  上位没多久,他又开始怀疑起父亲的眼光,这安邑有什么好的,哪里能体现天朝气派,于是他下令大兴土木,在斟鄩(zhēn xún,一种说法就是今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建了一座大城,并兴师动众地进行了迁都。
  斟鄩的营建规模自然在安邑之上,百姓尚未从之前劳役中缓过来,又紧接着投入到了新的工程中,负担不降反升,致使民怨加剧;同时营建新都的钱财都来自于对百姓的征税,致使赋税加倍,国民苦不堪言。
  然而迁都以后,太康更加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对于民间怨愤他根本也没有渠道去听,或者,他根本就不想去听,有意闭塞言路。
  太康的种种失德做派,使得内部矛盾日趋尖锐,而外部民族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时机,于是反叛之心萌动,一时间“叛乱”成为了时代主旋律,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即将来袭。
  在这些周围民族部落中,以东夷的反叛最为严重,这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之前介绍过,早在炎黄时期,东夷是跟炎帝、黄帝部族并列的大部落联盟,直到蚩尤被战败实力才开始减弱。
  后来为了加强东夷的统治,黄帝安排自己的儿子少昊入驻其中,从而实现了很长一段时期的安定,也使得东夷部族开始向华夏族归化。
  然后毕竟东夷人骨子里是高傲的,他们始终觉得输给炎黄心有不甘,于是才有了尧舜禹时期三苗的反叛。
  而太康时期要反叛的这位东夷部落的首领,可以说在历史上赫赫有名,那就是“后羿”。

  注意,这个羿可不是帝喾时期那个善射的大臣,而是东夷一个大部落的首领,但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善于射箭,所以才被称之为“羿”。
  羿其实一直在关注着夏的执政,他发现夏启后期夏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且还出现了武观的叛乱,太康执政后更加奢靡,已经引得天下不满,这难不成是上天要给自己机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