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与海中地】从地缘视角看待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
第35节

作者: 晓木曰兮历史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他“三十而立”之时,由于博学,渐渐有了些名气,以至于齐景公访鲁之时,竟也会见了他。席间谈起秦穆公当年起边陲小国而雄霸一方的英雄故事,孔子大发了一通感慨。
  显然,他幻想像百里奚一样,虽出身卑微,仍得明君重用。他最后的话与其说是对秦穆公与百里奚的评价,莫不如说是在喃喃地呓语自己的理想:“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然而现实如何呢?
  公元前516年,鲁国的三大贵族(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攻打鲁昭公。鲁昭公战败,逃到齐国,孔子也一同逃往齐国。在这里,他又遇见了齐景公。就是在和齐景公的又一番谈话中,孔子将礼制思想高度浓缩成了那著名的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与急于削弱贵族权力的齐景公不谋而合,齐景公大为赏识。但此时掌握齐国重权的是精通权谋的名相晏婴,孔子始终得不到重用。更有甚者,由于齐国的四大贵族从孔子的君臣理论中感受到了严重威胁,有人想要害他,孔子只得又逃回鲁国。
  这一等又是十几年,直到公元前501年,51岁的孔子才终于当上了中都(今山东汶上县)的地方官。一年后,政绩斐然,升为司空(掌管工程),而后升为大司寇(掌管法律)。

  当上大司寇的孔子终于有了权力,开始了着手去实现他的梦想。第一步,就是削弱三桓势力,强化君权。于是他推行了著名的“堕三都”政策。政策的主题,就是把三大贵族的城墙都给拆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釜底抽薪的政策居然得到了广泛支持。
  原来,分封制引发的麻烦竟又深了一层。三桓对于自己的家臣据城反叛有着深深的恐惧,季孙氏、叔孙氏立刻协助孔子开始给自己拆城墙。
  但拆着拆着,孟孙氏忽然意识到,这不是拿走了自己与国君对抗的本钱么?于是拒绝堕城。鲁定公派兵攻打,大败而回。季孙氏、叔孙氏也反应过来,重修城墙。孔子削弱贵族势力的努力终以失败告终。
  不过孔子的地位倒一时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因政绩卓著,当起了代理宰相之职。听说了这个消息,56岁的孔子竟至喜形于色。在他的眼前,那个做了几十年的梦似乎马上就要实现。

  但孔子那近乎一根筋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鲁国近邻齐国感受到了威胁,略施小计,就将孔子的美梦瞬间击得粉碎。
  八十名绝色齐女,就将鲁国上至国君,下至三桓,迷得日夜笙歌、不理国政。孔子对鲁国失望之极,却又没有办法,遂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可即使是在像卫、曹、宋、郑、陈、蔡这些中等小国里,孔子仍没有得到任何一展宏图的机会。
  公元前484年,年近七十的孔子回到鲁国。五年后,带着他无法实现的梦想死去。
  平心而论,虽然有过短暂的辉煌,可即便在他那个时代,孔子都算不上顶尖的政治家。两个足以光耀整个春秋时代的杰出人物,似乎在反衬孔子的失败。
  仅在鲁国的近邻,便是一代齐国名相晏婴。取俸禄以济贫,举家粮而赈灾,于酒宴之间震慑使者,令强晋不敢攻齐,且举荐了那位写下《司马法》,讲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一代名将田穰苴。晏婴的努力,使得昏庸国君齐景公的治下,仍是一个不容诸侯小视的齐国。
  而与鲁国同样弱小的郑国,也出了一代名相子产。治郑二十六年,郑国空前富庶。去世之时,竟至“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跟他们相比,孔子实在差得太远。

  但是,在政坛这条实现理想的康庄大道上屡屡碰壁之时,孔子曾经开辟过一条崎岖小路——编篡古籍,开馆授徒,且一生坚持在这条小路上行走着。
  他绝对不会想到,沿着这条崎岖小路走下去,一个空想家,变成了圣人,那些停留在纸面上的思想,竟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个崭新的儒家学派。
  中国历史就此被完全改写。从这个时候开始,今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已然开始悄悄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此言不虚。
  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孔子,凭什么是孔子,拥有如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人地位呢?
  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文明史的一个重大命题。如同研究宗教对于研究西方历史的重要性一样,我们只有解答了这个问题,才有可能明白,接下来的两千多年在中国发生的那么多故事是怎么一回事。
  而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得坐下来,翻开两千年前留下的哲学经典,去探求一下孔子思想的内涵究竟如何。
  首先要谈的还是这个“礼”字。
  孔子向来不讳言自己的思想直接来自周公。他那句“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居然还阴差阳错地使得周公成了民间小巷里的解梦的神仙。

  以周公继承者自居的孔子就成了周礼最坚决的维护者。在《论语》当中,维护礼制的话语处处可见:
  鲁国权臣季孙氏的八行乐舞队使他怒不可遏,讲出了那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一百多年前的齐国名相管仲,也没能逃脱他老人家的痛骂:“管仲知礼乎?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反坫:诸侯之间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还坫上),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即便在喝酒的时候,他也不忘借着小小的酒杯表达一下对礼崩乐坏的感慨:“觚不觚,觚哉?觚哉?(觚做得都不像觚了,还是觚吗?还是觚吗?)”
  而孔子如此坚决地维护周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与周公一样,坚定地认为:只有礼制才是最高的治国之道。甚至强过政令,强过刑罚。所以,《论语·为政》篇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令去引导人民,用刑罚去管理国家,人民可以免于犯罪,但是不能使人民知耻。用德行去引导人民,用礼制去管理国家,人民不但知耻,而且自己就会规范自己了。)”

  大约很多人看到这里,脑中立刻浮现出两个字:迂腐。可真的是这个样子么?我不认同。
  纵观整个世界政治史,以礼治国,独一无二,举世无双。而在礼制基础上的西周文明,发展速度恐怕超过了同时期的任何文明。这本身就说明了礼制的威力。接下来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明白地昭示着,沿着孔子的道路走下去,可以创造出怎样的辉煌灿烂,怎样的富庶繁荣。
  当然,今天再不会有什么人提倡以礼治国。随着教育的扩大,互联网的普及,民智已被空前开启,再指望依靠礼法去约束人民,怕已不再现实。但被西方政界奉为金科玉律的民主、法制,就真的是是创造太平盛世的灵丹妙药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就不会到1988年,还有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中就不会写下这样的话语了:“21世纪的人们若想生活在和谐与繁荣之中,必须退回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