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文学时代》
第8节

作者: 海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诗歌不行。
  “你不要听到地方就觉得范围很小,其实这次的选题还是很开阔的,地方人文有很多能写,地志、美食、风俗、民间神话……我稍一列举,你的思维应该就能开阔。”苏桐怕于东信心不足,又补充了一句。
  于东点头道:“确实如此,只是大家最好不要写同一种。要是稿子出来,满篇美食,虽然解馋,却也会犯腻。”
  “这是自然,所以一会儿大家还得讨论。当然,你也不用过于拘束,即便有人写同类型,大可不必担心。你是上沪人,在燕京求学,应该对这两个地方比较熟悉,不过我建议你写上沪。燕京写的人多,巷拐胡同的不知道被写了多少。”说到这里,苏桐又忍不住点了根烟,“叶兆延大概会写金陵。”
  其实于东对短篇幅的作品兴趣不太大,但是也愿意试一试。
  而他之所以对短篇兴趣不大,也是因为他知道以后会是长篇小说的天下,不仅仅是实体出版,即便是杂志也会跟着搞长篇。
  但是现在来说,能搞长篇的杂志社不多,也就是《当代》那类背靠出版社的杂志有这种底气。

  因此于东虽然把《第二世界》的稿子发给了《科幻世界》,却也知道很有可能会被打回来,因为《科幻世界》很有可能不敢、也不愿意去尝试连载长篇。
  跟苏桐聊到大概两点半钟的时候,门口传来敲门声。
  两人一起看去,一个三四十岁的女人站在门口,肩上斜挎着个包。
  女人长相普通,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从容气质。
  于东看着她,正感觉有些眼熟,旁边的苏桐就笑着站了起来。
  苏桐走去跟女人轻轻地握了握手,“王老师,欢迎欢迎,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金艺工艺美术系的政治辅导员于东,也是我的学弟,于东。于东,这位是王安意王老师。”

  于东连忙打招呼道:“王老师好,久仰大名,今天能见到您,是我的荣幸。”
  “哎呀,小伙子会说话的嘛。”王安意说着又捂了捂鼻子,责怪道:“苏桐你还是少抽点烟吧,年级轻轻的别把身体弄坏了。”
  苏桐讪讪一笑,跑去把窗户开到最大,又把电风扇调到最高挡,风一下子就呼呼地刮了起来。
  于东看了眼苏桐,虽然苏桐已经当上了《钟山》的主编,但是毕竟年纪轻,在王安忆这样的前辈前面,苏桐的姿态也放得很低。
  王安意的代表作《长恨歌》还要等几年才会出版,但是1985年的时候她依旧凭借中篇小说《小鲍庄》获得了第四节全国中篇小说奖。
  她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沪人,但是从小跟母亲去上海生活,所以有些上沪口音。只不过在于东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沪人听来,她的口音里面还夹杂着一点北方的口音。
  这大概跟她之前在蚌市和徐市待过几年有关。

  后来有人拿她跟张爱菱比,说她是后时代的张爱菱,是因为她跟张一样,作品都是围绕着上沪这座城市,写着婚姻、爱情、男女。
  但是于东却觉得两人大不一样,两人生活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只不过是上沪这座城市相似,要是作品能一样那就怪了。
  张笔下的女人通常生活在困苦和恐惧之中,为了生活而去爱,但是王安意笔下的女人却不同,她们少了很多焦虑,更侧重于女性自身的情感。
  于东更喜欢张爱菱,当然也不讨厌王安意。
  原本苏桐只告诉于东,毕飞雨和叶兆延要来,倒没想到王安意也会来。
  “我说苏桐呀,你这办公室也得好好收拾一下,乱得不成样子。好就好在你自己是主编,平常没人管得了你。这香烟真的要少抽的,你才三十岁不到吧,面皮都被香烟熏黄了。”
  王安意的屁股刚沾上沙发,就开始说道起来。
  她真人跟文字大不相同,虽然操着上沪口音,但是语中有一种豪气。面对于东和苏桐,她自然而然地拿出那种老大姐的派头来。
  两人也只能苦笑着挨训,主要是苏桐挨训,于东坐在旁边免不了也会被波及。
  “于东你不抽香烟,这是很好的呀,但是也要防微杜渐的,不能跟着学坏了。”
  “是,是,您说得是。”于东也只能点头。

  又过了十来分钟,毕飞雨和叶兆延两人结伴过来,苏桐和于东就松了口气。苏桐连忙说道:“飞雨你们怎么来得这么迟呀,王老师都等了好久了,我们快开始吧,时间不等人。”
  毕飞雨他们也是一脸懵逼,心说不是说了三点,这不还没到三点么?但是看到王安意,他们也没敢说话。
  虽然苏桐嘴上说着开始,却没忘了把于东介绍给毕飞雨他们认识。
  叶兆延的年纪大些,今年三十四岁,他剃了个近似于光头的寸头,但是还能看到满后脑勺和鬓角的白发。身体微微发福,穿着一件灰色汗衫,非常随意。不过谈间,有一股子略显传统的书生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
  跟叶兆延相比,毕飞雨显得精瘦很多,他皮肤偏黑,脸庞上线条刚硬,于东跟他握手的时候能感觉到从他手掌传来的力量。
  “于东你这都没到二十吧。”

  “我68年生人。”
  “哦,那都二十四了,我二十四的时候看起来可没你这么小。”
  旁边的叶兆延笑着调侃道:“那是你自己长得着急,你二十岁就长得像三十岁,现在快三十了,还是像三十岁。说不定等你四十了,还像三十。”
  “嘿,谢你吉。”
  毕飞雨有当兵的那种直来直去的气质,跟于东说完就看向苏桐:“咱们要不开始?”
  “行,我先大概给你们说说……”接下来,苏桐把这次组稿的想法跟他们几个又说了一遍。
  于东之前已经听了一遍,这会儿也没懈怠,认真又听了一遍。
  等到苏桐说完之后,叶兆延看着王安意笑道:“这不是正对王老师的胃口么?王老师平时这方面的文章最多。”
  王安意没有否认,只是说道:“写得多罢了。”
  叶兆延讨了个没趣,又问毕飞雨,“飞雨,你觉得朝哪个方向写比较好?”
  毕飞雨摇了摇头,“我还没什么想法。”
  “苏桐呢,你自己这次操刀动笔么?”
  苏桐本来正准备掏出烟点上,又生生忍住了,听到叶兆延问他,笑眯眯地回道:“我就不写了。”
  叶兆延的目光从于东身上掠过,又开口说道:“我倒是有点想法。”

  “嗯,你说。”苏桐点头道,“今天叫你们过来,一是为了求稿,二也是为了问问你们的想法,你能提意见当然好。”
  “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咱们是四个人,苏主编你刚才也提到了四个方向,我看我们就不如分别按照这四个方向写。王老师呢,平时的作品中就写到不少美食,这方面她拿手。飞雨《孤岛》写得很好,就写风俗好了。我自己平时爱研究地理,写一写地志好了。于东嘛——”
  叶兆延把目光投向于东,笑了起来,“于东年轻,思维天马行空不是我们能比的,我看神话这个思路交给他最妥当。”
  于东抬眼看了看叶兆延,不知道他这是玩得哪一出,怎么这就给安排上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