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燕终于放下高傲姿态,完全是在恳求对方,能否放她一码。
她和宋轮都想不通,大象连锁一向都是85扣从东医四部进药,唯独这个萧建军的药品,单列为82扣,这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让这药品进大象连锁,直接拒绝不就完了嘛,干嘛还要来这手,岂不多此一举吗?
一个很低的扣率,像一块甩不掉的鸡肋一样存在着。
不过,这个举措的含义,恐怕只有叶雅娴自己明白。
“好吧,我是个讲情讲理之人,大象连锁归入医院范围,按79扣结算。”
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得逼人太甚,这个道理萧建军还是懂的,况且,对方都是放下姿态了,咱们见好就收。
“谢谢…”
王秋燕舒了口气,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让萧建军深感震惊。
“王姐太客气了,这事是我应该好好感谢王姐您才是,是王姐的谦让促成了咱们两家们合作,衷心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双赢!”
面对萧建军圆滑的处世方法,王秋燕心里为之一颤,她太看不透眼前这位年少俊男。
二十一二岁的年龄,应该是刚出校门的菜鸟,但举止大方,谈吐诙谐,且进退自如,分寸拿捏得非常到位,分明是一位浸淫商业谈判多年的老手。
这些表现功力,都是需要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经长年积累才行。
但他又从哪里得到这些,总不至于又是吴玉茹教的吧?
嘁,吴玉茹这小**,在这方面自己还是个白痴呢,她要教这小情人,岂不是误人子弟?
“王姐,接下来我们是不是需要签署一份合同?”
见王秋燕妙目直勾勾盯着自己,若有所思的样子,萧建军紧张的浑身鸡皮疙瘩起。
心道:哎哟喂,这骚娘们又在打什么歪主意,咱赶紧趁热打铁,签下合同再说。
“呵呵,把这茬给忘了。”
萧建军的一声低吟,把王秋燕的神智,从沉思琢磨中给拽了回来。
她尬笑着移步向侧,从文件柜中抽出一叠空白合同书,甩在桌上,“你自己填写吧,把刚才双方确定的条款都写上去。”
“遵命王姐…”
萧建军拿到合同,开心地朝王秋燕莞尔一笑,笑意甜美浓厚真诚,王秋燕不由得芳心一荡,回以嫣然媚笑。
萧建军就坐在宋轮的位子上,先认真阅读一边空白合同书之后,然后逐项认真填写,把双方约定都一字不差地写了上去。
“王姐,请您审核。”
也就一刻钟时间,萧建军就填好了合同的所有条款,再仔细检查一遍,没有疏漏之后,很恭敬地呈送到王秋燕面前。
“这么快,不要写错呵。”
王秋燕疑惑地接过合同,逐字逐句地审核起来。
良久,她在乙方负责人栏中,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才抬起头来,把整套合约递给萧建军道:
“盖上章回二份给我,顺便说一下,你填写的很完整,没有一处需要修改的,而且你写有一手漂亮的字,真是观字如面呐,咯咯…”
王秋燕咯咯娇笑着,妩媚动人。
她忽然发现,这个年少俊男就像一个谜团,总有惊喜呈现,心里隐隐有继续探索的好奇心和欲望。
“谢谢王姐。”
萧建军把三份合约收起拆叠,小心翼翼放入自己的公文包里,准备回办事处盖章。
“王姐,如果没别的吩咐,我就先告辞了,明天上午送货过来,顺便把合约一并带来给您。”
“好的,明天我等你。”王秋燕很大方地主动伸出她的漂亮玉手。
“再一次感谢您,王姐。”
萧建军宽大的手掌轻握,突感这手柔软无骨,光滑细嫩,魔力无穷。
只要是正常男人,都想把她捧在掌心中,轻揉抚摸。
“不用这么客气,咯咯…”
王秋燕娇笑着抽出玉手,冰凉指尖在他的手掌心轻轻划过,圆润指甲有意无意地撩拨了几下。
一阵消魂酥麻感,像电流般触动萧建军的全身细胞,他忍不住为之一颤,但瞬间镇定住了,没有露出破绽。
“明天见…”
他挥了挥手大踏步离开,心道:又是只千年狐狸。
在后面的1个多月里,萧建军是边做店面促销,边把余下的药店都完成了铺货工作,可谓是雷厉风行。
有些药店也提出类似于推广费的问题,钱少的合情合理,萧建军都谈到最优惠的时候,就承诺下来。
对于大药店,他都按大象连锁药房的模式,以销量作为筹码,等级划分支付广告费用。
只要销量有保障,就算利润薄些,开始多投入点也属正常,成大事者眼光就得放长远些。
要善于总结和思考,开始不要把利益看得过重,重要的是要打开局面,积累经验和汲聚人脉。
这些都是在药店推广过程中,萧建军所遵循的一些原则。
在药品推广方面,萧建军进行的顺风顺水,虽然还有不少尾巴和未了之事,或者说隐患吧,但他相信自己有能力,慢慢把它给化解掉。
他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没有休息日可言,但业绩提升还是可期,这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
可是,有一件小事体,就是驻地的值日做饭,却让他很伤脑筋。
他们这个组加上组长黄以讯,也就六个人,每月每人平均有五天轮到自己值日。
值日这一天,需要打扫整个驻地房间卫生,还要是院落厨房等,院内厕所及室内小卫生间特让人烦的。
对于萧建军而言,这些不算什么,他作为几十岁的成年人,他能承受,但就是做那顿晚餐,却让他苦恼。
他不是不会烧菜做饭,作为四十七岁的油腻大叔,早就学会了烧菜做饭,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离婚之后的那些岁月,那更是自力更生。
问题的关键是,他只会烧没有一点辣味的江浙菜。
凭心而论,他的江浙菜烧得水平蛮高的,绝对的色香味齐全。
清蒸,红烧,是江浙菜肴烧制的主要手段,什么清蒸鱼,红烧东坡肉等,他很拿手。
但六组的人,除了张大林是东北人,其余四个都是土生土长的西南人,口味重,辣,是他们特点。
萧建军发现,他们吃饭顿顿离不开辣椒,没有辣椒就像猫抓似的难受,吃不下饭。
这就怪事一桩,难道说辣椒也有心里依赖性?
精于植物药理研究的萧建军,倒还真没有研究过,也没看到过此类的文章。
但直觉告诉他,辣椒的心里依赖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瘾’,是绝对存在的。
其实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萧建军已经适应中辣层次的菜肴,但像陈刚,李明他们的高辣,他还真是受不了,尤其是要命的麻辣。
高辣的菜肴他还可以应付,毕竟只涉及他个人,太辣的菜少吃,或身边准备一块擦汗毛巾,这事就算基本解决了。
但要他做出西南人爱吃的那种高辣菜肴,萧建军还真做不出来。
江浙菜清淡和无辣,刚好跟西南菜是二个极端。
所以,前几个月,每当轮到萧建军值日时,他就买点外面现存的熟食,什么牛肉、驴肉、羊肉、猪头肉,旁边放个辣椒沾水完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