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血案》
第9节

作者: 一剑三联
收藏本书TXT下载
  雷江人一直提心吊胆的战火终于落到他们头上了!

  整整一天!老龙头方向的枪炮声如同爆豆般没停止过。雷江人的心也就没有平静过,尤其是方夫人,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茶饭不思,一直为前方的方天觉担心。瑞蕙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劝说,只是吩咐下人们不准议论前方战情,亲手做了桂花藕粉和莲子羹,默默陪着方夫人。
  天色暗了,远处的枪炮声也渐渐稀疏。傍晚时分,打更人敲着竹筒,四处喊到:“国军大捷!日军未越过老龙头半步!”报捷声让雷江人心里稍稍安慰些。但这一夜雷江人都基本未眠,担心着明天前方部队和自己的命运。
  夜半三更。县政府。
  雷江县长、参议长和财政局、建设局、社会局局长们还在会议室开会,商议着明天如何劳军、如何安抚雷江百姓,维持社会秩序。一名县自卫队队员持枪在县政府门口站岗。
  远去传来几声闷响。自卫队员立即警觉起来,突然,他发现黑暗中有一群人迅速向县政府逼近,尽管看不清楚,但对方身手矫健,训练有素,于是他拉动枪栓,推弹上膛,大声喝问:“什么人!站住!”
  对方没有回答。那个自卫队员端枪正待发出最后警告,但话未出口,只觉得自己身边一道黑影闪过,自己咽喉一凉,一紧,就完全失去意识了,在最后时刻,他扣响了枪机,履行了哨兵最后的职责。
  一声凄厉的枪声划破了雷江宁静的夜空!
  会议室开会的人听到枪声知道大事不好,纷纷拔出配枪,准备冲出去,但来不及了,刚到门口,就看到对面闪出几朵亮光,门口的人觉得腿上一阵酥麻,纷纷倒地。
  哨兵的枪声也惊动了县公丨安丨局,自卫队驻地。
  公丨安丨局长闻警立即带领自卫队员,正准备出门搜索,但刚出公丨安丨局大门,冲在最前面的几个自卫队员只发出短暂的“啊”的一声惨叫,就轰然倒地。听不见枪声,只看到对面的墙头有连续的闪光。公丨安丨局长是老兵出生,知道对方是使用了自动无声武器,这应该是鬼子的特攻队!他知道县自卫队这百八十人、几十只破枪不是这帮精锐鬼子的对手,立即命令火力掩护,关紧公丨安丨局大门,指挥队伍撤入公丨安丨局地道,趁着夜色,逃出北门,向后山逃逸。

  雷江就此沦陷~
  但雷江自卫队没有停止抵抗,退出雷江后,自卫队辗转找到了上级组织,被收编为第十一游击纵队雷江游击中队,以泊湖为根据地,继续从事抗日斗争,并取得了重大战果,最后,因叛徒出卖,在鬼子偷袭下全军覆没。
  血色清晨。初升太阳的都只露小半边脸,整个天边出现一种血腥的暗红色。
  当雷江再次醒来时,发现古镇一片死寂。没有了小贩的吆喝、没有了卖花女的叫卖,只有插着刺目的膏药旗的广播车里放着的李香兰妖声妖气的《何日君再来》,以及生硬的中国话公告:“大日本帝国军通告全体雷江居民,雷江已被英勇的大日本皇军占领,皇军是为日中亲善、东亚共荣而来,皇军命令:所有雷江居民必须放弃一切抵抗,否则,将被视为敌人,严厉惩处!新任皇军雷江警备队长官将在十点钟在雷江书院广场训话,每家每户全部参加,不许关门,一但发现有人不去广场,将以藐视皇军论处,格杀勿论!”

  夏日的太阳升起来了,骄阳似火。
  当雷江居民集体从各自住所慢慢吞吞来到雷江书院广场时,只见四周是一圈明晃晃的刺刀,会场中央挂着“雷江警备大队和宣抚班成立仪式”的横幅和硕大的日本旭日旗,血色的旗帜的烈日阳光照写下显得格外刺目。
  手摇留声机发出时断时续的“君之代”的乐曲。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亚洲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在场鬼子全部肃穆,跟着节奏唱着:“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砂砾成岩兮,遍生青苔;长治久安兮,国富民泰。”音乐低沉凝缓,如同中国的哀乐。
  1首先登台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留着八字胡、凶神恶煞般的鬼子高级军官,肩上黄底银星,从军衔看来,应该是陆军少将。鬼子军官拄着指挥刀,尽管他努力想挤出一点笑容,希望给下面惶惶不安的雷江居民显示出一丝亲和,但他那圆点般胡须下面大而黄的门牙,像蟋蟋蟀大牙那样向外龇着,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让人们感到更加的阴险恐怖。旁边的,是一位点头哈腰、戴着战斗帽的鬼子翻译官。

  鬼子军官露着大黄牙,哇啦哇啦说了很多,翻译也跟着说了很多。无非是大“东亚共荣”、“中日亲善”,用日本的先进文明改造中国落后面貌之类的冠冕堂皇的套话。

  日军每到一处,都会这么宣传,雷江也不例外。雷江百姓,只有在夏日烈日下,怀着惴惴之心,听着鬼子喋喋不休的饶舌。但只要稍有头脑的雷江百姓都知明白,在刺刀和枪口下,怎么可能会有“亲善”?武装到牙齿的豺狼和手无寸铁的绵羊,怎么可能在一起谈“共荣”?用炮火和丨炸丨弹等“先进文明”来打破安宁的生活,又怎么可能改造“落后面貌”?
  突然,翻译提高了声音:“山田攻将军说了,为加强雷江治安,决定成立雷江警备大队和宣抚班,由犬川次郎中佐担任雷江警备大队队长和雷江宣抚班班长。大家欢迎!”
  翻译拼命地鼓掌。下面人群中却了无回应之声。
  一个小个子鬼子满身戎装,迈着矫健的步伐上场,当他正面面对雷江居民时,只见他白白净净,脸庞圆润,看上去不超过30岁,表面看上去几分羞怯,甚至还没有当年日本人特有的大黄门牙,显得几分英俊,与刚才那位凶神恶煞的老鬼子形成鲜明对比。
  瑞蕙看到以后,不由自主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天呀,竟然是小泉子~”

  民国27年,腊月,大雪纷飞之际,小镇上游**着一个年轻的叫花子,说是南京人,叫全泉,小名“小泉子”。因全家都被鬼子杀害,一个人沿江乞讨,流落到此。看着这个年轻人饥寒交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瑞蕙心软,就收留他当了一名布店伙计。“小泉子”能写会算,待人接物谦和得体,很快就在伙计中就脱颖而出。瑞蕙见他聪明伶俐,就有意培养,让他跟着掌柜去收个账、进个货什么的。这个“小泉子”表现的非常勤快,事也办得很妥帖,深受掌柜赞许。甚至方夫人往前线给方团长捎带家书或生活用品,有时候都让“小泉子”代劳。正当全布庄的人都看好这个“小泉子”时,意外发生了。7月的一天,瑞蕙的独生女儿梅霞突然闯进了瑞蕙房间,向母亲哭诉 “小泉子”想要非礼她。在瑞蕙心里,梅霞就是她的全部,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小泉子”赶出布庄。

  当瑞蕙心情平静时,心地善良的她又为这个无家可归的“小泉子”担心起来,唯恐他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有什么不测,还暗暗嘱咐外出的掌柜留意,再见到“小泉子”还将他带回来,给他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始终不见他的踪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