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风云战沙场》
第44节

作者: 暗夜三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禅也陪着翠花一笑道:“翠花婶婶如此身材,玲珑有致,与被杀七人身材相当。

  前日在翠花楼前,我观七人之伤,伤口有自上而下之势。依翠花婶婶的身姿,定然无法做到。
  若要跃起,那楼板必然有限,也难与顺手。
  由此可见此人身高必然比这七人要高,你猜他会是谁呢?”
  王禅反问翠花,可翠花听王禅一说,心里已是一惊,脸色有变。
  她也没想到王禅推理能力如此之强,从杀人的手法反推疑犯,这才认定自己不是真正的杀手。
  至于杀手是谁,她当然心知肚明,只是有心维护,可心里毕竟也紧张。

  “我猜不出,我说是我,你不信,那你自然已有答案了,何须问我。”
  刚才翠花还十分温和,此时已变得有此焦燥。
  其实她并不知,王禅也是略施小计,他虽然心里有了猜测,可还是没有证据,也不能确认。
  可现在看翠花的表情,他已可以肯定了。
  “翠花婶婶,还要谢谢你刚才心里的变化,以及脸上的表情,让我可以确认,虽然你没有说出凶手是谁,但我已知道。”
  翠花一听,脸上一红,十分后悔。
  她更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童会出此攻心之计,想自己行走江湖也有二十年,却不想今天却栽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
  “真凶该是化蝶的父亲。
  那日他带化蝶出走,让大家知道,他已远离。
  而且正好我与赵伯就是目击证人,实际上他只是掩人耳目,让人不会怀疑于他。
  而他却并没有走,而是出而返回,应该是安顿好化蝶妹妹,再孤身返回。
  翠花楼有你作内应,要杀这七人,该是十分容易。
  杀人之后,你再纵火,如此一般,没有人会想到是他。
  翠花婶婶,你说我的推测对与不对?”
  王禅再次问翠花。
  翠花此次是不得不服,王禅的推测像是有目亲睹之一样,说得分毫不差。

  “你说得很对,事情大概就是这样,我们千算万算,却还是算不过一个孩童。”
  翠花说完长叹一声,脸色苍白,样子十分悲怯。
  王禅一笑,并不是得意之笑,反而是安慰之笑。
  “翠花婶,不用难过,我说过此案早就有了定论。

  既然大家都知道化蝶父亲已离开虎踞镇,我又如何会定他是杀人凶手呢?
  再说了,化蝶妹妹是我现在唯一的朋友,我自然不会伤害她的父母。”
  王禅说完,脸色如常,而翠花则更加疑惑的看着王禅。
  若是不拿真正的凶手,而已承认的凶手也不拿,那此案如何了结。
  赵伯此时心里也是十分矛盾,对王禅刚才所说也十分肯定。
  但有一点让他更回吃惊的是,王禅此时已懂得通过事情的周旋在收买人心。
  王禅有意放翠花还有化蝶的父亲,以及里正,这样也成全了李相国。
  因为此举可以向楚国朝中的费无极表示,李悝知道他与吴国通敌之事,也有证据可以把通敌的中间之人抓住,可却并没有这般做。
  反而是装作不知,如此费无极当然会领情。
  王禅若是放过翠花与化蝶父亲,同时也让两人对王禅心存感恩。
  日后相见,自然不会把王禅当敌人了,如此心计,纵是成年人也一时难与想到。
  可能想出的却是一个孩童。

  “翠花婶婶,此案既然由一个不是凶手的人做下,那么就是没有凶手。
  可你刚才也说过,我是楚国灵童,楚相国交与我来办理,自然有其考量,那本身就是儿戏之举。
  我若说此案本非杀人之案,而是走水,想来里正大人,不会不同意。
  至于那几个司衙的伙计,应该也不会多事。
  而张家与刘家还有王家,都不愿此事宣扬出去。
  所以说此案原本就是意外走水,跟里正大人说得一样,所以我刚才才说,早就有了定论。
  我只是周折了一圈而已,并无发现,只要我把此案写一个详情,承认自己只是儿戏,那全镇之人也会相信,此案自然不会有人追究。
  因为死者该都是翠花婶婶吴国之人,并非楚人。
  翠花婶婶,你觉得禅儿如此处理,是否可行?“
  王禅把自己的定论说出,让翠花也是目瞪口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赵爷爷,你觉得禅儿这样做,是否可行?”
  赵伯一听,也是一楞,接着道:“小公子,我跟小公子说过。
  你是主审此案之人,你该如何处置就连李相国都不会干涉,何况我只是你身边的老奴而已,你决定就好。”
  王禅一听,嘻嘻一笑道:“那还得有劳赵爷爷,你送翠花婶婶回司衙,把此案再交与里正,由他处置。

  另外烦赵爷爷去趟官驿,把刚才我的定论告诉李伯伯,也算是对此案的一个交待。”
  王禅说完,站起身来,伸个懒腰,像是完成一件大事一样,心里十分舒爽。
  翠花见状,也站起身来,向王禅深深一揖道:“小公子仁义,我翠花当铭记在心,他日小公子若到吴地,自当恭迎,若小公子有难我与夫君自当以命相助。”
  王禅一听,嘻笑着回头道:“翠花婶婶不必如此,化蝶妹妹是我的朋友,我答应于她六年后去找她,到时只要化蝶妹妹不要不理我就行了。”
  王禅说完,十分开心,再次蹦跳着向书屋走去。

  案子已结,心里了无挂念,是时候再想想第三个考验了。
  只留下赵伯与翠花难与置信的眼神,目送王禅离开。
  晚饭之时,王禅坐在王彩霞对面,一直不停的为王彩霞夹着菜,而赵伯却站在一边。
  “赵伯,你也来吃吧,你是赵府老人,平时我娘俩也都得仰仗于你。
  现在你又传教禅儿武技,若是站在一边,禅儿也不能尽食。
  况且于禅儿来讲,尊重师长,这是必懂之理,你该给他一个示范。”
  王彩霞知道王禅其实早就想让赵伯一起与他们娘俩一起用饭,可主仆有别,这是规矩。
  下人是不能与主人同桌吃饭的,特别是大富人家,对这些陈规十分在意。
  赵伯本并不愿坏了规矩,可王彩霞却把教人之礼说出。
  若赵伯依然不愿同桌,那就让王禅日后形成不尊重师长的习性,反而不好,心里也是十分矛盾。
  而王禅已顺应起身扶着赵伯入坐,赵伯才勉为其难,与家主二人同桌用饭。
  王禅脸上一笑,先为赵伯夹了些菜,又为王彩霞再次夹了些菜。
  王彩霞心里嘀咕,如此殷勤,必然还有事要求。
  “禅儿,你若有事,就直说,为何跟为娘得反而客气起来了。

  再说赵伯亦非外人,你如此做作,到显得生分了。”
  王禅听王彩霞说完,脸上一笑,凑近王彩霞道:“母亲,今日孩儿已查清翠花楼一案,并得李相国应允,所以高兴就给母亲多夹些菜。
  前两日若是母亲不允孩儿接此案子,孩儿也没有机会察此案子,所以母亲多吃些也是应该的。”
  王彩霞一笑道:“禅儿,既然此案已了,并得李相国认可,想来你处理得也是合情合理,娘自然为你高兴,你当也多吃一些,若还有其它事也一并提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