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争霸----人性的较量》
第8节

作者: 小学―未毕业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个要说的便是明朝第一大权奸严嵩。为人所知的是严嵩除了会贪污受贿、拍皇帝的马屁、陷害人之外,是个什么都不会做的人,但不为人所知的是严嵩曾经也是个有理想有道德的四有青年,为了不和小人同流合污他选择了辞官隐居。但后来的严嵩无论如何努力都没有朝里有人或者溜须拍马来的快,这一次严嵩在现实面前选择了委曲求全,有人委曲求全是为了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严嵩却抛弃了以前的所以理想,选择了一“委”到底。当抛弃了一些东西之后,再想捡的时候,却发现再也捡不回来了,比如理想。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也是个贪官,只因他爹是他的榜样。
  最后一个要说的是一代名监魏忠贤,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太监爬上了太监的顶级宝座,曾经也向东林党人伸出过橄榄枝,偏偏东林党人看不上这太监,还说了句:死人妖,滚开。人妖魏公公发火了,既然看不起人妖,那我就杀,直到你们看得起为止。虽说东林党人都是读书人,但个个都是硬骨头,最后不仅没有服软,还让魏公公落下了千古的骂名。

  可惜东林党人不懂得变通,不然也不会发生如此多的惨案。可见碰到这些硬骨头,魏公公也不容易啊,至少当初也没想着会杀这么多人啊。
  现在要问了,出现这些小人怪谁?那些小人纷纷摇头,不怪我,不怪我,要怪就怪这个万恶的社会,不当小人我们活不下去啊。
  想想也是,虽然情有可原,但却不可原谅,正因为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才有了后面更多的小人的出现,并且成为他们的借口。
  这便是恶性循环。

日期:2010-06-21 22:01:25

  说完了小人出现的原因,下面该说说小人的特征了,当然这里的小人都是有名气的,要说的是小人里面的极品,小人里面的大人物。
  在朝廷里做官的无非两种人,第一类便是善于揣摩心思,善于迎逢皇帝的人,我们称之为小人,第二类就是敢于直言,敢于触动老虎胡须的人,如唐朝魏征,我们称之为“诤臣”或者君子。
   简单的说,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凡事迎合皇权做妥协的都是小人,敢于和绝对权力对抗的便是忠臣或君子。
  对于皇帝来说,第一类是奴才,听话好用。第二类人是大爷,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指指点点,管的比自己的亲爹还多。虽然魏征作为诤臣获得了人臣的最高荣耀,尤其是唐太宗那句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孰不知李世民也曾动过杀魏征的念头,幸亏长孙皇后劝诫,才打消了如此念头,否则还真是晚节不保了。

  开明也李世民都如此,我们便可以想到这类所谓君子的下场了。
  皇帝喜欢用哪种人?那就不用问了,当然是小人,小人可以为自己服务,而那帮诤臣心里想的只有国家,动不动就在祖宗之法来压自己。却不知皇帝也是人,也有感情。
  如果一个人整天对你笑脸相迎,另一个人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对着你,你会选择哪个,答案很显然,那就是小人。这也就导致了“亲小人,远贤臣”现象的出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皇帝身边总少不了逢迎拍马的小人。

日期:2010-06-21 23:03:07

  其次作为一个小人还得能忍,不仅能在皇帝面前当孙子,还得在受到其他大臣鄙视时,能做到脸不红心不跳,总之要当小人得有很好的心里素质,不然自己当两天小人就会被气死。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出小人呢,那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相对来讲),韩信当年为何要受“胯下之辱”,因为他没有强大过,所以强大对于他来说有着更大的诱惑力,他要想所有曾经欺负过的他的人证明终有一天我会比你们强,没人再能欺负我。如刘邦勾践,都是如此,勾践的弱是相对于夫差而言,如果说夫差是富二代,那么勾践就是穷二代。

  显然,像夫差项羽这类人就当不了小人,因为他们本来就强,骨子里有一股傲气,谁能相信他们能忍辱负重重头再来,连他们自己都不会相信。所以就别指望着项羽当时过江东再东山再起。因为他们强大过,所以才不会执着追求,才有后来项羽率领八百人突围,也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所诟病。而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项羽的本性,我曾经拥有过,这就足够了。

  后来勾践成了强者,他想向富二代夫差证明,看我勾践卧薪尝胆终于将你这个富二代踩在了脚下,但夫差选择了自杀,这是夫差的选择,当然没有宣泄对象的勾践也只剩下了失落。
  所以小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还得能忍,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日期:2010-06-22 01:11:03

  关于小人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却还没有说到最重要的两点,那就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还得会害人。
  伟大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同样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可见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比如前面提到的费无极,是太子的老师,那可是精英的精英。还有像我们所熟悉的和珅会四种语言,严嵩是进士,而且名次特别靠前,魏公公虽说是个文盲,魏党的核心人物都是知识分子。
  所以一个人光有当流氓的潜质是没用的,这就像练武之人只有好的资质是没用的一样,还要看有什么样老师来教他,而知识对于想当大流氓的小流氓而言就相当于那个老师,掌握多少知识就说明你可以成为多大的大流氓。
  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所向无敌。

日期:2010-06-22 11:47:28

   为什么文化知识对于小人来说如此重要呢?
   首先做为小人而言都有着把坏事当做好事来做的精神,所以每当自己去害人的时候总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自己或者别人。总之这事只能由知识分子来干,就像宋朝秦桧给岳飞的“莫须有”罪名,那可不是一般人可想的出来的。还有唐朝时骆宾王写为徐敬业写的那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不仅掀起了一场反武热潮,甚至连武则天都为之叫好。

  这就是颠倒黑白的能力,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没文化的小人虽然很猛,也就杀几个人而已,和真正的知识分子比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般和小人一起共事的那帮大臣都是大知识分子,骂人基本上不吐脏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看着是夸自己,其实已经把自己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遍了,比如纪昀骂和珅是草包,和珅还反过来谢纪昀,可见没知识害死人啊。
  还有许多像写奏折揣摩皇帝的心思等等都需要大量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
   总之在朝廷里混,没点文化是不行的。
   要想当小人,坏出自己的特色来,没文化也不行。

日期:2010-06-22 11:58:48

  说完了小人,下面接着来说伯嚭吧。
  这场恩怨要从伯嚭的父亲说起。
  伯嚭的祖上为晋国人,原为晋国贵族,其高祖伯宗因不满自己家族势力太大,被“三郤”陷害,最终被杀。其子伯州犁逃往楚国,为楚国太宰,后来楚灵王杀了自己的侄子登上王位,因对伯州犁不放心便将他杀了。其后楚灵王又被平王推翻(够乱的),伯州犁的儿子郤宛又得到重用。
  那么郤宛又是如何得罪费无极的呢。
  原来平王刚死,吴国就趁着这个机会攻打楚国,当然此时的公子光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楚司马郤宛领兵击败吴军立了大功,受到了楚昭王的重用和宠幸。
  国有良将不论对于国家还是君王来讲都是一件好事。

  但这对于费无极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楚王的宠幸可以分为一百份的话,郤宛的宠幸增加就意味着他费无极的宠幸减少。
  在小人的眼里什么都得为自己的利益让路,所以当他们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