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厨子的往事》
第38节

作者: Ding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四十就感到孤单了,这要是到老了,六、七十岁的时候不更孤单?可是老邓不想要,生孩子是俩人的事,一个人也生不了,总不能跑大街上抓个男人就生吧。
  没孩子就没孩子吧,就这命了。
  今天老邓打电话说不回来吃饭,看来又得一个人独进晚餐了。一个人吃没意思,也不想做,省思着吃碗泡面对付一口得了,等老邓回来想吃的话给他下碗面条,还养胃。
  在她准备下泡面的时候小燕打电话说出去吃烤肉,想了想答应下来。她很少到饭店吃饭,觉着饭店的饭菜没有自己做的好吃实惠,另外还浪费钱。自从上次在关东人家吃过之后一直没去过饭店,都是在家做着吃。自己的工作是通过小燕找的,早就想请她和老冯吃一顿,既然他们找吃烤肉,正好是个机会,到那把单买了,算还个人情。
  于是把自己收拾一下,打扮打扮,六点一过就出了家门。
  王红来了之后在面点间包饺子。饺子就两样,都是蒸饺。一个是玉米面酸菜大馅,一个是猪肉芹菜。卖的不好不坏,碰上一天卖不少,碰上一天也就二十来份,一个人轻松忙过来。

  王红包饺子没事,对调馅不太熟悉,老谭把两种饺子馅的调配方法整理好给她,两天也就熟悉了。
  牛宏泰正在炼大油,练好的油梭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看到油梭子老谭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包的酸菜油梭子馅饺子,那滋味至今还在嘴边留着余香。
  跟牛宏泰说:“这都是板油炼的,闻着香,出油高,吃起来不太香,下回炼大油的时候开猪肥膘,用绞馅机绞完了再炼,炼完的油梭子给我。”
  牛宏泰问:“谭师傅,绞的时候是不是用粗篦子?”
  “对,用最粗的。”

  “炼完的油梭子干啥?”
  “干啥?给你包饺子吃。”老谭笑道。
  他想把玉米面酸菜大馅改成酸菜油梭子的,估计客人能喜欢。现在能吃到酸菜油梭子馅饺子的地方可不多,又香又不腻人,真正的农村风味,只有东北才有。尤其是三十五岁以上的人,对油梭子馅饺子有着特殊的记忆和感情,是一个时代的饺子回忆。
  但得是肥膘肉炼出来的油梭子才行,板油炼出来的太干,不香。
  “对呀谭师傅,油梭子馅饺子好吃,小时候吃我奶奶包的,老香了,就过年的时候能吃着,平常日子根本吃不着。”牛宏泰也想起小时候吃的酸菜油梭子馅饺子。
  老谭说:“平常日子也不杀猪,上哪吃去。”
  “现在这猪都是养殖的,炼出来的油梭子也不咋香。”
  “所以叫你买肥膘肉。”

  是呀,现在的猪肉确实不香,都是养殖的,快速出栏,吃的都是饲料。要想吃到好吃的猪肉得到农村,过年时杀的年猪,还能吃出过去的味道。
  马顺仁在做红烧肉,快好了,正在收汁。一锅红亮诱人的红烧肉咕嘟嘟的冒着小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瞅着就想吃。小伙子收完汁,关火,把红烧肉倒进准备好的不锈钢方盘里,然后马上用保鲜膜封好,用竹签子在保鲜膜上扎上小孔透气。
  老谭刚来的时候每天不管卖多少钱,都是十五斤的红烧肉,到晚上保证空。看着好像红烧肉卖得好,其实都叫大伙你一块我一块的偷着吃了。现在每天也是十五斤红烧肉,没人敢偷吃,到晚上也空,是真正卖空了。
  什么都在管理,管理跟上去效益自然就出来了。
  现在是饭口前紧张的忙碌中。
  灶台的风机声,火声,排风机的轰轰声,砧板的切菜声,员工的大声说话声,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使整个厨房处在一片噪杂之中。老谭习惯了这种大分贝的噪杂,在他的耳朵里感觉不到噪杂,反而像是在听交响乐——厨房生命交响曲。一旦安静下来来还有些不习惯。

  在厨房工作,要习惯噪杂和热。
  只要风机和排风一响,小声说话根本听不见,必须大声,有时候得喊。
  灶台火一打开,寒冷的冬天厨房也是炎热的三亚。忙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是汗水,穿不住棉衣。尤其是灶台上炒菜师傅,上身只是一件白色的工作服,下身顶多在工作裤里穿条线裤,再多就穿不住了。一出汗衣服把身子箍住,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夏天最遭罪,再好的厨房温度也在四十以上,灶台上更热,师傅身前的温度至少五十。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搭在脖子上的毛巾一个星期必须换一条,那股长时间的汗酸味超过七天洗都洗不掉。下身只能穿大裤头,一个饭口下来裤兜子里都是汗,小弟弟都跟着遭罪。

  老谭和普通员工一样,也是一件工作服一条工装裤,按理说他不用上灶台炒菜,不会那么热。其实他比谁都忙,事也多,一会儿就一身汗。尤其饭口走菜的时候,时刻注意每一道出品,不管凉菜还是热菜,主食还是炖菜,都要上心,发现不合格的立马拿回去重做,必须保证出品质量。
  还要时刻用对讲机和前台保持沟通,前台催菜他第一个知道,第一时间解决催菜问题。饭口时他一会儿在热菜那,一会儿到砧板那,一会儿又跑到凉菜间指挥战斗。忙的时候他砧板、荷台、厨师、凉菜、炖菜啥都干,哪忙上哪去,属于灵活机动的万能手。
  在厨房里总能听到他大声喊叫,有时焦急,有时愤怒,有时是土匪的叫骂。只要他的骂声一起整个厨房都安静,代表老谭急眼了,赶紧把活干好,干不好都没好果子吃。
  喊归喊骂归骂,只要一忙完啥事都没了,迅速恢复之前状态。他会慢慢走出厨房,到前面溜达溜达。看看大锅炖,瞅瞅豆腐坊,和做豆腐的大哥聊两句,跟卖炖菜的大姐唠会嗑儿。然后到鸡架鱼塘边跟老朱闲扯一会儿,问问卖了几只鸡几条鱼,多少斤大泥鳅。最后到粗加工间慰问一下两位大哥,到洗碗间看看洗碗大姐。
  厨房小弟摸透了他脾气,忙的时候被骂几句就骂几句,也不急眼,笑笑拉倒。等忙完之后看他慢悠悠的走出厨房,这帮小子就偷摸的溜到外面,抓紧时间抽根烟过过瘾,闲聊几句,然后在他回来之前快速返回。

  老谭和这帮小子之间似乎达成了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默契,知道自己离开后这帮小子干啥去,也是特意给他们的欢乐时间。不能盯得太紧了,人不是机器,该休息就得休息,该放松就得放松,要劳逸结合。
  快下班的时候王红找到老谭,问面点组中午都到四楼练跳舞去,她去不去?老谭想起王红来了还没给分团队呢,跟她说了下周二团队比赛的事,并把她分到老朱的战狼队。
  王红笑着说:“整的挺热闹呀,还分团队了。”
  老谭说:“大伙在一起就是玩呗,开心就好。”
  王红说:“青花阁你走了之后就和一团散沙似的,也没人管,就是管也没人听,都没你那力度。”
  “换管理层保证得乱几天,慢慢就好了。”老谭平淡的说。

  “我看够呛,我上个月回来的,还是挺乱,挺多老人都走了,新来的啥也不是。”
  老谭不想谈青花阁,转移话题问:“寝室住的还方便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