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幽冥录》
第14节

作者: 大宋小道姑
收藏本书TXT下载

  顾恺之听着女子的解说,望着洛神盏中那不断切换的玄妙震撼的画面,神思沉浸其中,久久无法自拔。“前三段故事,《洛神赋》中确有说明,只是这最后一段,阿姐从何而知?”
  “许多年前,洛神也来过齐云楼。”女子轻轻放好手中的洛神盏,将画笔递给顾恺之,“虎头,如今前因后果你已从洛神盏中知晓了,可愿完成这最后的就点睛之笔了?”
  顾恺之接过画笔,一气呵成,完成了人生中最后一件传世之作。
  画完之后,他发现自己似乎连抬起眼皮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的最后,他终于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了:“阿姐,这些年来,我很挂念你。这《洛神赋图》是我为你画的。”
  是夜。顾家老仆人曾听到顾恺之房间隐约有传出说话声,一开始以为老爷在作画,不敢打扰,第二题早晨来敲门问候,门内一直没有应答。推门一看,发现顾恺之已经去世了。
  他面带笑容,走的极为安详。
  日期:2021-10-03 20:45:24
  (五、新缘起)
  汴京,皇宫大内,太清楼。
  在听五娘说完《洛神赋图》的传奇故事后,众人不禁各有所思。
  赵佶一向痴迷于道教长生之术,问道:“那女子可当真五十多年容颜不老?”
  五娘笑道:“想来不过是顾恺之临死前的幻觉罢了,官家莫要当真。”
  林灵素一向痴迷于各种仙家宝物,问道:“这洛神盏真是洛神亲手所做的神器?”
  五娘点头道:“是的,所以五娘打算将此神物献给官家。”

  赵佶见五娘如此上道,忙笑着吩咐内侍去取出今年新进贡的龙团凤饼全部赏赐给了五娘。
  蔡京盯着《洛神赋图》道:“五娘既已把洛神盏献给官家了,那这幅《洛神赋图》……”
  五娘为难道:“本来也该一起进献给官家的,只是这画是顾恺之留给齐云楼之前的老掌柜的,蔡相公一直推崇古代之礼法,可知‘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五娘着实不敢擅做主张啊。”
  蔡京一时语塞,抬头又望了下官家的神色,心道官家有了这洛神盏,似乎对《洛神赋图》倒也没有志在必得,而且官家只是欣赏这画作的内容,并不是因为它是顾恺之的真迹。一想到这里,蔡京暗暗松了一口气,对赵佶道:“官家,如今我大宋翰林图画院里的待诏中不乏年轻的丹青妙手,不若借此机会,让他们对《洛神赋图》进行临摹。”
  赵佶此时手捧着洛神盏,对《洛神赋图》本也不甚在意,听闻蔡京的建议,想到若能借此临摹机会,一则考查图画院待诏们的丹青技艺,二则也能留下图中的玄妙画面,而不使五娘为难,确实是个好主意。便点头同意:“如此甚好,传召罢。”
  蔡京见官家同意了,连忙叫内侍宣了九个图画院待诏过来。
  不一会儿九个画师便到了太清楼。一番行礼参拜之后,官家赐了茶,蔡京将他们领到《洛神赋图》前,将临摹的要求向他们一一说明:“诸位待诏,官家此幅丹青甚是喜爱,还望诸位回去之后好好临摹,注重情态形色,力求将顾恺之的画技临摹的惟妙惟肖,方不负圣恩。”
  五娘看着眼前这九位画师,皆身穿白色襕衫,个个俊逸不凡。其中有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白袍少年,并没有像其他画师那样,对蔡京的训示唯唯诺诺,反而神情坦荡,颇有一股士子的高洁风骨。这一眼,让五娘一恍惚,仿佛又看见了当年那个误打误撞闯入齐云楼的孩子。五娘嘴角一笑,呷了一口茶,这少年虽年幼,却目光坚韧,而且定睛一看,他竟是……
  他的缘法又会是什么呢?他会走进齐云楼吗?故事似乎越来越有趣了呢!
  界身巷,齐云楼。
  五娘回到齐云楼的时候已是暮色四合。棋妙看见五娘拿回来好些龙团凤饼,本来开心地上蹿下跳,但是一听是用洛神盏换的,顿时心疼了:“五娘,这洛神盏是神物,早知道你拿去是为了换这几个龙团凤饼,那棋妙宁可不吃这茶了。”
  五娘嘴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道:“无妨,再好的神物放在巢云阁里,也不过是个物件。何况这洛神盏我是拿去结缘了,将来不知道能收到什么样的缘法呢,想想还是很有趣的。”
  莹莹春色,缕缕茶香。
  数年后,文德殿内,赵佶亲自取出他最爱的白茶置于洛神盏中细细冲点,这白茶晶莹单薄、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慢慢的,整个文德殿内都弥漫着淡淡茶香。一旁的小内侍心里正犯嘀咕:“自打官家用洛神盏点过新进的白茶后,便日日亲自点茶,手不离盏,有时候坐在龙椅上看洛神盏,一看就是好几个时辰!张都知近来也时常往宫外跑,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哟。”
  正想着,只见张迪气喘吁吁地跑回文德殿:“回禀官家,找到了,找到了,那洛神盏里出现的女子,就在朱雀门外的金钱巷镇安坊,名唤李师师。”

  (第三个故事,洛神盏完)
  日期:2021-10-04 21:00:20
  第四个故事:饿殍图
  道德元无象,丹青画不真。——《磻溪集》
  (一、投壶)
  时值寒冬腊月,东京城中玉屑飞扬,天地一色。
  五娘和墨明、棋妙三人正在齐云楼中围炉吃酒,这酒是中山园子正店的张掌柜上午差伙计送来的,名曰千日春,一并又送了些三脆羹、乳炊羊、金丝肚羹、假炙獐等下酒的饮食果子。三人一边饮酒,一边赏雪,好不惬意。
  棋妙饮下一大口酒,望着院中的积雪,道:“这酒和肉都甚好,只可惜天寒地冻,不得出去玩耍,困煞人也。”
  墨明道:“这院中便有白雪映梅、风月霁清的美景,你还想跑去哪儿?”
  五娘笑道:“这丫头真真是贪玩的紧,只是这时节,蹴鞠、马球和捶丸都不大便宜,不若咱们就在这院中来投壶吧。”
  棋妙听到要玩投壶,眼睛一亮,忙道:“好也好也。”说罢,便蹿到楼上搬了一捆箭下来。又对墨明道:“墨明,那壶甚是笨重,你去搬下来吧。”
  投壶用的壶都是特制的,中间一个壶口,壶口两边镶着两支镂空的壶耳,既高又大。墨明将壶从楼上搬下来后,摆在了离酒桌大约三支箭连起来那么远的位置。
  投壶是一种古老的酒令,五娘记得早在春秋时期便非常流行了。弯弧力不任,棋局思虑费,不如习投壶,闲暇可观礼,如今宋人在酒席间也大多喜欢玩投壶,前朝司马相公还专门对这个从春秋时期就延续下来的投壶游戏做了革新,他把一些含有技巧的花样动作删掉,制定了投壶的新规定——贯耳四筹,双耳六筹,倚竿为十筹。

  准备妥当后,五娘道:“投壶,射之细也。咱们每人拿八支箭,投完后就按照司马光当年定下的投壶规矩来计算筹码,这筹码少的可是要罚酒三盏哦!”
  棋妙掂了掂手中的箭,笑道:“这读书写字我是比不过五娘和墨明,可这些游戏的玩意儿,我可是行家!”
  三人说说笑笑间,便开始投壶。果不其然,这箭到了棋妙手里,支支都能倚竿,这样算下来,五娘和墨明的筹码加起来也没有棋妙多。棋妙扔出手中最后一支箭后,拍了拍手道:“你们俩输我这么多,只罚三盏酒可不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