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百年---为您讲述那段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
第13节作者:
京城老九 走在路上的林则徐也没闲着,一边探访沿途的民情,一边整理资料完善计划。随后开始了第二波操作,他根据整理的资料,罗列了一个广州官员和商人跟鸦片走私相关的人员名单,并命人将名单快马送给广东布政使和按察使,让他们负责探查,如果罪名属实立刻抓人。
于是广州又掀起了一波行动,抓获涉嫌贩毒、运毒、吸丨毒丨和包庇参与鸦片走私的官兵共两千多人。
林大人的这波操作简直太厉害了,即明确又含蓄,明确的是已经列出可能涉案的人员名单,含蓄的是没有说明具体的后续操作。
人还没到,却在广州掀起了一阵风暴。广州的一些官员隐隐感受到伴随钦差大臣而来的似乎还有一股杀气。
于是广州的官员和商人们,天天掐时间、算日子,估摸着钦差大臣今天走到哪了,还有多少天能到广州,然后利用这段时间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在这些人中,有一类人的心里最是忐忑。他们不是官,但却承担着大清国与外国商人的所有外交事宜。他们是商人,却垄断着国家所有的进出口贸易,甚至可以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
他们就是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们。
日期:2022-06-06 09:15:33
十三行
在经典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前几集,有这样一组剧情,织造局总管太监、浙直总督、浙江布政使和按察使一起跟西洋商人谈定了五十万匹的丝绸生意,于是引发了后续的种种故事。
像明代这种由政府官员出面和外国商人谈生意的场面,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大清是不会出现的。清代对外通商的政策较之明代要保守的多。现代人评价这种保守,一般是源于思想的落后。而在当时看来,这是出自于自诩为天朝上邦的傲气,这种傲气来自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和国力强大的自信。大清对于和其他国家商贸往来的态度,还是那两个字,不屑。
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都认为,作为世界中心的中华上国是不需要外来货物的,能够允许和他国通商,是帝王的一种仁慈,也是对这些国家的恩赐。而清代的皇帝们对通商似乎就没那么仁慈了。
大清建国之初,因为忌惮台湾的郑成功,所以顺治皇帝下令全面海禁,规定“片板不许下水,粒货不许越疆”。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由于沿海各省纷纷请奏开海贸易,康熙爷下旨开设广东广州的粤海关、福建厦门的闽海关、浙江宁波的浙海关、江苏松江的江海关,简称“粤、闽、海、江”四海关,这也就“四口通商”的由来。
这里多交代几句,在一些如《清史稿》这样的史料中,对于这四个海关的记载是云山(云台山,现今的连云港)、宁波、漳州和澳门。之所以我写的和记载的有出入,是因为这四大海关都分别设立了数个总口,和若干个分口。我写的这几个是四省中最吸引外商的四个港口。所以您只要知道当时在这四个省份开设了对外贸易的口岸就行了。
到了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因为诸如和罗马教廷间的宗教文化而产生的冲突等一些原因,康熙最终决定恢复前朝“海禁”政策。同时下令禁止汉人出海贸易,居留外国。过去留居外国之人,限三年内回国。此后留居外国者,“令其解回立斩”。
在雍正年间,曾短暂恢复过外贸通商,随后没两年就关闭了。虽然开禁的时间不长,但海禁后对于这方面的管理并不十分严格。直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干脆关闭了“闽、海、江”三个海关。规定广州是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集中交易。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口通商”。
对于外贸通商的管理,唐、宋以来,各朝均设立“市舶司”负责相应事宜。到了清代,废除了“市舶司”,设立海关负责对外贸易的税收和管理,其最高领导叫海关监督。一口通商后就只保留了粤海关监督。这个官职没有品衔,任职官员以原品级赴任。也就是说当海关监督前是几品,当了之后还是几品。虽说这个官职看似挺随意,但这个职位的级别实际上是相当高的。因为他的地位与当地的总督和巡抚相当,且不受督抚节制,直接向皇帝和户部负责。充任海关监督的大多都是满人,而且很多都是从内务府调任的。
另外跟前朝最大的不同是,清代的所有政府机构,包括海关,都不能直接与外国商人进行接触。可是接触不到政府机构,外国商人的生意没法做啊,日常的沟通还好说,清政府对通商相关法律规定的传达,以及税收的征缴都需要有人去完成。政府机构不屑做,那就只能让非政府机构来做了。于是,清政府将目光落在了行商们的身上。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在明代的中后期,甚至有明确到万历时期的,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行商的出现就是其标志之一。当时的人们将与外国洋行做生意的商人,称之为行商。这些行商大致分为三类,专做欧美等国生意的称“外洋行”;专做东南亚生意的称为“本港行”;专做福建和潮州生意的叫“福潮行”。
有一种说法,在明代万历时期,有大约三十六个行商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往来。到了明朝末年,行商的数量减少到了十三家,于是就有了“十三行”的称呼,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既然清政府不屑与外国商人接触,那这些专和其他国家做生意的行商们自然是承担这项工作首选。
自此,行商作为清政府与外国商人唯一的居间人,垄断了大清国所有的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政府具体经办一切对外商的外交事宜。后来为了避免行商们内部之间的恶性竞争,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成立行商行会,俗称“十三行”。
至于“十三行”这个名字,您别纠结里边的“十三”这个数字,因为行会里的行商数量并不是固定的只有十三家,据资料记载,行会成立的时候是16家行商。在之后的历年里,数量多的时候有26家,少的时候仅有4家。“十三行”只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俗称,叫顺嘴了而已。
日期:2022-06-06 09:20:41
小米的雷军曾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在十三行取得大清对外贸易垄断权时,外部世界正处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西方国家纷纷倾尽人力物力开辟殖民地,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夺取了最廉价的原材料产地。随后又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加促进了全世界范围的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咱们这个传说中的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的东方大国,自然也成为了西方资本家们眼中的黄金之国,于是纷纷组织船队前来淘金。
凭借着这股海上吹来的贸易之风,行商们真的飞了起来。
通过多年的经营积累,行商们可以说是个个财大气粗,为首的几个行商更是富可敌国,据说他们的财产总和比当时的国库收入还要多。十三行也一跃成为可以和两淮盐商相提并论的商业团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