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第15节

作者: 592851055
收藏本书TXT下载

  牲口棚有好几个,饲养员不可能有精力一直盯着门口,他们在不断地干活。对付他们,分散游击是最理想的战术。提前躲在某个隐蔽的角落,瞄着饲养员,看见饲养员从一个棚子出来了,飞快地溜进去。骡马的食槽相对比较长,大概一米多,正在吃草料的骡马,只要你不干扰它吃草,是不怎么理你的。趁着牲口抬头的功夫,飞快地把小手伸进槽去,从草底下摸索出豆子来。为了防止牲口光吃料不吃草,一般饲养员会把拌进槽里的料豆拌的很均匀,所以找起来也不是那么顺利,一般收获不大。胆子大一些的孩子,会闻着煮料豆的气味,盯着饲养员煮豆的房间。等饲养员去给牲口加料的档口,偷偷溜进煮豆的房间,直接从煮豆的锅里抓豆子,这样收获会大得多。 

  平时饲养员喂牲口,不光白天要喂,晚上也要起来给牲口加草加料。因而,牲口棚配备着一般人家都不会有的马灯。马灯各个牲口棚都有,一晚上都点着不会熄。生产队没有办公室,白天干了一天活的社员,吃完晚饭都会来到牲口棚。饲养员的宿舍,是队长和记工员给社员核记工分的地方。队长和各个小组带工的,都会在饲养员的宿舍等着给所有社员作证。只有自己说参加了哪一项劳动不行,需要有队长或者队长委派的带工人证实,记工员才能确定每个人是不是虚报。所以到了晚饭后,牲口棚会显得很热闹,人们熙熙攘攘的来到,三三两两的离去。各种消息都会从这里发散或者汇集,是大道消息和小道消息的集散地。想来,当时的生产队条件也十分有限,连办公室都没有,队长和记工员来到牲口棚给大家记工分,就是为了省点灯油钱。

  日期:2021-03-16 08:46:22
  牲口棚晚上是记工分的地方,白天是社员们集合等待出工的地方。所以,不管白天还是晚上,这里都那么热闹。每当大队的钟当当的敲响,社员们三三两两的来到牲口棚的大院子,等待队长派工。
  等待的这段时间,人们根据自己的交际圈子围拢,席地而坐,各种打趣的、开玩笑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那时候,一般被人们开玩笑比较多的,都是村里的大辈儿,哪家的媳妇脾气好,或者平时爱跟别人开玩笑的,是大家调笑的重点对象。严重者,有可能会在大街上被几个大老爷们摔倒在地上。这些被男人们围攻的妇女没有办法,只有高声叫骂,往往更加引来更多人的哄笑声。

  地里的活儿不太忙的时候,生产队就会安排队里的老弱,到牲口棚铡草。大概除了麦收和秋收,其它时间都需要铡草,队里喂养的牲口多,很是能吃。所以印象当中,到牲口棚里玩的时间很长。像我一样,那些还不到下地干活年龄的孩子,大多会跟着自己家的大人来这里活动,这是比较幸福的时候,大人干别的活的时候,是不允许带孩子的。小孩子们在这里,不但有家人陪伴,还能偶尔从铡的草里,找到一些遗漏的玉米穗拿到炒棉籽的锅里炒一下吃;还有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些废铁,拿到村里的代销点换几块水果糖。

  日期:2021-03-16 14:44:13
  建筑之九  村庄布局
  我们村,在周围的村子当中,算是小村,当时有一百户左右,五百来人。

  就是这样不大的一个村子,因为村庄的建筑布局严重缺乏规划,整个村庄显得散乱。户数虽然不多,整个村庄的面积却有四百多亩,很是不成比例。
  据说,我们村子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当初前来的时候,就只有一家人,弟兄八个,所以,村子又名“哥儿八”庄。当然,村子是否真是从山西迁来,已经没法考证。据说,以前村里搞深翻土地的时候,曾经从地里挖出过另外一个村子的痕迹。看来,我们村这块地方,可能历史确实不太长。
  我们村之所以没办法规划建筑,占地面积如此之多,是因为村子中间的大坑。一般的村子,坑会在村子的边缘,不会影响人们盖房子。我们村却不同,大坑的主体,是一条南北方向的水沟,最早的房子建在大坑北边。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坑的东西两边也有人盖房子,其中一处取土,就在大坑的东北角相隔不远,只有三四十米的地方。另一处取土点,在整个村子的西边,后来形成了苇子坑。

  村子形成后,大概因为夏天雨大的时候,大坑里的水满了,没地方排水。于是在大坑东北角的小坑边上,向北挖了一条排水沟,通向村子外边的水渠。后来人口继续增加,水沟东边也成了村子。所以,整个村庄看起来,大坑北边的房子,地基最高。东西两个方向,地基稍低。村庄的建筑和村里的几个坑,间杂交错,非常散乱。原本,大街是南北方向,到了坑边,不得不拐弯向东。整个村子,并没有一条贯穿全村的大街。

  由于大街的乱,也就造成了胡同的散乱。本来在平原地区,村庄的建筑,是非常容易规划的,横平竖直,方向很容易取正。就是因为这几个坑,造成村子里的胡同,大多也不能到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拐弯,有的倾斜,还有的是死胡同。
  日期:2021-03-16 16:57:27
  据大人们说,村子外围,原来是有围墙的,就像以前的城堡,围墙把整个村子围起来,前后两方向都有门。不但整个村子有大门,每个胡同的两个口,都装有大门。不过,这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反正我是没有看见过。听父亲他们说起的时候,似乎他们都经历过,看来并不会太遥远。
  村庄和胡同之所以装大门,主要是为了安全。以前的世界不太平,经常会有盗匪出没。据说,我们村曾经出过黑帮大佬叫昆山爷,手下弟子十数万,黑白两道通吃。后来闹日本鬼子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被人一枪打死了,他的弟子齐聚我们村给他报仇,人山人海看不见边缘。
  像我们村这样没有多少财力的村子,所建的围墙,也不过是土坯的。在冷兵器的年代,多少能起到对那些小毛贼的防护作用。到了热兵器唱主角的现代,这样的防护措施,显然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故而,估计最迟在抗日的年代,村子的围墙就被拆除了。几十年没有多大的人口变化,村庄的整体布局也就固定下来,成为了我小时候的样子。

  本来,按照改革开放之初的发展趋势,人们的经济条件迅速得到改善,村庄的面貌,应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才对。然而最近几十年,人们的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恐怕让所有人措手不及。许多做生意致富了的生意人,并没有在村子的老宅基地上建更好的房子,而是纷纷到县城买房定居。
  同时,最近这几十年,村里的大学生,相比于以前,也是呈几十倍的增加。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整个村子,没有出过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只有不多的几个师范生。这些年,不但每年会有好几个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连清华北大这样名校的学生,也不再是十分稀奇。这些外地就业的大学生,大部分没有把精力用在自己的故乡,大多在外地城市定居。更有甚者,把父母全都接过去,一起生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