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讲中国百年来民间灵怪之事……》
第34节

作者: 何古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到这里,大家也知道我没有骗他们,刘老太太果真是变成了僵尸。
  就在这时,只见刘老太太的尸身突然立起,吓得众人皆是一惊。连连惨叫,鬼哭狼嚎地四散奔逃而去了。
  “守住灵台,一心向善!”
  见到刘老太太似乎要跳出棺来,我不觉一声断喝,毕竟如今刘老太太的魂附在了尸身上。不过似乎刘老太太的魂识已被魄压制了,根本就没有听我的话,反而直接朝我扑了过来。

  我忙闪身而退,这时僵尸扑到桃木桩的时候,突然就像撞到电线网上似的,身上火星四溅,震得频频倒退。我知道,这是八方锁鬼阵起的作用。
  就这样,僵尸在八方锁鬼阵中横冲直撞,不过却愣是逃不出丝毫,反而撞得头破血流,鬼哭狼嚎。
  看到这里,我也放心了下来,然后便让村民们将稻草煤油通通往僵尸身上扔去,立马点火。
  “呼呼呼——”
  烈日正晌,风吹火起,熊熊燃烧了起来,顿时火光冲天。
  看到这里,老支书不由问道:“大师,可都好了?”
  我微微一笑道:“差不多了,不过火不能停,麻烦你们安排人手在此烧火,特别是那坟坑里头,更不能少,要一直烧上七天七夜,彻底将阴邪之气烤干才行。”
  老支书点点头道:“大师放心,此事我来安排,一定把火烧够七天七夜。”
  安排好这些,僵尸也变烧得栽倒了下去,与此同时,突然阴风阵阵,我眉头一皱,心想难道出幺蛾子了?
  忙打开天眼一看,只见不知何时来了两位身穿古代差官之服的鬼差大人。只见鬼差铁链往熊熊大火之中一甩,刘老太太的鬼魂就便锁在铁链上了。看到这里,我哪里会不知道呀,这两位鬼差是来拘刘老太太阴魂的。

  刘老太太对我拜了几拜,接着鬼差阴风一卷,便拘着她消失不见了。不过我知道,这次刘老太太虽然躲去了天雷万劫不复之祸,但是私自跑上阳间,这回下去也定然难逃惩罚。不过,这都是因果报应,如果她死前不怨气埋心,又怎么会有变僵尸的祸事呢。
  见鬼差走后,我便从坡上走下来,准备回去好生休息一下。
  老支书连忙上前扶住我,对我一个劲儿的感谢。
  “咦,这是什么?”
  这时,一个小伙子伸头朝那坟坑里看了看,不由发出了一阵讶异声。
  我心里一沉,心说莫非还有怪异不成?连忙让他们退后,掏出师刀令牌紧攥在手里,朝坟坑里走了过去。
  过去之后,才发现坟坑的最中央,也是最深处,果然有些异样,那里隐约露出来了一块拳头大的白色,表面看去,材质像是蘑菇。
  这是什么东西,此处乃是凶穴,聚阴养煞,这样的穴坑之中,定然不会出现什么好东西。

  我提起十二分警惕,拿起一个小?头走上前,将泥土一点点扒开,很快就现出了一个极为怪异的东西来。
  那东西巴掌大小,全身肉白色,娃娃形状,无鼻无眼,其上隐隐流转着一层微光,似是不凡。
  见到那东西,我仔细打量的片刻,禁不住心神一震,大喜过望,连忙伸手把那物抓起来,竟是在这里挖出了一块婴童太岁。
  老支书见我满脸兴奋之色,问我那是什么宝贝。
  我收起笑声,平复一下心神,看了看老支书和两个村民,也不隐瞒,而是直接对他们道:“这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并没有太大作用,吃了之后说不定还会阴气浸体,暴毙而死,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可以救命之物,因为我精通一种炼药术,可以从中提取精华以为己用。”
  我说完话,换了一口气道:“当然了,这东西确切来说是你们村的物品,你们若是愿意赠与我,我便取之,你们若是不乐意,便还给你们好了。”
  我说话间,将那婴童太岁塞到了老支书的手里。
  虽然那婴童太岁,确切说,算是我的战利品,但是我是否能够拿走,还要凭老支书他们来做主,毕竟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主人的东西,只有主人才能决定去留,我若是不声不响就把这东西拿走了,就是不告而取,是为窃,如此一来,说不定不但不能增寿,还要损阴德伤天命。
  老支书对那婴童太岁也很好奇,拿着看了半晌,看不出个头绪,问我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告诉他们说这东西是太岁。
  “太岁?”老支书一听,惊得手一抖,直接把那婴童太岁掉地上去了,显然对太岁很惧怕。
  也难怪老支书会有这样的反应,毕竟在民间一直有“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说法,意思就是太岁是凶邪之物,谁要是挖了它,就要倒大霉。
  这个说法源于唐代文人笔记《酉阳杂俎》,里面纪录过一个太岁现身、大开杀戒的故事。说是有个叫王丰的人,在自家院中挖坑,结果发现了一团怪肉,王丰很是畏惧,赶忙将土回填,想挡住太岁。那哪儿盖得住!结果,这团怪肉越长越大,到了晚上,怪肉闯入王丰家中,挤满了整个房间。王丰一家人因此惨遭毒手,无一幸免。

  从这时候起,“别在太岁头上动土”这句话便传散开来,很多坏人在威胁别人的时候,也把这句话说成“敢在太岁头上动土”,意思就是那个人找死。
  因为这个说法,农村人普遍认为太岁是凶物,招惹不得,老支书也不例外,何况这婴童太岁又是从刘老太太的坟坑里挖出来的,所以老支书更不敢靠近半分了。
  “大师,这东西还是您拿走吧,咱们可不敢碰他。”老支书紧张地声音都颤抖了。
  “此物说起来也算是宝贝,你们确定要给我?”我问道。
  “拿走拿走,此般凶物我们可整治不起,只有大师这样的高人才配享用。大师尽管拿走好了。”老支书连连劝我,生怕我不把那婴童太岁带走。
  我点点头,没再拒绝,把那婴童太岁捡了起来,取出一个乌木的盒子,将它装了进去,在上面交叉着贴上两道辟邪符,这才小心地收进了包裹中,心中暗暗窃喜。

  我为什么这么开心?这还要从太岁的功效说起。
  太岁,又称肉灵芝,传说秦始皇苦苦找寻的长生不老之药就是太岁。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肉灵芝,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为“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神农本草经》记载:“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治胸中结,久服轻身不老”。《山海经》称之谓“视肉”、“聚肉”、“太岁”、“封”,乃古代帝王养生佳肴。太岁十分稀有,是百药中的上品。

  东晋道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诸芝捣末,或化水服,令人轻身长生不老。”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
  由此可见,太岁不但不凶,而且还是灵药。

  事实上,太岁有凶有吉,我就听说过一个关于吉祥太岁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北赵家坪,当事人叫李秀文。
  话说那是一年冬天,阳光亮媚,是冬日里少有的暖和气候。李秀文正在家做饭,发现柴火不够,于是,她走到院外去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