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脊梁》
第43节

作者: 春翁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营长此话当真”史文真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看张廷言的眼神都有点奇怪了,那有自己把女朋友往战场上送的。
  “史记者我想去战场上看看我们的战士是怎么抗击日军的,把他们的事迹都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也算是我为抗战尽的一份绵薄之力”杨墨文解释道。
  “杨小姐果然巾帼不让须眉,在下佩服,张营长你放心我一定会保证杨小姐的安全,把我毕生所学和经验都全部交给杨小姐”史文真闻言顿时肃然起敬。
  张廷言、杨墨文高兴不已,三人聊了一会儿就散了,张廷言将杨墨文送到家后,让她明天就可以去找史文真,然后对她叮嘱一番,就返回25旅旅部。

  当张廷言返回25旅旅部后,就听说张做舟找自己,碰面后才知道未参会的24旅旅长李超也同意了众人组建吉林抗日军的决定,现在基本是万事俱备,只等各处兵力集结到位,对日发起反攻。
  不过在此之前张廷言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召集各大报纸将此消息公之于众,与不抵抗的北京方面形成鲜明对比。
  张廷言找到史文真让他把长春所有报社的记者都找到,告诉他们吉林东北军有重要消息宣布,让他们明天早上都在25旅旅部等着。
  史文真人脉挺广一会儿就联系上各大报社派驻长春的记者,第二天早上一大早,记者们就来到了25旅旅部,院内已经摆放好了桌椅板凳。

  众记者坐下以后,张廷言站在主席台上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各大报社的记者朋友们,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一件要事,要告诉大家”。
  “自日军对我们东北军发生进攻以来,辽宁东北军选择不抵抗撤出沈阳等地,导致沈阳及辽宁其他地方全部被日军占领,但当日军进攻我们长春的时候,我们吉林东北军奋起抵抗,取得击毙一名日军中将,全歼日军大岛联队的战绩”。
  “现在日军还没撤退,还对我们吉林和黑龙江垂涎不已的时候,国内的有些软骨头不去想如何击败日军收复失地,反而约束我们这些敢打仗的部队,不允许私自对日军开火”张廷言愤怒说道。
  “为抵抗进攻吉林的日军,东北军21旅、22旅、23旅、24旅、25旅、26旅、28旅、骑兵第四旅、卫队团、炮兵第十团决定组建吉林抗日军,部队番号暂时不变,名称由东北军改为吉林抗日军”。
  张廷言的一番话就像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丨炸丨弹一样,整个会场顿时议论纷纷。
  “这位长官,请问你们这一举动有没有得到东北军高层授意?”《大公报》一名记者问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我们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并没有得到东北军高层的授意,现在他们都身在北京,对我们很难形成有效的指挥,而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更好的防守吉林,我想他们也会理解的”张廷言解释道。
  不过理由连张廷言自己都说服不了,何况在座的一众记者,这帮记者很快联想到吉林东北军应该是不认同北京方面的不抵抗政策,所以甩开膀子单干了。
  “长官,吉林东北军改编为吉林抗日军以后还接不接受东北军高层领导?”《庸报》记者问道。

  “如果东北军高层的命令是让我们抵抗日军我们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让我们撤退恕难从命”张廷言答道。
  “长官,新成立的吉林抗日军指挥体系是什么样的?”《中华报》记者问道。
  “经过我们讨论决定推举25旅张做舟旅长为吉林抗日军总指挥,26旅刑文清旅长、28旅丁卫旅长为副总指挥,本人张廷言为参谋长,指挥部设在长春,统一调度指挥吉林全省8旅2团兵力抵抗日军”张廷言说道。
  “张长官,那我们抗日军准备怎么对日作战?”史文真问道。
  “目前我们与日军相比实力较弱,我们现在暂时计划立足于防守不主动出击,重点防守长春、永吉等大城市”张廷言说道,这其实是张廷言和史文真小手段,目的是将吉林抗日军只防御不进攻的假消息传递给日军,等吉林抗日军发起反攻时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屋内的张做舟一直在听着并没有露面,张廷言在召开记者会前找到过他,想在会上宣布他为吉林抗日军总指挥,他也清楚这一宣布他将成为众矢之的。
  但他还是同意了,一方面是为了吉林的抗日事业,另一方面他知道总要有人来承担这件事情的后果,张廷言目前的实力还无法和北京方面及南京政府抗衡,自己能冲在前面为他抵抗一阵。
  记者会很快开完,每个记者都满脸兴奋,赶忙回去将今天的会议内容整理出来发往各自报社,参会的记者谁都没想到,这场会将从此改变东北甚至中国的抗日格局。
  “廷言,以后吉林抗战事业的重任可就落在你肩上了,我这把老骨头只能为你挡挡内部的风雨,中日双方终究还是要在战场上分出胜负,能不能打赢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张做舟拍了拍张廷言的肩膀说道。
  张廷言重重点了点头,他清楚张做舟担任总指挥之后大概率不会在上战场亲自指挥了,他需要留在长春应付各方势力,还有组织管理后勤及处理吉林政务。
  两位副总指挥刑文清要留在哈尔滨,防止日军从朝鲜方向偷袭,丁卫则是要指挥南面永吉方向的进攻,西南面也就是正面战场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就是张廷言。

  而正面战场的成败事关整个战役的成败,所以张做舟才会说出吉林抗日事业重担落在张廷言肩上的话,张廷言也清楚这点,所以这次战役他将全力以赴。
  傍晚七点左右,张廷言带领警卫营也就是原辎重营和25旅672团开始登车,之所以选择晚上登车就是为了防止日军侦查和轰炸。
  赵中锴、杨墨文、史文真三人来火车站送别张廷言,“中锴,征兵重任我就托付给你了,后面我会向总指挥建议,再给你加派人手,负责训练新兵,我们不能让刚放下书本的学生和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就直接上战场”张廷言嘱咐道。
  “放心吧廷言,我这里会把好招兵的这一关,有任何不良嗜好的统统一律不要”赵中锴说道。

  张廷言点了点头,又对史文真说道:“史记者,对于你们记者去前线采访我是支持的,希望你们能把我们前线战事的惨烈和战士们英勇事迹告诉全国人民,激励更多人投身抗战事业,仅仅依靠我们东北一地是赶不走日本人的”。
  “张长官我这边安排完就直接去找你,住在你们军中,当你们的随军记者,把你们的战况报道出去”史文真一脸坚毅的说道。
  张廷言转过来看着杨墨文的时候,赵中锴和史文真很有默契的走开了。
  “你答应我,一定要安全的回来”杨墨文轻声说道。

  “放心吧,打死我的子丨弹丨还没有造出来”张廷言突然想到这句装逼十足的话,就脱口而出。
  “噗嗤”杨墨文听到这话顿时笑了出来。
  张廷言只好尴尬的挠了挠头,“史记者说他会上前线,他是打算怎么安排你?”张廷言赶忙问道。
  杨墨文撩了一下被夜风吹乱的发丝说道:“史记者说记者这样一小部分是教,大部分还得靠自己实践,我想我会和他一起去前线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