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案现场》
第4节

作者: 叉叉打叉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和陆川重生开局在婚礼现场抓走同学前女友老公有异曲同工之处。
  砰!
  办公室门被暴力推开,刘国栋看了眼干净整洁的办公室:“杨森和老白没来吗?”
  陆川连忙起身看了看时间:“师傅,这个时间,他们应该在班车上,还有一会才到。”

  刘国栋就是现勘室的负责人,也是带陆川的师父,此刻眼神有些焦急:“来不及了,有现场,你跟我来吧。”
  陆川连忙的站起来,摸鱼的日子告一段落:“是,师父!”
  扛起现勘箱,陆川跟着刘国栋小跑着离开办公室。
  友好路三十八号。
  现场已经由派出所的民警拉起警戒线,案发地点是一栋老旧小区的住宅楼,很多居民围在警戒线外看热闹。
  刘国栋和陆川是跟着刑侦支队的大部队来的,直接进了现场。
  “老刘,你们先做现勘。”

  发生命案,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命案侦破机制,刑侦支队支队长秦勇是现场第一指挥。
  刘国栋是支队的老刑警,十年前根据警种细化改革需要,由普通刑警转职为现勘刑警。
  其实所谓的现场勘察,和一般的刑警工作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业化。
  主要工作是犯罪现场拍照、取证、物证检验分析和保存,以及各种痕迹鉴定。

  只有在规模比较大的刑侦支队才会有专职的现勘刑警,除了现场勘察任务外,并不直接参与走访调查和抓捕工作。
  是一个内勤和外勤相结合的警种。
  刘国栋干了十年现勘,经验极其丰富,带好脚套、口罩、手套,接过陆川手里的现勘箱:“小陆,先拍照。”
  拍照,是现勘的基本功。
  命案现场,最先开展工作的就是现勘,其次是法医,两者工作内容虽然差别很大,但是也有交集。
  概括的来说,现勘更注重现场痕迹物证的勘察,比如脚印、指纹、细小附着物提取等,法医关注的重点则是尸体的死亡时间、致死原因等。
  陆川领命后,没有直接拿起相机拍摄,而是开始环顾整个案发现场。
  案件现勘拍照和一般意义上的拍照有很大区别,是有规则限制的,在现勘专业里有专门的工作流程。

  已经领取过初级现勘拍照技能卡的陆川,对于现勘拍照已经不是融合记忆中,在学校学的纸上谈兵的那一套。
  系统奖励技能有初中高三个级别,初级技能相当于一般骨干刑警掌握的技能水平,对比来看,就是刘国栋现在掌握的现勘拍照能力。
  “基础任务发布,完成一次优秀的命案现场拍照。”
  “进阶任务发布,通过现场勘察,发现破案线索,协助专案组侦破案件。”
  刑侦系统任务有两种类型,完成基础任务是必须的本职工作,完成进阶任务会获得系统奖励。
  案发现场是住宅客厅,呈现长方形,面积大概在四十平米,死者是一名中年男性。
  尸体仰卧在沙发上,双目圆睁,看上去死不瞑目。

  一柄没入半截刀刃的尖刀插进左侧胸口,死者右手握在刀柄上,殷红的血液侵染了衣衫,在死者脚下凝成一滩,疑似自杀。
  房间坐北朝南,此刻是上午九点钟,阳光撒进客厅,映射在死者苍白的脸庞上,有些渗人。
  “小陆,手套要套上三层。”
  陆川点点头,这点细节陆川清楚,多戴两层手套不是为了保护现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任何犯罪现场,尤其是命案现场,大多有血迹喷射,你永远不知道现场的血迹里边有什么东西。
  曾经就有过现勘刑警被命案现场血迹感染高度致命免疫系统疾病的先例。
  陆川穿好鞋套,戴上口罩和手套,先是蹲下来顺着阳光的方向看了看地面,才踮着脚来到了阳台西北角。
  随手从现勘箱中取出一支红色毫米尺放在沙发边缘,陆川提起相机在角落里对焦,着手对整个现场进行全貌拍摄。
  刘国栋虽然已经开始工作但一直留心观察陆川的表现。
  在刘国栋眼中,陆川虽然是科班出身,手脚勤快利索,半个月前还抓了一个通缉犯,但这毕竟是陆川第一次出现场。

  他倒不怕陆川拍不好照片,主要是怕陆川不小心破坏现场。
  现勘刑警,最需要的不是有多么缜密的思维、精明的大脑,而是要小心谨慎。
  不怕没有在现场发现破案线索,就怕破坏现场痕迹。
  而有些痕迹是破坏之后就再也没机会修复的。

  但陆川刚刚表现出来的三个细节,让刘国栋眼前一亮。
  首先是陆川蹲下迎着阳光看向地面的动作,这是老现勘才掌握的一种小技巧。
  强光照射下,地面上的痕迹,尤其是脚印会很容易被发现,这样事先观察,能够避免脚印或者其他一些细小痕迹被现勘刑警工作的时候破坏。
  在有些光线昏暗的案发现场,现勘刑警甚至会用强光手电照射地面,确定现场勘察的行进路线。
  这种技巧虽然简单,但是非常实用,都是口口相传,警校可不会教这种东西,陆川从哪学的?
  如果说这一个小细节还有可能是陆川从哪里学来的,第二个细节则让刘国栋有些动容了。
  站位!
  陆川选择拍照的站位是阳台的西南角。
  现勘拍照,一般来可以分为概貌、重点部位和细目三个层次。
  首先是案发现场的概貌照片,要尽可能的取全景,这也是为什么现勘拍照流程中,要求相机配备广角镜头的原因。
  而拍摄现场概貌照片,不是随便选择一个点位就能拍摄的,全景概貌照片要综合考虑现场地形、光线等多种因素。
  陆川选择的这个站位非常巧妙,从现场的阳光照射调度来看,只有在阳台拍摄是背光,而西南角角则正对着尸体,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尸体情况。
  命案现场的现勘拍照,尸体当然是最大的主题。

  陆川仅仅是观察了一圈,就能选择到这个全景拍摄的最佳点位,这就不是技巧而是能力了。
  第三个细节就是陆川从现勘箱里拿出来的红色毫米尺。
  现勘拍摄必须要有参照物,拍案发现场全景照,选择毫米尺是规范流程,但问题是刘国栋在现勘箱里准备的毫米尺有三种颜色,透明色、彩色和红色。
  现在的光照强度使用红色毫米尺,能够最大限度的标记清晰,颜色对比强烈。
  在什么光线下,选择什么颜色的毫米尺,这不是技巧,也不是规范流程,而是工作经验。
  陆川……是碰运气拿到的这把尺子?
  不!

  如果没有前面两个细节,刘国栋一定会认为这是巧合。
  细细的看了一眼架设三脚架的陆川,刘国栋收回目光,暗道自己这次捡到宝了。
  现勘的工作繁琐细致,工作量也很大。
  刘国栋和陆川两个人要对现场所有的物证进行编号、拍照,然后还要对一些细节进行微距拍摄。

  陆川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编号、记录、拍照井井有条,刘国栋从开始的担心也逐渐放下心来。
  到后来现勘室的杨森和白文海到了后,就更加轻松了。
  指纹提取、脚印拓膜,毛发、血液、皮屑等等微小物证的提取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