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三国:以史实讲三国》
第55节作者:
秦时汉唐 孙坚哥哥的儿子孙贲带着孙坚的军队,投奔袁术,袁术上表推荐孙贲为豫州刺史,让他扶送孙坚的灵柩到曲阿(今江苏丹阳市)。
后来,刘表截断了袁术的粮道。
袁术在南阳待不下去,被迫往兖、豫方向出走,从此再无能力战胜刘表,彻底死了觊觎荆州的野心。
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上书朝廷,列举袁绍十大罪状,兵临界桥(今河北邢台市威县城东),兴师问罪。
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
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史称“界桥之战”。
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中军以白马义从为左右两校(一校约一千人),浩浩荡荡向袁绍杀来。
袁绍仅有步兵数万,不但兵力不如公孙瓒,而且步兵对上骑兵,天然处于劣势,唯一能依仗的救命稻草,就是来自凉州的大将麴义,以及重装精锐步兵大戟士和重装弩兵先登死士两张王牌。
袁绍命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自己则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挟大胜黄巾之余威,又见袁绍兵少,有些飘飘然,不假思索就下令骑兵发起冲锋,直捣敌阵。
在他看来,一万骑兵对几百步兵,还不是摧枯拉朽,手到擒来。
麹义率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跟前,挥刀准备收割之际,突然跳跃而起,砍杀过去。
麴义手下士兵都是从凉州带来的死士,久经战阵,悍不怕死。
公孙瓒的骑兵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打法,吃了一惊,攻势竟略为受阻。
就在这时,袁绍军千张强弩齐发,如暴雨般向白马义从覆盖而去。
公孙瓒的骑兵遭到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顿时人仰马翻,损失惨重,慌忙四散逃命,冲得步兵方阵也乱了,全军乱成一团,只得撤退。
袁绍军乘势掩杀,越战越勇,斩杀了公孙瓒部属严纲,杀死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
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
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大营。
袁绍命令部队全线压上,追击敌人,自己则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后缓缓前进。
距离界桥十余里处,袁绍听说前方已大获全胜,就下马卸鞍,稍作休整。
不想,四散溃逃的白马义从重新汇集,约有两千多骑,看到袁绍的队伍,突然冲杀过来,重重围住。
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躲避。
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
说着,他指挥大戟士在前拼死抵住公孙瓒的骑兵,后面的强弩手一阵乱射,杀伤了不少骑兵。
公孙瓒军没有认出袁绍,见不能取胜,也渐渐后退。
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奋勇进击,白马义从再次溃败,从此一蹶不振。
黑山军首领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为公孙瓒助阵,也被袁绍击败,从此与袁绍结怨。
界桥之战是以步兵、弩兵战胜骑兵的经典战例,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范。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威风不再,袁绍的大戟士也死伤殆尽,一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先登死士则声名大震,成为袁绍手中的王牌。
袁绍对此战的评价是“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假天之助,小战大克,遂陵蹑奔背,因垒馆谷”。
此役是袁绍称雄河北的关键战役。
经此战役,袁绍成功阻止了公孙瓒南侵的势头,也改变了敌强我弱的军事格局,双方整体开始形成均势。
从此,袁绍稳据冀州之地,开始向周边发展。
日期:2021-09-28 20:41:39
二十一 割据益州(1)
此时的东汉已四分五裂,各路豪强表面上还尊奉着朝廷,暗地里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益州牧刘焉也在益州苦心经营,极力拉拢各方势力,收容各路人马,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暗中策划独立。
张鲁(?-216年,一作245年),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据传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
张鲁的祖父张道陵出生前,其母梦见魁星下降,感而有孕,出生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黄云罩顶,紫气弥院。
张道陵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读通《道德经》,天文地理、河洛谶纬之书无不通晓,为太学书生时,博通《五经》。
张道陵认为这些知识都无法解决生死问题,于是放弃儒学,改学长生之道。
二十五岁时,张道陵曾官拜江州令,但他身在朝政,却志慕清虚,不久就隐居到洛阳北邙山中,精思学道,修炼三年。
永元初年(89年),汉和帝赐张道陵为太傅,又封冀县侯,三次下诏,都被他婉拒,从此云游名山大川,踏上了访道求仙之路。
当时巴蜀一带,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这些祀奉鬼妖的法教巫师聚众敛财,无恶不作。
于是,张道陵整合当时的黄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修道团体,在青城山创立道教,称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
因为奉其道者,须出五斗米,当时又称五斗米道。
后世尊称张道陵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等,与葛玄、许逊、萨守坚合称四大天师。
蜀中百姓被原巫教所苦,认为张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
于是,张道陵著《老子想尔注》,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弟子有三千多人,教化于民。
张道陵死后,张鲁的父亲张衡继行其道,传至张鲁,已是第三代天师。
后世道家一般都认为,在张衡死后,天师道教权曾一度落入张修之手,张角起义时,张修改进天师道为五斗米道,响应张角的起义。
刘焉入蜀时,镇压了蜀中的起义军,收编了张修的五斗米师。
张鲁的母亲擅长养生,容颜不老,又会神秘的道术,经常出入刘焉家中。
张鲁因为母亲的关系,得到了刘焉的信任与厚待。
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派两人联合率兵,攻打汉中(今陕西汉中东)太守苏固。
苏固抵挡不住,翻墙逃到主簿赵嵩处,想要和赵嵩一起逃跑。
此时满城皆是张鲁的军队,苏固无法出逃,便派赵嵩去寻找隐蔽的藏身之处。
还没等到赵嵩回来,苏固又派侍卫去侦察张鲁军的动静。
结果,侍卫被抓,供出了苏固的藏身地。
苏固被抓,张修下令杀害了他。
赵嵩回来后,发现苏固被杀害,非常痛愤,独自提剑杀入张修的营寨,杀死十多人,差点就抓住了张修,最后寡不敌众战死。
弘农太守陈纲的孙子陈调时任苏固的从事、门下掾,也是个游侠仗义的人,得知赵嵩死后,聚集百余宾客进攻张修军,大破张修前军,杀入张修营寨,最终负伤战死。
赵嵩的妻子、汉中人张礼修,是历史上有名的忠烈女子。
张礼修的小姑子,也就是赵嵩的妹妹非常泼辣,逞强霸道,常常对张礼修口出恶言,非常无礼,但张礼修不温不恼,和气对待。
每次张礼修回娘家省亲,父母问起在夫家的情况,她都只说自己的不是,从来不言小姑子半句坏话。
久而久之,小姑子慢慢被感动了,大彻大悟,对张礼修友好起来。
乡贤们将张礼修的事迹编入乡训,告诫后辈说:“作妇人的不应当像赵伯高(赵嵩字)的妻子一样吗?能够让恶毒的小姑子改恶从善,可说是妇人的榜样。”
赵嵩死后,张礼修遭遇了张修的贼军,为了不被侵犯,她涂花了自己的脸,披散头发,手持利刃,宣称自己有狂病,最终使得贼军不敢进犯。
后来,她叔父劝她再嫁,她则以死相逼,决不再嫁,独自抚养女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