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中医梦》
第51节

作者: 连枫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患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陪着患者过来的是患者的儿子和儿媳,两个人四十多岁,已经近五十岁了。
  “不用客气。”
  傅永业说着话,走到病床边上坐下,问住院医:“门诊那边怎么检查的?”
  “傅主任。”
  住院医急忙把患者在门诊那边的检查单递给傅永业。
  “浮肿大半年了?”
  傅永业问。
  “对,开春的时候就出现浮肿,开始并没有在意,没想到不断加重。”

  患者的儿子道:“这么长时间,我们先是在县医院,之后在省城,可总是不见好。”
  傅永业又仔细的看了一下患者的检查单,然后掀开被子,查看。
  患者的浮肿主要是两腿还有脚面,傅永业伸手摁了一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凹陷。
  “除了浮肿还有什么症状?”

  “头晕,上午能好一些,下午比较严重,休息一会儿就能好一些。”
  “睡眠呢?”
  “睡眠还好,大小便也正常。”患者的儿子说道。
  “我摸个脉。”‘
  傅永业让老人把胳膊伸出来,简单的摸了一下患者的脉象,然后又拿过检查单。
  血压倒是不高,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比较高,中性粒子细胞0.75.......“
  说着傅永业站起身来对住院医道:“考虑是下焦湿热,用八正散加味吧,先用上几天。”

  说着话,傅永业开了方子,签了字,然后交给住院医负责。
  傅永业离去,住院医又交代了两句,这才去下处方。
  等到傅永业走后,患者的儿媳才低声对丈夫说道:“也没说要住几天院。”
  “哎,先看看吧。”
  患者的儿子叹了口气。
  他们家是农村的,为了给老人看病,已经折腾了不少时间了,之前是在县城,然后在其他医院,西医看不好,就找中医碰运气。
  省医院这边花费可不低,刚才傅永业也只是说先吃上几天试试看,这让患者的儿媳心中没底,每一天都是钱。
  随着德惠集团登报道歉,福生堂的患者一天比一天多,这也让方彦的摸鱼生涯开始终结。

  每天打开门,就开始坐诊,几乎到了晚上才能结束。
  不过在梦境中上千年,方彦也早就习惯了,也没什么不适应,就是少了点自由时间。
  至于陈忠全来了好几次,方彦都没搭理。
  林贝莉下午抽空过来了一趟,见到患者不少,就给儿子提议:“要不再招个人吧,专门抓药打杂什么的。”

  之前林贝莉就给老爷子建议过,老爷子没同意,现在林贝莉又给方彦建议。
  主要是她这边还给方彦说亲呢,这么忙,方彦怎么走的开?
  “你和安瑶两个人都年轻,年轻人肯定也要有点自己的事情,招个人帮忙,你们两个人一起坐诊,偶尔谁有个事还能替换休息。”
  “明天我就挂个招人启事。”

  方彦并不像老爷子,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也确实需要个打杂的,这样安瑶也确实能多多接触患者,要不然,忙起来,抓药了,收费了也挺耽误事的,随着患者多起来,有时候维持持续都麻烦。
  小医馆又不挂号,都是患者自行排队,有时候人多,后来的看到里面全是人就走了,转一圈回来还是人。
  之前一些患者看到方渊林不在坐诊,还有点迟疑,可渐渐的,都开始认可方彦的水平。
  第二天早上,方彦就让安瑶在门口贴了一张招人启事,不过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上门应聘。
  医馆招人和别的地方招人还不同,福生堂这边也有要求,最起码要有药剂师资格或者有一定的从业经验,这个门槛就限制了不少人。
  没人应聘,方彦也不着急,自家医馆招人,其实有时候比医院更严,水平方面不说,还更看重品性或者说眼缘。
  找个看不顺眼的,或者事多了,还不如不招人。
  “坐。”
  方彦坐在就诊桌后面,招呼患者落座,患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陪着前来的应该是患者的儿子和儿媳。
  “哪儿不舒服?”

  “这是我们之前在省医院检查和治疗的。”
  患者的儿子把老人的检查单了什么的都递给方彦:“我爸双腿浮肿大半年了,前几天也在省医院住了四五天院,可越治疗越严重。”
  “9号床之前的患者呢?”
  早上傅永业正查着房,却发现9号床的患者换人了。

  “昨天患者家属一直要出院,您又不在,是秦主任同意之后让患者办的出院手续。”
  跟着查房的住院医生解释道。
  “秦主任?”
  傅永业皱了皱眉,问:“患者好转了?”
  “......”
  住院医有点迟疑,心说好转没好转的您心里就没点数?
  这位傅主任名头大,来头不小,可水平嘛,说实话,他还真没看出来。
  门诊那边怎么样不提,就说9号床的患者,先是用的八正散加味,患者用了两天药,头晕依旧,小腹胀痛,大便稀溏,病情明显加重。
  傅永业了解了情况,又改用五苓散加味,人家患者用了两天,觉的更严重了,昨天傅永业休假,患者家属死活不愿意住院了,强行出院。
  科主任秦思华没办法,只好签了字,让患者办了出院手续。
  “实话实说。”

  傅永业眉头一皱。
  “昨天患者情况比起之前还要严重,患者家属不乐意了,强行要求出院,秦主任没办法......”
  管床医生硬着头皮道。
  “瞎胡闹。”
  傅永业脸一沉,当下就是一声喝骂:“用药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医治病本就是驱邪外走的一个过程,用药之后有着病情加重的情况是很正常的,怎么能由着患者家属的性子来?”
  管床医生吓得脸都白了,哪儿敢接话。
  傅永业这一句瞎胡闹说的可不是别人,而是科主任秦思华呀。

  一时间管床医生都禁不住在心中吐槽,这位傅主任真是.......
  虽然科室的不少人都认为你傅主任有着主任之姿,如果不走,将来必然是科室的科主任,可你现在还不是呀。
  就这么说秦主任瞎胡闹?
  果真是出身名门,家里有背景,底气足呀,在科室,哪位医生敢随便这么说科室主任?
  “患者的联系方式找一下,联系一下患者家属,说明一下情况。”

  傅永业对管床医生说道:“咱们是医生,要对患者负责。”
  管床医生惊讶的看了一眼傅永业,心说难道傅主任是因为患者的情况所以发火?
  患者七十多岁,属于老年患者,双腿浮肿,一般来说,放在西医中,那就是肾病,那么大年龄,真要耽误了,后果确实严重。
  “去办吧。”
  傅永业说着转身出了病房,心情相当糟糕。
  他倒不是担心患者的情况,而是9号床的患者算是他来了科室之后治疗的第一位比较有难度的患者。
  说有难度,也并不算太复杂,然而患者用药之后,病情却越来越重,还没好转就强行出院。
  要是不把患者挽回来,就这么放任患者离去,傅永业觉得这会成为他在庆州省人民医院的一个污点。
  最起码这件事短期内不少人肯定会私底下议论,这是傅永业不能容忍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