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案现场》
第59节

作者: 叉叉打叉叉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说自己没画过这幅画,那他怎么解释画作出现在他的画室的?”
  “还有,周四展览馆的搬运工去运输油画,他都没有看一眼?”
  “就把一副不是自己画的画,交给了搬运工?”
  “这个梁松一定有问题,这些东西根本无法自圆其说。”
  张辉的推测,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秦勇的目光看向了孙军。
  梁松是他审的,刚刚既然说梁松没有撒谎,那么这些疑问应该有符合逻辑的解释。
  孙军点点头:“我来说说梁松的情况。”
  “第一,文艺画展邀请他参加展览,是给他发了正式的邀请函。”
  “并且梁松也对邀请函进行了回复,明确他要展出的画作叫麦田旁的枯井。”

  “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展览馆收到的回函上,得到了验证。”
  “时间呢?他什么时候给的回函?”
  “八月初,确切的说是八月二日。”
  孙军这一组人显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会议室投屏上,展示的就是回函照片:“梁松是在两个月前确定的参展画作,而刚刚法医这边的结论是,人皮所有者的死亡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第二,梁松的画室里,除了他的画,还有他学生的画。”
  “我已经派人去现场看过,他的画室是在南郊的一个仓库改造的,面积很大,里面有两百多幅油画。”
  “其中真正是梁松画的,只有五十六幅。”
  “第三,画室上周四搬运出涉案画作的时候,梁松并不在场,他当时正在郊区采风,有两个学生可以作证。”
  “第四,搬运工搬运这幅画的时候,画作已经打包完毕,我和老任碰过了,当时的搬运工没有核对画作名称,他们也没有义务核对。”
  “他们只是去搬运,至于人家给的到底是麦浪中的少女还是麦田旁的枯井,他们根本不知道。”
  “监控呢?”
  秦勇皱眉:“画室有没有监控,能不能查到是谁弄的包装?”
  孙军摇摇头:“没有监控,我们现在正对梁松的学生做排查。”
  刘国栋的人在开案情分析会的时候,陆川的工作也进入到了最困难的环节。

  皮肤上的指纹采集。
  和陆川以前做的纸张上采集指纹不同,和刚刚在画框上采集指纹也不同,皮肤上的指纹提取,采用的是反向思维。
  由于皮肤本身就有汗腺和皮脂腺,所以想要在活体皮肤上采集到指纹,是非常有难度的。
  因为活体皮肤表面的本身物质,会同化覆盖在上面的指纹。
  失去活性的皮肤,也就是陆川现在遇到的情况,相比较而言会简单一些。
  凶手在用福尔马林浸泡皮肤时候,随着防腐剂浸透细胞,也会固定凶手留在皮肤上的指纹化学物质。
  当然,如果当时对方戴着手套,那就另说了。
  陆川已经开始动手。
  其实,一般情况来说,凶手将这么大片皮肤剥离,戴手套操作的便利程度,显然不如不戴手套。

  而且,从皮肤切割的痕迹、薄厚来看,对方显然不擅长刀工。
  不像是一个好厨子,也不像是拿手术刀的医生。
  不戴手套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另外,凶手在处理完皮肤的防腐后,还要作画,这个过程中,戴手套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陆川现在做的是对透明树脂和皮肤进行分离。

  这就是皮肤上采集指纹的反向思维。
  采集皮肤上的指纹,并不是直接在皮肤上进行,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皮肤上的指纹拓印下来。
  从这一点来说,陆川有点庆幸。
  因为皮肤上的透明树脂材料,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陆川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树脂材料和皮肤分离,然后在树脂材料和皮肤接触的里层,寻找指纹。
  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
  树脂本身有很强的粘性,和皮肤粘合后,由于皮肤的纹理粗糙,很不容易分离。
  幸好,皮肤事先经过福尔马林的浸泡,有一定的润滑效果。
  处理起来虽然很慢,但是起码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损坏。
  杨森和老白此刻正在电脑前,对陆川在画框上采集的指纹进行预处理。
  “这些指纹大多数都有过擦痕,不能用了。”
  指纹最怕的是摩擦痕迹。
  这就像我们在手机屏幕上滑动解锁按键一样。
  手指有一个长距离的滑动,虽然也能留下指纹,但是有较长的拖曳痕迹。
  只有手指落下的第一个位置的外边缘,才有一段稍微清晰一些的指纹。
  杨森对老白的判断非常认可:“两个多小时了,我才处理完三枚指纹,而且全都比对失败。”

  行动组那边,已经采集了所有展览馆工作人员的指纹。
  而画作的搬运工、布展工也在其中。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肯定会在画框上留下指纹的。
  可现在依然是比对失败,这就意味着,杨森对指纹的预处理是失败的。
  其实,这些指纹刘国栋并没让杨森和老白接手。
  他们两个只是没什么事,想要试试。
  试试的结果就是,年龄确实大了。
  有那份心,没有那份力气。
  就比如不是任何年龄段的男人,都适合去铜关路一样。

  晚上十点二十八分。
  树脂颜料和皮肤的分离工作,终于结束。
  看着眼前一整张人皮和一张覆盖在人皮上的透明树脂,陆川长长叹了口气。
  凶手肯定是个变态。
  在分离的过程中,陆川越发有这种感受。
  一旁的沈妍柳眉皱起,做了两年法医,她还是头一次遇到这么疯狂恐怖的案子。
  虽然以前解剖尸体的时候,也会碰触死者皮肤,甚至在清理内脏,切割头盖骨的时候,会把某些皮肤翻卷开来。

  但那是工作流程的需要,而不是现在只有一张人皮摆在面前。
  这让沈妍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画皮。
  说真的,电视里看的恐怖程度,和这个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接下来会对这层树脂颜料上的指纹进行采集,如果能够成功,那就基本上能锁定是凶手留下的。”
  这个推论是没有问题的。
  皮肤已经经过福尔马林处理,然后再作画。

  这个过程中,如果皮肤上能提取出指纹,那肯定就是凶手的了。
  除非凶手处理指纹的时候,死者皮肤还被替他人亲密接触过。
  “接下来皮肤就交给你了。”
  虽然通过皮肤已经无法判定死因,但是沈妍还是要按照惯例做一些毒理检测。
  不要小看这些流程。
  很多命案,尸体的死因并不是一眼就能发现的。
  窒息、利器伤害这些虽然常见,但是也有不少命案从尸体外表是看不出死因的。
  这也是解剖的根本原因所在。

  当然,从法医学的专业来说,解剖的目的大致有两种。
  一是搞清楚尸体怎么死的。
  二是搞清楚尸体是谁。
  当然,一般情况下,两者都不需要。
  小心的将皮肤卷起,陆川接着道:“我刚刚在分离树脂的时候发现,死者双乳下有半厘米长伤疤,对方很有可能做过丰胸手术。”
  “这个情况我已经上报了,孙组长和任组长应该已经着手开始排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