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国》
第35节

作者: 西风教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曹丕具体得了什么病,又从什么时候开始得的,不太清楚。总之,他费尽心机得来的皇位只坐了七年。那么,曹丕死后,曹魏的政治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下节再聊。
  日期:2022-03-16 06:46:47
  第一百二十四节 新格局
  上一节我们聊到,曹丕具体得了什么病,又从什么时候开始得的,不太清楚。总之,他费尽心机得来的皇位只坐了七年。那么,曹丕死后,曹魏的政治格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曹丕的继承人叫曹叡。曹叡的生母是曹丕的结发妻子甄氏。甄氏本来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子,后来曹操攻陷了邺城,甄氏作为战利品被曹丕收入囊中。一开始两个人还很恩爱,曹丕称帝后,宠妃越来越多,加之甄氏比曹丕大五岁,也慢慢显露色衰之相,曹丕便开始冷落甄氏。甄氏自然有些怨言,曹丕大怒,赐死了甄氏。甄氏死的时候很惨——被发覆面,以糠塞口。用头发遮住脸,是让她在地下也无脸见人;米糠是给牲口吃的,口中塞满米糠是希望她下辈子做牲口。人之恶毒,竟至于此!传说,曹植还曾与甄氏产生过暧昧,还为她写过一篇《感甄赋》,后来改名《洛神赋》。但这只是传说,曹植比甄氏小十岁,这叔嫂二人在曹丕眼皮子低下搞小动作的可能性不高。据考证,《感甄赋》是小说《感甄记》的讹传,与《洛神赋》并无关系。因为甄氏的缘故,曹叡身为长子却一直没有被立为太子。曹丕在病亡前几天,才最终决定立二十三岁的曹叡为皇太子。如果曹丕能再活个二三十年,那很有可能轮不到曹叡继位。临死前,曹丕还任命了四位辅政大臣——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大将军”我们之前说过,是军方的一号人物,是八个名号将军之首,到汉末之时更是成为了群臣之首。后来随着战争的频繁,八个名号将军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又将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共计十六个杂号将军提升为名号将军。可能是二十四个名号将军也不太够用,于是这个“XX大将军”作为名号将军应运而生。编辑名字+大将军=名号将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地位在四方、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之上。辅政四臣中,曹真和曹休我们都介绍过,这里介绍一下陈群和司马懿。陈群出身士族,刘备做豫州刺史的时候将其辟除为别驾。刘备失败后,陈群归属了吕布。吕布失败后,陈群又归属了曹操。魏宫夺嫡时,陈群站队曹丕,曹丕也把陈群当成嫡系。曹丕的嫡系还有同样士族出身的司马懿。司马懿的父亲叫司马防,当年正是司马防推荐曹操做的洛阳北部尉。后来曹操做了魏王,现把司马防召到邺城,并打趣道:你看孤现在还能去做一个县尉吗?司马防回答:当初举荐大王做县尉正适合。曹操听后哈哈大笑。司马防有八个儿子:长子司马朗,字伯达。次子司马懿,字仲达。三子司马孚,字叔达。四子司马馗(kuí),字季达。五子司马恂(xún),字显达。六子司马进,字惠达。七子司马通,字雅达。八子司马敏,字幼达。司马防的八个儿子并称“司马八达”,从表面上看,长子司马朗(死于公元217年曹操三征濡须时的那场瘟疫)最出色,因为他自幼见识超群、品行端正,然而名士崔琰却对司马朗说,你弟弟司马懿聪明果断,才智超凡,是你所不能及的。荀彧向曹操推荐了司马懿。据《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瞧不起庶族出身的曹操,不愿屈节曹氏,因此自称中风不就征辟。曹操感觉不对劲,就派人夜里刺探虚实,司马懿躺得溜直,一动不动,这才逃过一节。七年之后,曹操当了丞相,估计司马懿的病再严重也该养好了,便再次征辟司马懿,并且下令,司马懿要是还不来就抓起来。司马懿怂了,只好答应。这一年,司马懿三十岁。关于司马懿的出仕,也有不同说法。据《北堂书钞·卷113》引《魏略》记载,最初想招揽司马懿的人其实是曹洪,然而司马懿有大志,哪里愿意跟着曹洪干,就自称腿脚不好。后来曹操征辟司马懿,司马懿立即扔掉拐杖,前来应命。这个说法可信度不高,司马懿是一个很低调很懂人情世故的人,他这么做岂不是彻底把曹洪得罪了?司马懿完全没必要给自己树敌,敌人还是曹操的本家。司马懿先后被曹操任命为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主簿,后来又做了太子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其实曹操不太待见司马懿,因为这个人有“狼顾之相”。所谓“狼顾之相”,就是狼和狗可以双肩不动180°回头。正常人当然不可能转这么大角度,除非不计后果,但确实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接近甚至达到180°。“狼顾之相”被古人认为是狼心狗肺阴险狡诈的表现,司马懿因“狼顾之相”受到曹操的猜忌,但好在他勤勤恳恳地为曹操工作,又没什么过失,所以曹操也没把他怎么样,他甚至还成为了曹丕的亲信,在夺嫡之战之中多次为曹丕出“奇策”。曹丕非常器重司马懿,称帝后更是对其大加封赏。曹丕出征,就让司马懿留守后方。也就是说,司马懿之于曹丕,相当于荀彧之于曹操,诸葛亮之于刘备。司马懿有一个绰号——冢虎。这个绰号不见于任何史料,应当是出自宋、元以来的评书板画。可能是因为司马懿后来成了诸葛亮的宿敌,诸葛亮有“卧龙”之称,所以古代网友也帮司马懿取了一个,如此一来,二人的敌对便是“虎啸龙吟”了。

  曹丕死后,司马懿得到了新帝曹叡的进一步重用。那么,曹叡为什么重用司马懿?司马懿的表现又如何呢?
  下节再聊。
  日期:2022-03-17 06:36:41
  第一百二十五节初露锋芒
  上一节我们聊到,曹丕死后,司马懿得到了新帝曹叡的进一步重用。那么,曹叡为什么重用司马懿?司马懿的表现又如何呢?
  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七月,也就曹叡即位仅仅两个月之后,孙权就出兵北伐曹魏,目标有两个:第一个是庐江郡。庐江郡长期被曹、孙各占一半,因此魏国和吴国各有一个庐江郡。孙权派部将审德屯兵于吴国庐江郡的皖县,窥伺合肥。曹魏扬州战区总司令曹休先下手为强,直接南下攻破皖城,斩杀了审德。第二个是襄阳郡(从南郡中分出来的一个郡)。孙权率大军从江夏郡的武昌县出发,沿长江逆流而上进入汉水直奔襄阳。江夏郡同庐江郡一样,一分为二,曹、孙各占一半,两国各有一个江夏郡。曹魏在汉水边有一座重镇——石阳。孙权亲自包围了江夏郡的石阳县,同时命诸葛瑾和张霸继续沿汉水北上攻打襄阳。这是当年关羽梦寐以求的地方,如今孙权打算帮关羽完成这个遗愿。曹叡一方面命抚军大将军司马懿镇守襄阳郡,一方面命治书侍御史(掌管疑狱的审理)荀禹慰劳江夏郡。司马懿成功击败了诸葛瑾,并斩杀了张霸。荀禹至江夏,沿途征发所经县的县兵及所带步兵和骑兵共一千多人登山举火,孙权以为魏国援兵已到,便撤兵了。一年后,司马懿被曹叡委以荆州战区总司令的重任。曹叡重用司马懿的原因无非两点:第一,司马懿是曹丕指定的辅政大臣;第二,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已经得到实战检验。但曹叡事实上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说。诸葛亮从南中回成都一年多以后,就着手北伐曹魏。毕竟现在人心思汉,政治上还有点优势。再过个几十年,大家早把汉朝忘了,谁还理你兴复汉室那一套?另外,一旦人民过上安生日子,谁还愿意打仗?就如当年张良劝说刘邦一定要追击项羽的原因一样,“民志既定,则难动也”。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请求北伐,随后诸葛亮率大军北驻汉中郡,但他并没有立即北伐,而是忙于训练士兵和囤积粮草。当时,大量军粮要从城都转运而来,路途险远,运输困难。诸葛亮将这一艰苦的工作交给其从哥哥诸葛瑾那里过继来的养子诸葛乔。诸葛亮贵为丞相,却无特权思想,以身作则激励将士实属难得。诸葛乔次年病逝,年仅二十五岁,死因史无记载,可能是累死的。诸葛乔的死并没让诸葛亮意志消沉,他仍旧在寻找机会。诸葛亮敏锐地发现,在曹魏帝国庞大的版图上,有一块是松动的,这块松动的地方叫新城郡,它的管理者叫孟达。当初刘封、孟达不救关羽,关羽败亡之后,孟达知道自己闯祸了,加上刘封作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常常欺负自己。孟达索性带着自己的军队投靠了曹魏。曹丕见了孟达后非常喜欢,又让夏侯尚和徐晃带兵与孟达一起攻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孟达劝降刘封无果后,武力赶走了刘封。最终的结果是刘备处死了刘封,而曹丕将三郡合并为新城郡,并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事实上,曹魏上下大多反感孟达,觉得他不是什么好鸟,一而再地背叛主上。相信孟达的只有三个人——曹丕、桓阶、夏侯尚。桓阶出身士族,曾被长沙太守孙坚举为孝廉。孙坚战死后,桓阶为报恩,冒死向刘表要回了孙坚的尸体。后来又说服张羡起兵反刘表,投曹操。曹操平定荆州后,桓阶自然被重点提拔。曹丕、曹植夺嫡之时,桓阶旗帜鲜明地站在曹丕一边,曹丕称帝后,桓阶又是被重点提拔。桓阶病重时,曹丕亲自来探望,说:我打算以后托孤给你,挺住!最后桓阶还是没挺住,先曹丕而去。诸葛亮驻军汉中郡的时候,桓阶、夏侯尚、曹丕相继去世,陈群接替桓阶做了尚书令,司马懿接替夏侯尚做了荆州战区的总司令。陈群、司马懿都是反感孟达的,孟达感觉到了恐惧,而诸葛亮感觉到了机会。诸葛亮写给孟达,希望孟达能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孟达也答应了。孟达的新城郡属于曹魏的荆州体系。司马懿接到消息后,在未得到朝廷指示的情况下就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去讨伐孟达。孟达以为司马懿会走正常流程先向皇帝报告再出兵,至少一个月才会来,结果司马懿八日到达城下,八路强攻,十六日破城,孟达被斩杀,传首京师。据《晋书·宣帝纪》记载,是诸葛亮故意泄露了这一消息,目的是坚定孟达叛魏归蜀的决心。这一说法并不靠谱,拔苗助长不是诸葛亮的风格,小心谨慎才是。但不管怎么说,司马懿这一仗打得确实漂亮,体现了其用兵坚毅、果断的特点。在这一次与诸葛亮的间接交手中,胜者无疑是司马懿。司马懿在来荆州上任之前一直从事文职工作,从未带兵打过仗,但他斩张霸、擒孟达,用兵果决得如同久经沙场的老将一般,实在令人惊奇。只能说,天赋这种东西很奇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