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军事战争史》
第16节

作者: 麟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3.新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新巴比伦王国不象亚述帝国那样,有强大的军事奴隶主贵族集团及其指挥的强大军队,作为国家统治的基础,而是由神庙祭司集团操纵国家政权,诸王只是他们的傀儡,王权相对脆弱。随着祭司地位的加强,国王与祭司集团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祭司集团多次发动政变,6年中废了3个国王,其中两个被杀,政局不稳,国势渐衰。
  公元前555年,那波尼德(公元前555~前538年)即位,企图摆脱祭司贵族的影响。他崇奉月神辛,为之重修庙宇,把它提到与巴比伦主神马都克并列的地位,还将其他城市的神像移到巴比伦,引起了祭司的忌恨和百姓的抱怨:此时西部边疆发生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人民的起义,被囚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也宣称自己是上帝耶和华的选民,盼望救世主拯救他们重返家园,被征服的各族人民的反抗运动不断发生。那尼波德刚刚镇压了叙利亚的反抗,又面临东北部新兴的波斯人的进攻。

  公元前550年,波斯征服了米底,沿新巴比伦边界向小亚细亚进军。巴比伦为迎战波斯,曾和埃及、吕底亚结盟,但波斯很快便于公元前546年,征服了包括吕底亚在内的小亚细亚全境,使巴比伦尼亚东、北、西三面受敌。巴比伦的祭司集团则将开拓市场,保持自己特权地位的希望寄托在波斯人的征服上。广大人民群众,因沉重的赋税和无止尽的劳役,而对国家的前途失去信心,依靠雇佣和强制征集的军队,此时也处于瘫痪状态。

  因此,当波斯人大敌压境时,那波尼德孤立无援。公元前538年,波斯军队长驱直入,兵临巴比伦城,城门竟不战而启,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日期:2022-06-05 11:00:28

  印度河文明时期至吠陀时代军事
  1.印度河文明时期军事的萌发
  古代印度主要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领土,在古代文明中是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可是在古代,南亚次大陆从未得到统一过,在它领域内的大小国家也没有一个自称印度,因此印度之名只是泛指其地,不过流行却很早,古希腊人即以印度河以东之地统称印度,中国《史记》称之为身毒,到唐朝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改译为印度,遂沿用至今。
  从公元前2400年开始,古代印度的本地原有居民达罗毗荼人逐渐创造建立起自己的印度河文明,在考古学上由于从1922年开始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其主要文化遗迹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因此又被称为哈拉巴文化。
  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400—前1750年)的繁荣期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200年,这时已出现了国家。但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文明有衰亡之象,中心地区在此后一二百年迅速瓦解,但较远城市则存在到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
  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代表,也是在考古发掘中最早发现和最大的文化遗址。两城市的面积、人口和营造布局都很相似,皆分卫城(或称上城)和下城两部分。其中卫城位于城市西部,设防森严,以高墙深壕环卫,街道旁建有圆形塔楼,是战时的防御城堡和居民的避难所。哈拉巴卫城高达50英尺,基底厚约40英尺,全部用烧砖砌成。厚实高大的城墙,暗示出国家的强大和战争的频繁。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城内中心都筑有规模宏大的谷仓,下层砖砌墙基,上有数层木构并设窗户通风,是印度河文明特有的建筑。容量巨大的谷仓可能是备战时或灾荒时利用的。两卫城还在四周筑有防御塔楼,城内筑有大浴池和经院等别的高大建筑物。从卫城建筑的复杂精良、谷仓容量之大和防御设备之完备来看,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显然控制着周围广大地区,很可能各是一国之都。

  两城市的下城是居民区,位于城市东部,亦有城墙围绕,主要城门位于西南角。这里街道整齐,建设好坏参差,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的迹象。富人区房屋高大,厅堂众多,楼房数层,而且有完善的下水道系统,完全用砖砌成。
  这在同时代的任何文化遗址中都没有发现过;贫民区则茅舍很小,往往陋室一间,但无下水道设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与贫民根本无缘。在城市规划上,下城居民区也甚有条理,大街纵横相交,下有砖砌排水沟。小路与大街相接,井然有序,反映出印度河文明的发达。
  印度河文明已创造出自己的文字,主要留存在各种石、陶、象牙制的印章上,有些器物上也留有简短的铭文。但是对这些文字的释读尚未成功,只是一般认为其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族。印度河文明还发展起较发达的青铜冶金业,在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城址发掘出的遗物中,发现了许多青铜和青铜制斧、镰、锯、凿、刀剑和鱼钩等。其中包括不少青铜制武器:箭镞、矛头、匕首、刀剑和斧等。

  到公元前1750年,哈拉巴和摩亨约.达罗突然陷落,破坏原因不清。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城市之间彼此争战或人民起义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是外族入侵造成的,还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从此以后到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前几百年间的历史,基本上处于混沌的模糊不清状态,很多情况我们不得而知。

  2.吠陀时代军事的兴起
  (1)雅利安人的入侵与内争
  大约从公元前14世纪开始,雅利安人从印度的西北方侵入南亚次大陆,从此开始了印度史上的吠陀时代,一直到公元前6世纪印度出现列国纷争。
  之所以此时期被称为吠陀时代,是因为记述这一时代的历史文献主要为《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诸《梵书》。而《吠陀》是雅利安人的圣经,字义为知识、学问,共包括《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部,是祭司们在祭神时所用的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虽然主要是宗教内容,但是其中也包含一些价值丰富的有关雅利安人早期历史的内容。吠陀时代,基本上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只是到了后期,才有少数部落开始过渡到国家。

  雅利安人是在印度河文明衰微时侵入印度的,因此入侵是相当成功的。
  他们把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或达休,意即敌人,后来达萨即与贱奴同义。据《梨俱吠陀》所述,雅利安人的战神和雷电之神因陀罗是指挥他们战胜达萨的英雄,因此他们入侵的历史事实往往在对因陀罗的颂诗中表现出来。其中一段颂诗高唱道:他使万物变化无常,他使达萨人一一屈服、灭亡,他像赌博中大获全胜的人,拿光敌人财产,他就是伟大的战神因陀罗!
  "伟大的战神因陀罗"战无不胜,他粉碎了90座城堡,解放了七河之境,终于使达萨族灭亡。而七河之境,一般就认为是指印度河上游和恒河上游一带,那里至今犹有"五河流域"(即旁遮普)等称呼。
  雅利安人在征服达罗毗荼人之后,逐渐由半游牧转为农耕定居下来。他们在与敌进行作战时,所有男子均一同出战;返还村落之后,仍复各从其农牧之业。各部落间战时要选举一人为其统率者,强而有力者往往自称王侯,对其所属村落或收赋税以作军费或征力役以修道路。频繁的战争使"王"日益具有军事首长的性质。《爱达罗氏梵书》中载有王权授位的仪式,王脚踏虎皮,手拿弓箭,像一个征服者那样,举步四方,这说明当时的部落首领主要是一个军事领袖,部落或部落联盟在危急或紧急关头,总要求加强军事首领或"王"的权力。吠陀时代的部落首领罗惹,按其本质特征而言,就是"军事首长".与此同时,这时代的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也是军事民主制的两个机关,具有军事性质。后者只由成年男子即战士来参加,前者由部落中的少数上层分子即长老们组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