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脊梁》
第2节

作者: 春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着走进自己房内,并关上房门,只留赵中锴王虎二人面面相觑,赵中锴只好拉着王虎去仔细问问张廷言坠马的具体情况。

  张廷言关上房门后,坐在桌前,拿起桌上的纸笔,开始整理思路,这也是他后世的思考问题时的一个习惯。
  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军队的纸面实力是要远大于关东军和日军在东北的实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不抵抗思想的影响,以及事变当时东北军群龙无首,无人出来组织领导抵抗,常凯申的国民党政府不想同日军开战。导致东北近二十余万驻军,几乎没组织有力的抵抗。
  而此时的关东军仅第二师团主力在东北,其余的皆为守备队、侨民武装,武器装备与东北军相当,但战斗力强于东北军,整个事变投入作战的部队大约有一万五千余人。事变时的日本参谋部和日本内阁事变前并不知道关东军的策划,直到事变发生后关东军才向参谋部和日本内阁报告。
  事变由关东军参谋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土肥圆贤二、河本大作等人策划,但是计划是得到关东军司令本庄繁默许和日本军部支持的。事变发生后日本内阁和外相反对向东北增兵,只有陆军部一直坚持增兵,驻朝日军在没有得到参谋部调令的情况下,派出一个旅团跨过鸭绿江参战,日军以下克上的风气也由此蔓延。
  张廷言摊开桌上的地图,仔细看后发现这一世的东北军吉林驻军分布,与上一世九一八事变前有所不同,要比上一世人数多许多,兵力更集中。
  张廷言从地图上看到,南岭有张作舟的25旅670团,炮兵第10团和自己的辎重营。

  长春有张作舟25旅671团、672团,还有即将调防永吉的冯占海团,通伊驻有李桂林的23旅,双阳驻有骑兵第4旅第50团,农安驻有骑兵第4旅第49、51两个团。
  整个长春附近东北军总兵力3万余人,而日军仅一个联队和一个独立守备队,人数不超过4000人,只要谋划得当,这仗优势在我,三万对4000,而且还是己方重武器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仗怎么输。
  张廷言起身让自己的内心稍微平复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东北军兵力虽多但人心不齐,况且还需要详细的作战计划,安排好各支部队的进攻任务,不然一打起来,那就全乱了套。
  张廷言盯着地图上的部队位置,如果战端一开,我方可以集中张作舟25旅,冯占海卫队团,第10炮兵团,围歼前来攻击长春和南岭的日军。而后通伊李桂林的23旅突袭公主岭,歼灭公主岭日军并占领此处,切断长春日军后路,阻击日军增援。骑兵第50团分成小股部队沿途破坏铁路迟滞日军增援。
  不过目前这个计划还太简陋必须要加以完善细化,而且说服各支部队按计划布置更难,首先要说服的就是自己的副手赵中锴。张廷言对门外喊道;“虎子,去把赵营长叫来,我有事与他相商”。
  “是”门外王虎应道。
  片刻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便听见赵中锴在门外敲门喊道:“廷言,你找我”。
  张廷言将门打开,待赵中锴进门后又重新关上。
  赵中锴一眼便望见了张廷言桌上的地图,笑着说道:“廷言你这一回来就看起了地图,也不休息会儿,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啊”。
  张廷言面色凝重的望着赵中锴说道:“中锴,我此次在返回长春的途中探听到一个重要的秘密,日本人要对我们动手了,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明天”。
  赵中锴听到这消息简直不敢想象自己的耳朵,他怕自己听错了,赶忙又问了一遍:“廷言,你这消息准确吗,消息从何而来?”
  “消息准确,我认识一位日本军官告诉我的,他加入了日本的进步组织,对日本侵华十分反感,在我回来的路上他在沈阳联系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不过他也只知道个大概,具体兵力布置他也并不清楚”。张廷言答道。
  赵中锴听到这里也是将信将疑,赶忙问道:“廷言这事你有没有告诉辅帅和少帅”。
  “都还没告诉,时间上也来不及,我也就只告诉了你一个人,中锴如果日军果真进攻你打算怎么办?”张廷言问道。
  张廷言没告诉赵中锴的是,他怕将这一消息告诉东北军高层后,东北军高层阻挠自己抗击日军,在整个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的下层军官反而比东北军高层更有勇气抗击日军。而张廷言就要组织团结这些敢战之士共同抗击日军。
  赵中锴闻言叹气一声道:“只能听上峰命令了,我们总不能违令开火吧”。
  张廷言振声道:“中锴,你我都清楚,东北军从上到下都被要求对日保持克制,听上峰,哼,恐怕到时候我们一枪不放,把东北拱手让给日本人”。
  赵中锴听出张廷言语气中的愤懑,赶忙劝说道:“廷言,你太悲观了,尽管少帅带了十几万军队入关,但是驻守关内的东北军并不少,算上丨警丨察和警备队,也有近二十万人,日军不可能这么容易攻下东北,再者还有南京国民政府,他们肯定会出面调解的”。
  张廷言知道赵中锴所言就是当前大部分东北军军官所认为的,但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把所有抱有这个想法的人的脸全都打肿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东北全部沦陷,东北军甚至都没有组织起几次像样的抵抗。
  张廷言只能耐心解释道:“中锴如果日军真的进攻我们,我们要抛弃幻想,不要指望南京国民政府那帮人,他们只会盯着他们自己的盘子,不会管我们东北军的死活,我们只有抵抗这一条路”。

  赵中锴面带为难的问道:“廷言,问题是我们这里抵抗,万一上峰不认可或者要我们撤军怎么办?”
  张廷言咬牙说道:“只要战端一开,除非日军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否则我将抵抗到底,谁的命令也不好使”。
  赵中锴被张廷言的气势所感染也说道:“廷言,平时没看出来,真想不到你也是如此家国豪情的人,如果真有那一天,我这个当哥哥的,不会拉在你后头”。
  张廷言知道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又将遭受十四年的苦难,不禁叹言:“中锴,我倒更希望我们能早点打赢这场战争,让老百姓少受点苦”。
  赵中锴闻言也叹到:“是啊,从古至今,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但愿我们早日能驱逐这些列强”。
  张廷言已经从情绪中缓了过来,边指向桌上地图边说道:“中锴你来看看,我有一点想法我们来琢磨琢磨,你看可行吗?”
  赵中锴走到桌前望着地图上各支队伍的标记,笑着说道:“廷言看来你已经有想法了,我可是洗耳恭听”。
  张廷言赶忙摆手说道:“只是有一些想法,还需要再谋划谋划”。
  张廷言拿起铅笔开口说道:“中锴你看,从地图上看日军想要拿下长春,需要沿沈阳开原一线的铁路北上,以一部兵力占领或者阻击南岭我辎重营、670团、炮十团,主力可全力进攻长春”。
  赵中锴点点头同意道:“确实如此,如果日军不分兵阻击,那么我军将可前后夹击,廷言你既然已经猜出日军进攻方向,那我们如何应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