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生》
第14节

作者: 白米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林佳茵问:“这么晚了,谁呀?”

  林小麦说:“是麦希明在群里说要吃肠粉呢,这活儿我来干吧。明天你到医院陪老爸。好了好了,睡觉吧!明天抖擞精神干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天早餐没吃好,走路不稳人无神。”
  麦希明说:“林小麦,这是你瞎编的吧?”
  “对呀,就是瞎编的。”林小麦微微一笑。
  天才微微亮,绿蕉街街口的“阿银”肠粉档已冒出袅袅白烟,水蒸气带着肉香和米粉香,弥漫得半条街都是。档口停着一辆三轮车,穿着大围裙的中年男人正在把东西往车下搬。林小麦打了声招呼,带着麦希明进了店。
  “银姨,今天我要吃你的竹匾肠粉哦。”林小麦的声音甜甜的。
  在透明玻璃厨房里,站着一个穿着围裙的中年妇女,长得平平无奇,朗声笑道:“是小麦啊,今天的竹匾还没有蒸好,你要等一等啊!”
  林小麦看了一眼麦希明,麦希明毫不犹豫道:“等等就等等。”
  坐下来之后,麦希明问:“我要吃肠粉,布拉肠或者卷拉肠都行。怎么你会给我弄个竹匾出来?——竹匾,又是什么?”
  林小麦指了指厨房里,说:“在那边的大灶上蒸着的,就是了。”
  原来沿着肠粉店厨房里头,贴墙砌了一口柴火大灶,上面架着已被多年蒸煮浸润得油光水滑的大铁锅,一锅水沸腾不休,上面叠罗汉似的,叠着油润发亮的竹匾。
  麦希明脱口而出:“这东西,不是村子里人用来装东西用的竹匾么?原来你说的是这个啊?这个东西,和肠粉又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着呢。”林小麦微微一笑。
  她走进厨房,对银姨说:“银姨,可以借你一个竹匾看看么?”
  “可以可以。要小心点,别烫着。”银姨说着,她正忙着磨米。两个桶,里面装着已泡好的米。
  麦希明只看了一眼,说:“一边是长而细的丝苗米,一边是圆胖的珍珠米,丝苗米香,珍珠米弹牙。是不是用来磨米浆用的?”
  银姨惊讶了:“咦,后生仔是个行家哦。不止这样,桶里的米在泡发之前,已经按照三陈七新的比例搭配好了。新米水气大,磨成米浆米香不够浓郁,必须掺一些陈米才行的。再用传统石磨来打米浆,这个粗重功夫,一般都是我老公做。”

  麦希明和林小麦让开一条过道,那个从刚才开始就一直沉默做事的中年汉子穿过二人,来到石磨前,抄起葫芦瓢舀米倒进石磨里,看他动作如同行云流水一般,麦希明就知道这男人肯定已经做了几十年这一项功夫,是真正的老师傅,丝苗米和珍珠米的比例,一勺准。仿佛猜中他的心事一般,耳边传来林小麦细细声补充说明:“一斤米八两水,老板一勺一个准,误差不会超过一钱。米浆打完还要‘停’两分钟,这样做成肠粉才够顺滑。”

  竹匾蒸好了,竹子的清香满布厨房。林小麦取下一个来,展示给麦希明看:“这些竹匾用的广宁琴丝竹编成,你看,这儿还能看到琴丝竹表皮特有的金丝银线斑纹。好的竹编匠人,能够把匾底编得细密,说是滴水不漏是夸张了,但倒水进去,能停留个十分八分钟,完全正常。银姨这些竹匾每过半年就换一批,竹子香味散尽,就不能用了。”
  “你知道得蛮多嘛。”麦希明说。
  林小麦不经意道:“我家也开早餐店,你有所不知,洋城可以说是餐饮业的修罗场,单单一个早餐,竞争惨烈到什么地步。能活一定岁数的老字号,谁不是削尖了脑袋想出品?味道稍为不对,老食客转天就走了。”
  “好吧,你别玩人家的揾食架罉了。我们准备尝味道吧。”

  麦希明从林小麦手中取过竹匾,还给银姨。银姨接过那竹匾,放到一边去,看样子今天是不打算用它了。
  麦希明走回位置上坐下,随手拆了一对一次性竹筷子来,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视线不离开银姨,“既然是独门秘方,那么竹匾怎么做肠粉??”
  林小麦说:“看就知道了。”
  吊高嗓门:“银姨,我要一份斋肠,一份牛肉肠加两个鸡蛋,再要一份排骨肠粉!”

  “好咧!斋肠要加菜吗?”
  “什么都不要。”
  “行!”
  她转过脸对麦希明说:“平时银姨很少做纯斋肠,今天我想让老板您尝尝原汁原味原口感,所以点了这个,您别嫌太素。”

  炉火正热,水温刚好,银姨抄起长柄大铁勺,舀起两勺米浆倒在竹匾上。身子前倾,借着力,左手拨云如弄月,一个漂亮的圆弧转圈,一“泛”一抖,米浆均匀挂在竹匾底部,半点不漏。林小麦略带骄傲地对麦希明说:“看到了没,银姨这手功夫,是跟她妈妈学回来的。老银姨做了四十年肠粉,一直做到做不动为止,从来没有用勺子和粉刮刮过竹匾底,光凭泛滚翻转四手功夫,能够把一竹匾的粉浆挂好。”

  麦希明说:“这算不算是功夫?”
  林小麦愣了一下下,说:“如果你觉得是,那就算是呗。反正要把挂浆泛浆的手艺练到家,腰、腿、肩、腕的力气,少一分都不行。也算是……练功吧?”
  麦希明说:“国外的人受李小龙的影响,觉得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功夫。可事实上......我觉得所谓的功夫,大多数都类似于健身操之类的运动。养生保健足够,实战起来,未必打得过MMA或是拳击?”
  在他们对面桌子才刚坐下的花白头发老食客,自来熟地插话了:“后生仔,你这样说话就过分了。武侠小说里什么降龙十八掌之类,当然是小说家瞎编的。不过我们西江边上,一直有学武术的风气。远的不说,就你面前站着的阿银,也是正经食过夜粥的呀!”
  “阿叔,你也是这个店里的老主顾么?”麦希明微微一笑。
  老食客说:“我家就住楼上,天天来。我们这条绿蕉街,跟那边红荔街不一样,红荔街上本地郎,绿蕉街上来佬货,这里的人都是国营工厂的工人,有瓷器厂,有纺织厂。那时候白天工厂做工,晚上就搞民兵训练。最出了名的,是金银双妹唛,也叫绿蕉街两朵花。金花蔡李佛,银花虎鹤拳,都跟师父学过的,还在武术大赛上拿过奖。都在民兵营里表现数这个的!”
  他比出一个大拇指,呷了一口茶,眯了眯眼睛,长长地吐了口气,回忆道:
  “那时候的银花勇猛啊。我还记得银花一战成名是因为,英雌救美!有晚,几条烂仔跑来骚扰纺织厂的女工人,阿银正好路过,听到有女孩子尖叫。她二话不说停下了自行车,捡起过路人家门口煤炉旁边的火钳子,哇,简直就是钳打下山虎,脚踢过江龙。几个身高力壮的大只佬被她打得嗷嗷叫。阿银还了人家火钳,第二天继续上班。还是那两个女孩子父母把锦旗送到了工厂里,大家才知道她做了好事不留名。”

  麦希明说:“那么金花呢?金花去哪里了?”
  他给老食客倒了一杯茶,老食客食指中指并拢轻轻叩击着桌面向他致谢,谈兴愈浓:“银花做肠粉,独沽一味。金花就不同了,是个多面手,周身刀,张张利。煎炒焖煮炖,选洗切剁砍,从选料入货到做菜单,样样在行,所谓庙小容不下大方丈,我们这条小街小巷,又怎么能够留得住金花这只金凤凰?她的早餐店越做越大,积下第一桶金之后,金花就找到门路过了大海,在西九龙开了个茶餐厅。用功夫做噱头,叫做什么……‘功夫茶餐厅’,好多明星名流去打卡,还上过好多电视报纸,早就出名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