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学时代》
第46节

作者: 海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说得条条道道,但是其他人却不买账,冯明调侃道:“刘老师,你提的这个名字,私心重了啊。”
  朱钰也笑道:“我看这名字还有第四重含义吧,之前于东的那首诗不就叫《树》么?”
  “哎呀,我真没往这方面想。再说了,这算什么私心啊。那你们说嘛,不用这个用什么?”
  问题又回到取名字上面,几个人都绞尽脑汁试图想一个好名字来。
  随后他们每人都提了好几个名字,最终却是冯明提的名字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冯明提的名字一点都不取巧,完全是从现实出发,就叫“黄瓜园读诗会”。
  这名字听起来怎么也没有其他名字诗意,但是每个人都认为它最为合适。
  定了名字之后,何煜又提议:“下次咱们要为诗会多做一些准备,比如每次读诗会要定个主题,或者是地点可以不在教室。”
  “不在教室,那在哪里?”冯明问道。
  “可以在操场,虽然露天,但是很空旷,大家读诗很有感觉。如果操场不行,下次也可以申请去报告厅。”
  “教室也可以啊,以前的老教室,把桌子移一下,空出地方就行了。”
  于东在旁边听着,偶尔也会提些意见。不过他更喜欢听他们讨论,他由衷的喜欢他们在展望读诗会未来时脸上洋溢的笑容。
  他们的雄心、愿景,真诚而又朴实。
  于东对读诗会的发展兴趣不大,但是却愿意去守护他们脸上的笑容以及他们内心的期盼。

  几个人一直聊到天都完全黑了,还是冯明提了一句“食堂快没饭了”,他们才离开教室,朝食堂奔去。
  在帮食堂解决了残羹冷饭之后,他们才各自散去。
  于东没有跟刘昌敏他们回宿舍,而是一个人跑到了校门口传达室。
  传达室周大爷正蹲在门口剔牙,见到于东跑来,笑呵呵地说道:“又来问信啊,于老师。”
  于东点了点头,“是啊,有我的信么?”
  “还真有,在桌子上,你自己去拿吧。”周大爷朝传达室里面努了努嘴。
  于东忙跑进去,桌上只放了一封信,就是他的。
  “就知道你晚上要来,都给你捡出来了。”
  于东朝周大爷抱了抱拳:“好人一生平安。”
  道完谢,于东攥着信走了,周大爷看着于东背影,嘿嘿直笑:“这小子,还说没处对象?”
  于东在等两封信。
  一封是科幻世界编辑部的,另一封是江城的。
  而于东手上拿的,是从科幻世界编辑部寄来的。
  信由谭锴亲写,他在信中告诉于东,《一天》已经定下在十二月期的《科幻世界》刊出,而且是全文登刊,并不分期,不日会将样刊寄给于东。

  至于《第二世界》,初步确定是连载十到十二期,具体要看每期的情况再定夺。
  具体情况是指每期《科幻世界》收稿的情况,假如遇到某一期收稿情况不佳,版面能空出更多的时候就多连载一些。
  反之,如果某期有其他新稿适合登出,则少连载一些。
  而且谭锴也跟于东提到一个事情,那就是社里面在考虑从双月刊改月刊的事情。这个事情社里已经讨论过几次,已经有了大概的决定。
  至于具体什么决定,谭锴没有透露。只是从谭锴的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出来,是否会改成月刊跟于东也有些关系。
  于东猜测他们应该还是要根据销量和读者呼声来考量,假如这次连载能够成功,让销量有所增加,那改成月刊也就理所应当了。
  不然的话,想要连载完《第二世界》就要两年时间,实在是太长了。

  关于《科幻世界》改月刊的事情,于东还有些印象。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上一世这事应该是93年发生的。
  这次如果《科幻世界》真的能从双月刊改成月刊,那就比上一世提前了一两年的时间,这也是于东重生之后对这个世界改变最大的一次。
  所以于东对改版的事情还挺关注的。
  谭锴除了在信中说正事之外,还关心了于东最近的生活,并邀请他有时间再去蓉城游玩。
  看完信之后,于东算了算日子,《科幻世界》下一期应该很快就出来了。
  虽然是十二月期,但是按照《科幻世界》的惯例,通常提前就能在市场买到。
  而提前的时间则不固定,有时候能提前半个月,有时则只提前两三天,甚至有时候还会推迟。

  把看完的信仔细收起来,于东看着窗户发呆。
  他是在考虑通讯的事情,像现在这样跟《科幻世界》书信来往,总不是个事情。
  上次杨萧有问过于东,是否有随时联系到他的固定电话,于东跟她说没有。
  确实没有,学校里面拢共就几部电话,都在领导的办公室里,他们的集体办公室并没有装电话。
  总不能因为这些事情,天天去麻烦学校领导,而且有些事情也不方便在他们办公室里面谈。
  苏桐办公室的电话就更不用说了,他自己天天事情都忙不完,哪有时间帮于东接电话。

  公共电话站离学校有些距离,也不太方便。
  买个寻呼机呢,这玩意还不便宜,得好几千块钱,而且在于东看来对他现在的处境提升也不大,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寻呼机让于东想起后世网上一个段子,说是有人九十年代囤了一批寻呼机,想要发大财,但是后来亏得底朝天。
  这段子也不是瞎编,确实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这几年bp机越来越火,价格在某段时间也是不断上涨。

  这就给了某些人错觉,以为bp机的价格会一直涨,他们没想到手机的发展会那么快,没用几年bp机就几乎退出了市场。
  商人逐利,因为时代的局限性预想不到未来而追涨杀跌是很正常的。
  想来想去,暂时只能先这样凑合,反正通讯需求并没有太急迫。等到后面真正急迫的时候,他手上大概也有些闲钱,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多了起来。
  大不了就在金陵买套房子,装个电话好了。又或者去买个移动电话,随身带着,虽然用惯了手机的他对砖头似的大哥大不太看得上,但是真到了要用的时候,谁还管它重不重,丑不丑。

  总之,说千道万还是钱的问题,有钱了,办法也就多了。
  云华路与林合路交口的地方,开了一家书店。
  店面不大,三十来平,不过老板在门口搭了个雨棚,又定制了两块木板架在椅子上作为临时书摊,算是为书店扩了容。
  只是这扩容也有麻烦之处,他这书店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营业,也要开门关门,这时候就要费力搬书。
  二十五日早上,老板戴欢来回跑了不少趟,才终于把书摆好,正准备坐下歇歇抽根烟的时候,眼见着几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结伴朝他这边走来。
  少年们还没到跟前,其中一个人就朝戴欢喊道:“老板,新一期《科幻世界》上了么?”
  喊话这少年戴欢认识,这小子是金陵中学的学生,没事老喜欢往他书店跑。

  戴欢一看来生意了,也不想着休息了,从书摊上拿起一本《科幻世界》来,向他们展示,“你们来得巧了,新一期刚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