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时代》
第39节

作者: 寒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次没有军校学员在大礼堂和食堂来回跑动,这两个场地里都在播报同样的演习。
  “最后这场,演习场景挺公平么。”学员们有着共同的看法。
  分布着不多土丘的平原地区,双方的对攻战。没有胜败设定,彻底击败对方的完胜。如果战斗结束时没有完胜,就要靠各种战损来决定胜负。

  场景虽然平淡,却是极为公平。只要自己不出问题,很少有人能打出完胜。
  等双方互相侦查的结果出来,学员们有些激动起来。竟然是配置一个骑兵连的演习队伍打进了决赛。上一场他们抽中了山地战,骑兵完全没有发挥空间。所以打到最后也没轮到骑兵出战。学员们并不知道是谁获得了胜利。
  对于大前天那场激战,学员们记忆犹新。就是这支拥有骑兵的队伍奋力一搏,对拥有五个步兵营的对手发动了拼死一战。经过计算室长时间计算,最终判定五个步兵营的那组因为战损过高而失败。
  那次也是平原地区,骑兵在这里作战是有加成的。
  果然,骑兵们从一开始就拥有了优势,完全掌握了情报。
  陈韶看着已经搜集到的情报,问杨四海:“四海,有没有在骑兵完全具备情报优势下的战例。”
  杨四海老僧入定般闭着眼回忆,过了好一阵后答道:“很多。能赢的少数靠运气,大多数就是利用情报差,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情报差么……”陈韶觉得好像抓住了点要点,却感觉还不够。
  “杨学长,怎么制造情报差?”胡大多问道。

  胡大多眉头微皱,“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敌人只要错误认知我们的力量,低估了我们,就是情报差……”
  “若是他们不低估我们……”
  “……之一。”
  胡大多和杨四海两人的话交叉了,听得其他几人有点懵。
  胡大多赶紧道歉,“对不起,请杨学长先说完。”
  杨四海继续说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不管是敌人高看咱们,还是小看咱们。都是情报差。”
  等杨四海说完,胡大多不解的问道:“就这一仗,怎么出奇制胜?”
  面对如此犀利的问题,杨四海神色淡定,指向陈韶,“问司令。”
  众人的目光随即转向了陈韶这边。
  大家都是军校生,陈韶知道《孙子兵法》早就被大伙背的烂熟。不光自己小组的人背的烂熟,对战的小组同样烂熟于胸。
  这时候,就如南宋岳飞对宗泽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陈韶想了想,就对马永亮命道:“算一下我们双方的火力数据。”
  “算过了。”马永亮不假思索的答道。起身去整理完毕的文件处,轻松抽出三张纸。
  大家围过去看。第一张上列清楚了预算以及各个兵种价格。第二张上是根据进入小教学楼之前搜集到的情报,对已知的敌人部队编制计算出来的火力配置。
  第三张上就是根据敌人火力配置计算出来的各种数据。
  就在大家围着观看的时候,马永亮又放了另一张纸到第三张旁边。
  必须得说,马永亮做出的演算纸布局真好。所有数据顺序全部对应,最新一张纸上乃是陈韶小组的火力编制。
  对照一看,陈韶已经有了想法。他问雷军和张文亮,“你们觉得我们分兵夹击的话,对手会倾全力进攻哪一队?”
  “人多的。”雷军答道。
  “人少的。”张文亮答道。
  陈韶没理会这截然相反的回答,转而问张文亮,“守住炮兵,一个营够么?”
  张文亮皱起了眉头,冷静的反问:“你要用炮兵当诱饵?”
  “这是以正合。既然对方已经掌握了情报优势,我们就承认对方的优势,在他们的优势下堂堂正正和他们作战。如果炮兵被他们打掉了,我们就完了。所以炮兵不是诱饵,我不是问你么,你觉得多少部队能守住。”

  张文亮还没说话,胡大多开口答道:“我亲自指挥,一个营能行。”
  陈韶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雷军赶紧说道:“若是我的话,我就不会攻击炮兵所在那队。没有了炮兵,他们全军压上,三个营打我们两个营,优势在他们。”
  从陈韶提出分兵的时候,马文亮已经刷刷点点的计算着。此时他抬起头,举起手中的草稿纸,“我算完了,我们分兵之后火力数据。”

  说着,又举起了另外一张纸,“这是我计算的他们的火力。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白天过去,傍晚来临。晚上六点左右,最后一场演习结束。看着结果,宋岚中将叹了口气,自己看中的所有学员都落败。最终胜利者是陈韶小组。
  刚结束的最后一战,宋岚中将给陈韶很高的评价。看似鲁莽的分兵作战恰恰是最优的纸面选择。
  分成两队的陈韶部队中,一队没炮兵,一队兵力少。貌似都是可以击破的目标。
  陈韶的对手却明显有些急躁,失去了冷静的判断。他们选择去攻击陈韶两个营的步兵。这个选择与之前果断进攻人数优势的对手相比,完全没了之前的灵气。
  陈韶迅速挖掘野战阵地,靠了大量自动武器抵抗。等对手发现兵力消耗远超想象之时,局面就已经大劣。
  然而这是纸面作战,遵循的是冷酷的数字计算。大劣势下想翻盘,几乎是不可能的。
  陈韶本就是用堂堂正正的交战手段。以正合,当数字上完全占优的时候,就没有失败的可能。
  从家门外的窗户看进去,屋里面人头攒动。进了门,附近的人纷纷看过来。凭直觉,陈韶觉得这些人应该都是学者圈里的人物。每个人看上去都很沉稳,不少人举手投足间都有些矜持。
  便是看过来的人们也没有露出精通场面的热情。要是宋叔叔这样的商业人士,大概早就上来热情与陈韶交谈。
  母亲从人群中走出,领着陈韶穿过人群直奔书房。道路上的人都移开位置,让母子两人轻松穿过人群。
  进了书房,母亲问道:“第几名?”
  “第一名。”

  “为啥这么不高兴?”母亲有些不解。
  “被教官训了。”陈韶很失落。
  “给人当差就是如此。上头又不是你爹娘,不会在意你的心情。他们要的是服从,要的是一声令下你就给他们舍生忘死的玩命。”
  母亲说着,就坐到椅子上。对面的椅子明显是给陈韶坐的。

  “娘说的是。”陈韶明白过来,却有些意难平,气鼓鼓的坐下。
  母亲轻笑一声,“呵呵。不用在意。他们不是故意刁难你一个人,他们对谁都这样。要是他们在意你,只怕就不这么对你了。”
  “那会怎么做?”
  “先捧着你,等到你得意忘形,他们就等着你在大人物面前露丑。收拾人都会如此。”

  回家带来的那点轻松顷刻就化为乌有,陈韶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以及强烈的反感。
  “怎么?不想在军队干下去?”母亲语气十分轻松。
  “……不。我会小心。”陈韶应道。
  见母亲好像还想再说下去,陈韶立刻打断:“娘,外面这些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