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南明历史小说——南明耻》
第48节

作者: 六镇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04-01 22:07:24
  第六十八章 柳家正枝
  吴梅村听了柳振民这番感叹,不禁点了点头,忽又想起柳二家里勋臣旁支的出身,于是问道:
  “对了,你那堂伯堂哥(柳祚昌和柳绍宗),不是派到南京这里的勋臣吗?他们就没给你透点儿消息?”

  提起这俩人,柳振民忍不住发出了冷笑:
  “你说的没错,我是应该跟他们打听打听,你是不知道,我这二位亲戚,当真是见风使舵的好手,若论起这看风向的本事来,怕是要比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还要强上几分。那天我刚上钱世伯的船时,他俩还对我态度敷衍,结果酒宴中间,看到钱世伯各种抬举我,等到我要下船的时候,嚯,他们二位对我变得那叫一个亲热!一个拉着我说早就看出来我要有出息,一个更让我以后多上门儿串串,还把《增广贤文》都拿出来说事儿了,当真是‘前倨后恭’!”

  柳二刚自比完苏秦,又觉得不妥,于是更正道:
  “不,‘恭’是谈不上的,人家正枝嫡系的,哪里需要对我恭敬?顶多也就是个‘前疏后亲’罢!”
  柳二之所以会言辞如此激烈,是因为他和这两位亲戚素有积怨:话说这位柳祚昌本是柳振民的远房大堂伯,不过说是堂伯,其实血缘已经颇为疏远了,以至于两边的祧字(又叫行辈字派,也就是以前家族里为了区分辈分,同一辈人名字里统一用的一个字,就比如后来康熙的儿子们胤禛、胤礽、胤禩的那个“胤”)都已经不一样了,就比如柳祚昌叫祚昌,而柳振民他爹就叫树生;又比如柳祚昌的儿子,也就是柳振民的堂哥,名叫柳绍宗,而柳振民他们哥儿俩一个叫兴民,一个叫振民,光看名字已经完全看不出是一辈儿的了。

  本来两家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之前两代也不常走动,但自从柳振民他爹中了文进士后,柳家本家就好像突然想起了自己还有这么户亲戚似的,书信往来就多了起来;再等到十几年后柳振民他哥柳兴民中了武进士,两家的关系就更亲密了,柳祚昌甚至还出面帮着说下了柳兴民和忻城伯赵家小姐的亲事,从此两边的关系就变得更加亲密了。
  特别是当得知柳振民又高中了进士之后,这位祚昌堂伯第一时间便发来贺函,对这位二堂侄表示了高度赞赏,并不失时机地提出两边应该借此机会“统一谱系”,“校正祧字”,也就是让柳振民他们家按老柳家正枝儿的取名排序重新命名,即柳振民他爹柳树生改名柳祚生,而柳振民和他哥柳兴民分别改名柳绍振和柳绍兴。
  叫了几十年的名字,改名儿当然是不想改的,但正枝儿提出要统一谱系,就如同举着“认祖归宗”的大旗要你就范一样,既正大光明,又占据大义,因此绝不能直着顶回去,必须得想点儿别的说辞。
  —

  作者有话说:
  看到这里就知道,之前写钱谦益游船上酒宴的章节也进行了大增补。
  然后永乐名将/中国第一个炮兵司令柳升这事儿其实还挺意外的,因为突然间就给柳振民发现了这么个先祖,而且专业还正好对上了,算不算天意呢?
  对,柳二以后在南明抗清史中的一个重要身份就是枪炮专家的角色,从东打到西,从西打到东,有枪炮的场合就会有他的角色。
  日期:2022-04-01 22:14:47

  第六十九章 答祧字书
  就在柳振民和他爹为这个说辞犯愁之际,大哥柳兴民正好从辽西回家探亲了,一进门便听说南京来人让他改名“绍兴”,顿时勃然大怒,忘了来信的正是他的媒人,直接一拳砸在了正厅的桌子上,几乎把桌子砸了个粉碎:
  “什么?柳绍兴?XXXX,老子…(突然听到父亲柳树生微微咳嗽了一声)…孩儿我从小生在北京,长在北京,论老家也是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的(明代安徽和江苏在一起组成了南直隶),如今更是顶天立地的关外戍边战将,怎么突然就变成什么绍兴人了?再说了,如今咱们家一门三进士,正是凭咱自己的本事光的宗耀的祖,这才算是真正的柳氏子孙!而他们南京那边的,屁事儿不会,只能吃祖上老本儿,才能勉强袭个侯爵伯爵,就这也配让咱们改名儿?我看他们应该改到咱们这边儿才对!甭跟他废话,老二,你立刻找纸笔来,就照我说的,给‘树昌伯父’回信!”

  如果祚昌大伯能改名叫树昌,倒是也不错,但柳振民他爹显然不能让儿子这么不假辞色地给本家顶回去。不过他们一合计,觉得拿大儿子不能改名儿这事儿当理由还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柳树生便对二儿子做了一番交代,柳兴民也对弟弟做了几句补充。
  柳振民权衡了父兄的意思后,反正还是拿大哥兴民做借口,略一沉吟,便挟着刚中皇榜的八股文气,挥毫泼墨,奋笔疾书起来:
  “祚昌伯父钧鉴:前得伯父书信,贺侄得中皇榜,侄父甚喜,侄兄亦然,故特命侄回信答礼。
  信中所言,知伯安好,堂兄亦然,心甚安慰,虽南北千里而相隔,犹望不日能相见,快慰亲思之绵情,以成阖家之融乐。
  然至于更换祧字一事,伯父素知,侄兄兴民,戍守边城,久在辽西,声闻东虏(清军),敌酋曾见面而胆寒,满兵常闻名而色变,堪称辽镇一勇将也,此事颇耀门楣,谅亦伯父亦知。
  伯父前信,言‘当统一谱系’,又言‘当校正祧字’,此皆家门正论,振民及父兄亦深以为然。然则,理虽为千古之正论,事亦有一时之权变,正所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侄兄既身在军中,威名日久,今如贸然改换祧字,则不免有易名避敌,畏首畏尾之嫌,更使虏有轻我之意,甚或沮丧士气,亦未可知也。
  夫士气者,军威之所在,胜败之根源,兵法之要义者,可鼓而不可泄,岂可轻动而致不可测之事,甚或贻误军国之大事乎?故,事关国事,不宜他虑,公而忘私,何况祧字?思伯父之前言,实万难而从命,仅在此而复信,惟伯父其钧鉴,钧鉴。
  侄振民顿首复函。”

  (白话:堂伯您说的改名这事儿很有道理,都是一家人,统一行辈也很应该吗!但是,我哥一直在抗清前线,功勋卓著,威震敌胆,名声都传出去了,怎么能随便改呢?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没事儿藏头露尾,那是鼠辈所为,所以这名儿绝不能改!)
  柳振民洋洋洒洒写下了这封三百余字的答复,并且特意将其命名为了《答正祧字书》,自己还存档了一份,想着如果自己将来功成名就了,这封信在百年后未必不能入选《大明文选》;就算到时大明没亡,那也能进个《崇祯年间文集》。
  但不管以后怎样,反正这封信寄出去之后,祚昌大伯是…
  没回。
  不过此时正是柳振民他们家如日中天的时候,所以大伯虽然没回信,但不影响两家的关系继续升温,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两个柳家的亲密关系终于也有转淡的一天,转折点就在柳二因为得罪皇帝被踢到南京的那一日:
  就从那一日起,柳振民的仕途被崇祯先帝打了一个大大的封条,而大堂伯和大堂哥也难掩对这个不争气的亲戚的失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他的看不起也变得愈发坦白,以至于到了后来,竟根本不屑避讳这位二侄子了,以至把这种不屑直接清楚地挂到了脸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