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Buy -我是这样被“卖”的』九问&五环作者讲述自己的销售成长史》
第4节

作者: 寒崖蚀骨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仅仅是让我羡慕,还不至于刺痛我。休息的时候,他们会在后面桌子摆上很多水果,除了又长又粗又黄的香蕉什么的,还有我第一次见的不知道名字的各种东西,后来才知道那是火龙果什么的。午饭更让人诈舌,鸡鱼肉虾什么的就不说了,我人生第一次在那吃到了鳖,也就是王八!那一顿饭多少钱我就不知道了,反正盘子撂了一层又一层,很多东西都吃不完。而当时的我,花一块钱买块葱花饼都奢侈……

  比起当时从北京拿回来的那本让我心开始变得不安份的宣传册,那两天的培训更让我看到了差距,更让我有了动力。我不比别人少什么,也不比别人差什么,别人能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做吗?凭什么他可以做到,我就做不到?
  那次,我留下了自己桌上吃完的鳖甲、也就是王八壳儿,还把里屋领导嘴里正啃着的一个也要了过来,那个比我们桌上的大多了。后来,我把它擦干净,晾干,用一根红绳穿起来,挂在自己住的地方。直到今天,十几年过去了,那两个挂得愈加发白发小的壳仍然挂在我家里。
  我要让自己永远记得,自己啃馒头嚼榨菜的时候,那些人在吃什么?!还有人甚至可以得到那些人的尊重!
  我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特殊出身,更没什么关系。可是,同样是打工的,就比别人差吗?能比别人差吗?甘心比别人差吗?

日期:2010-09-26 16:01:18

  随后几天我心情一直很沉重,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呢?为什么那位同事可以得到那帮牛人的尊重呢?为什么我就不行?
  我当时找到了一个答案――她会的东西,他们不会,他们还需要!
  会别人不会的东西,不仅那些牛人会尊重,同事敬着,甚至领导也另眼相看,公司需要这样的人、离不了这样的人!那位同事就是个很好的证明,她可以随时背着公司唯一的笔记本回家,可以早晨迟到,可以随意出入没人管,副总和老总和她说话都得商量着来!
  当时公司内的分工也很简单,总经理,副总兼大业务员,业务员,培训兼服务(也就是技术支持)。以我当时的菜鸟水平,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不足,我也不知道应该学点儿什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该学。
  最后我决定,就先成为那人第二,我也要在公司挺起胸脯走路!

  我开始时刻观察,看她每天都干什么,怎么接每个电话,怎么解决每个技术问题。只要有她的培训,我都申请去帮忙,去听她是怎么讲的,怎么回答别人的问题。随着接触的增多,开始很尊重地向她请教技术问题、小心翼翼地和她聊聊天儿。毕竟抬手不打笑脸人,我当时真的很敬重他,像个小兄弟一样跟着,有什么事情都很主动地去做,关系也算是不错。我对比我强的人,我很服气、很尊重。

  我发现,讲课也好,回答问题也好,关键就在对软件的熟悉程度,知道哪个功能干什么、内部有什么联系什么的。说白了,所谓的“懂技术”是根本!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也开始埋头钻研软件,每一点功能,每一项设置,每一个流程都进去点点,琢磨琢磨,试着走一些数据和流程,随时有问题就随时向那两位高人虚心请教。他们参加过集团的培训,做的时间又比较长、客户比较多,我提出的问题到他们那里便迎刃而解。即便后来没有答案的,我们也一起反复测试,直到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我必须把他们会的东西,全部吸过来!

  对了,她当时用五笔,不用像拼音一样输那么多字母,也不用一二三四五地选字,啪啪敲几下字就出来了,打起来非常帅,也往往能吸引来客户羡慕甚至敬仰的眼光。既然我要成为牛人第二,五笔当然也要学!于是,我便学会了让我一直以来非常受益的五笔。
  观察、模仿,想尽办法与牛人看齐。
  直到像牛人一样能顺利地进行全省系统的培训、能帮助客户建立并导入系统,能够顺利地回答客户的问题,能够挺起胸脯在公司走路,领导也和我商量着来,几乎用了我小半年的时间。慢慢地,我在公司站住了脚。
  不仅要看齐,还要考虑怎么比牛人更强,那才是我的目标。
  要想比牛人更强,必须有超过牛人的地方,在什么地方超过牛人呢?想来想去,唯一超过他的地方,只能是他不如别人的地方、别人比他更强的地方,或者是他不会的地方。于是,我开始主动向牛人申请领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作业”。客户打来电话问一些问题,牛人也没有办法直接回答上来,需要做些小测试什么的,这时候我就主动说“我来测吧”“我试试吧”。

  当时公司正好推出了很多新的产品和模块,有很多是很复杂的,从“技术”这回事儿上来讲,就要愿意比牛人更下功夫,掌握更多的功能和新产品,这叫“加速度”。
  让自己保持“加速度”是超越牛人的唯一方法。
  牛人自然也不会停止,她会在自己的基础上加速,不知道她是出于职业发展还是其他什么考虑,那年她开始考CPA,一些同事也开始跟着学起CPA来。虽然我不是学财务出身,但凭借着我高中只顾逃课打游戏机、酗酒谈女朋友、丁点儿不学习、头高考三个月突然顿悟抄了五遍课本参加高考的人来说,大不了抄书嘛,这能有什么难的,我就不信邪了!

  再说牛人开始学了,不学岂不被落下了?哪甘心被落下?于是,我也一头扎进了CPA的奋战大军。
  箴言:最快的成长方法是寻找身边比自己强的牛人,观察他、模仿他、思考他、超越他。

日期:2010-09-26 22:58:30

  6.知识的力量
  之所以提起学CPA,因为它几乎影响了我以后的十几年,直到现在!
  所以在继续进展之间,我想先说说“知识”的事儿。
  我能在试用期内很快上手,并开始给一些客户做培训,绝对得益于我在工厂时被逼着从书上看来的零散名词,还有四处求爷爷告奶奶问来的那些朦胧且可怜的企业知识。再加上我加入公司后刻苦钻研掌握了基本产品,这些让我在公司站住了脚,迅速地成为主力。可当时的知识,仅限于那些产品的功能节点知识,一部分的产品内部的逻辑关系,对客户的业务仍然一知半解,甚至说基本不懂。

  听说大家都要报CPA,我也跟着同事们一起去报名交钱,一起去领书,一起报班上课。说实话,当时只了解了一下CPA是个什么东西,将来可以干什么,也怀着懵懂的想法幻想自己有一天是不是也可以成为“经济丨警丨察”。自己学学毕竟没有坏处,至少,不能被牛人拉下吧。何况像我们这些出来混的,跟打零工差不多,谁知道未来会什么样,谁又不想给自己未来多一份选择呢?

  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那段时间混身是劲儿。白天上班,下班去听课,听完课再回去看书、学习、思考、反复做题,一直到深夜甚至凌晨。晚饭基本上都是在下班途中买几个包子烧饼什么的,当时啃起来觉得特别香。
  我当时住在城中村的一户两层楼的人家,一层房东住,二层四间都租出去了,我住在其中一间。多少个深夜直至凌晨一多点钟,我伏在一个小台灯下,反复地看书、做笔记,隔壁再大的**声,都不能打断我的思路。
  我喜欢夜的静谧,喜欢深夜抬眼窗外的深邃,我喜欢在这样的夜里学习和思考,喜欢钻进那维空间去遨游,喜欢琢磨里面的美妙的逻辑。那段日子,是我认为最幸福的。人生经得起折腾的好年纪就那么几年,还好现在没有为虚度而后悔。

日期:2010-09-27 01:03:47

  那年我报了《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因为听大家说《财务管理》有用,《经济法》好过。学了小半年之后才感觉到学对了,这里面都是我需要的东西,一个帮助了解企业的微观运营和管理,一个帮助我了解经济和企业的规则,确实受益非浅。结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时公司已从简单的功能软件扩展业务系统),再回过头来从书中寻找答案,更有助于我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

  我本想秉承我固的学习方法――以课本为中心,以公式为命门,以习题为验证,触类旁通,拒绝题海,因为我觉得题海可以把一个人做晕,拿来看看知道是什么题型、用哪几个公式就可以了,没必要一个一个重头去做。如果说这个方法应对学校考试还算有效,那对于CPA就行不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