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机关的主任生活》
第35节

作者: 剑凌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次青年川剧演员大赛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文化盛事,省市各家媒体的记者们都来了,长枪短炮架起来。

  韩路顿时有了个主意,当下也不坐不住了,就拿了摄象机朝那群记者走去。
  记者们的打扮都比较独特,皆一件有无数口袋的马甲,你不知道从里面能够掏出什么来。还有,他们脖子上照例有一只理光单反,胸口还挂着证件什么的。
  韩路来的时候,单位给了他一只数码摄象机,当然,价格非常便宜,跟其他媒体记者的高级货没办法比。
  他一挤过去,立即引起了大伙儿的警惕。
  韩路也不怯,笑眯眯对着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记者打招呼:“李哥,来了。”

  反正张王李是本省三大姓氏,瞎蒙一个再说,说不定还真蒙对了。
  那人一呆:“我姓王,你是?”
  韩路道,我说xx生活报社会口的,去年一次活动咱们还说过话呢!
  王哥见他手中的摄象机实在太次,又是社会新闻口的,心中鄙夷,道,马上开始了,你别说话。
  原来传统媒体也是有鄙视链的,站在行业生态位最顶端的是省台,下面则是都市报晚报那样的大报,然后是各类生活类小报和行业报纸。
  至于记者本身,最风光的是做经济报道的,然后再是政法口,最底层是社会新闻。
  韩路所冒充的生活报规模小,全靠刊登媳妇和婆婆打架、三角恋爱等花边新闻混日子,主要销售场所是火车站汽车站的小报摊儿,他又是跑社会口的,难怪用的装备这么次。
  大家都有点看不上韩路,懒得搭理,权当他隐形。

  这正中了小韩同志的下怀。
  很快,比赛正式开始。
  出场就是x宾地区选送的节目《双上吊》,现代川剧。故事说的是老单身汉吴财来经商亏本,原答应嫁给她的寡妇陈秀兰又悔婚,气愤万分,无路可走,到村外上吊。金秀兰是一个能干的农村妇女,有酿酒、养猪的技术,但她家致富后,丈夫却另觅新欢,与她离了婚。她怨恨交加,也到村外上吊。二人在一场喜剧性的相遇中,终于相知相爱,成了一家人。
  这出戏诙谐幽默,演员表演夸张,再配上当地方言,引得下面的观众笑成一片,大赛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看这《双上吊》取得不俗的舞台效果,韩路开始担心,念头一动,就拿着摄象机挤到正中心c位的几个评委老师身后,一边装做样拍摄,一边偷听他们的点评交流。
  老师们后面本窄,忽然挤进来一条汉子,几人忍不住回头不满地看了他一眼。
  韩路装看不见。
  老师们开始小声交流意见。
  “这戏不错啊,贴合时事,让人耳目一新。”
  “我原本以为今天上的都是传统剧目,没想到是现代川剧,还真是意外了。”
  “你觉得怎么样?”
  “演员基本功还是好的,只是,动作戏太多,念白太多,根本就没有唱几句。这是川剧吗,都弄成话剧了。”
  “也是,传统艺术还是要讲究内涵的,专一媚俗,层次未免有点低。”
  听到他们对这戏评价不高,韩路心中大喜:评价低就对了,我不要求陶桃跑多快,只需要比别人跑得快就行。
  一出终了,接下来是x宁市选送的节目《征宛城》,x宁市最出名的就是东方死海,听说人飘在水上死活也沉不下去,最近很红的一个旅游景点。
  这个曲目选自三国演义,曹操征讨张绣,典韦阵亡的故事。
  不得不说,演员还真不错,特别是典韦,演得那就叫一个慷慨激扬悲壮。

  老师们继续交流。
  “不错,这处在武生组中也是能排上名次的。”
  另外两个老师则反驳“喧宾夺主了,这戏的主角应该是曹啊,典韦这么出彩,把曹孟德给压住了。”
  “对的,曹孟德那个演员今天状态不行,调戏张绣嫂子那段光表现其荒淫无耻,但他身上的霸道之气呢!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说明演员对角色体会不深。”

  “恩,失之下乘了。”
  韩路点头,这出戏也不成,陶桃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再下来是一出文戏,《青蛇传》。演员功力很深,一亮嗓,当真是婉约柔美。观众都是识货的,顿时发出阵阵喝彩。
  原本以为会获得评委的同声赞许,却不料几位老师同时皱眉,道,一味在唱腔下功夫,一味玩弄技巧,跟机器又有什么区别?如果那样,咱们也不需要培养演员了,直接电脑合成。
  艺术说到底还是得表现人,表现人类共有的情绪,这么唱,实在引不起人共鸣啊!

  韩路很惊喜,这出戏也被毙了,好好好,好得很。
  他现在的心态有点像是棺材铺的老板,巴不得天天死人。
  “阴暗了,阴暗了,我要检讨。”
  “下一个节目《梵王宫——挂画》,金沙市文化艺术中心选送。”报幕清朗的声音传来。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还是两个小时,韩路已经记不清了。
  他毕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虽然进文化中心后恶补过传统戏剧的知识,但内心中还是很厌恶的,一是听不懂,二是觉得太吵闹。
  特别是川剧,那高腔一吼起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被噪音轰炸了一个多小时,脑袋里全是钵儿罄儿乱响,已然无法思考了。

  待到观众的掌声响动,他才回过神来。心中一凛,定睛朝舞台上看去:“开始了,希望能有个好的结果。”
  《梵王宫》的故事情节就不赘述了,就挂画这段而言,说的是喜不胜喜,待要出阁的耶律含嫣正在布置新房,要挂画,却够不着,只得让丫鬟搬来一张椅子。
  观众今天进场欣赏的是演员的唱功,可如果扮相出彩还是能够收获一大批路人缘的。
  虽然韩路对陶桃很厌烦,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个大美人。
  只见她虽然脸中涂着重彩,却让她的五官显得越发柔美,就仿佛一只已经成熟的水蜜桃,粉红白皙,刚一亮相,立即获得满堂彩。

  韩路急忙把脑袋前探,直接伸过评委的肩膀。
  陶桃轻启朱唇:“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黄。”曲子虽然唱得缓慢,得一个字一个字却吐得清楚,又层次丰富。
  韩路不禁有个错觉,陶桃是不是用了设备修过音。当然,这是何等严肃的场合,怎么可以借助机器。
  这姑娘,嗓音自带混响啊!
  “好!”所有人都大声喝彩。
  几个评委低声议论。

  “这里原本是个高腔,徽音,一般人唱起来很吃力的,这演员好象很轻松。”
  “对的,都让人有种错觉,我也能唱。”
  “哈哈,是是是,可惜啊,我年纪大,嗓子早倒了。听这女子唱,我喉咙里又开始痒了。”
  “基本功不错。”
  又过得片刻。
  “表现力不错,些微地方有改动。”
  “改得还行,毕竟个人有个人的表现方式,这句唱腔中间的换气有点意思。”
  “是个好坯子。”
  “是不是好坯子,基本功好不好得看下面。接来下来是武戏,看看吧。”
  下面是动作戏?韩路一呆,没听说过啊,也没看陶桃派练过,别真出了纰漏才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