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奇妙的世界》
第7节

作者: 大棚里的蒸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村子正前方右边几百米,有一片草地,接近千亩的草地,很大,平时村里的人,会把自家牛啊马啊放到这里吃草。
  这片草地可以说是村子里好几代人造出来的。
  本来这一片,其实就是一片荒地,上面全是细小的石块,夹杂着一些沙砾。
  不过呢,旁边有一条小河沟,从右边更远的地方流出来的,也就两三米宽,最宽的地方也超不过五米。
  也不知道从哪一代开始,村里的人每隔几年,就清理这条小河沟,把淤泥清理出来,然后铺在这块荒地上。
  慢慢的,这块荒地,就变成了地面泥土厚度有20来厘米的草地了。
  不过村里也没有谁说把地给分了,只是个家都把牛马什么的往这一放,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吃上面长出来的野草。
  越过这片草地,那就是一座座的小山了。
  样子就像诚鑫原来世界的课本里的桂林山水一样。
  小山不高,有几十米的也有十几米的,也不知道怎么形成的。

  这些小山都是有主的了,基本就是每一大家子分一座,平时在上面找材火什么的,不过现在嘛。已经分得没有那么清楚了,因为人少了。
  在往前,那就是一片湖泊了,几百亩面积,中间有一小岛,面积也有好几亩,有些被淹在水中,形成了一圈湿地。
  水基本就前边或者右边的山体里侵出来的山泉水,或者山里雨水流进来的。
  听说这湖泊下面有很大的空间,视乎有个大溶洞,反正没人潜水下去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平时村里想吃鱼的,自己去里面钓就是,没有谁会管你,但是不能下网。
  要下网,只有等冬天,村里集体行动,然后拉几网。
  各家各户准备好马,然后拉去镇上卖,每匹马给点辛苦费,剩下的给村里留着用。顺便每一家还会分一些鱼。

  现在已经没有这种行动了,因为剩下的人大多老年人,50来岁的算是年轻的了。
  只不过就是这样,也还是不能私人下网。
  至于在往前,诚鑫从小到大没有去过,那边就是林子了,说不定有什么野东西出来,爷爷辈的说,以前有大猫。
  回到村里看,一条小河从刚才的湖泊流出来,经过村前流向了左边。

  整个村子的前边和左边,沿着小河沟两边都是水田。
  有4条路从村子延伸出去,一条右边,一条正前方,一条左边,最后一条就是通出去的山脉,在后边。
  至于村子正前方更远的地方,那是一片被村里称为乱石谷的地方,很大很大。
  走过村西边的水田,在往前走一段,靠右边,那就是一片荒漠一般的下坡,一直朝着更远的地方而去,到底就是乱石谷里了。
  小河沟也往那边流,不过流到乱石谷没多远,形成了一个几百平方的小湖泊就没了。
  在乱石谷前行一段距离,就能看见整个谷里的各种各样造型的石头,高高低低杂乱无章。
  原来科技不发达,村里人不知道这乱石谷有多大,只是说很大,很大,好几天都走不到尽头,传说这里原来是一片湖。

  不是平常的澹水湖,是咸的,和海水一样。
  传说是整个乱石谷某一处地方,有一口龙眼,泉眼的意思。
  这口龙眼是通往大海的,整个湖的水都是从大海里涌出来的,然后通过一条古河道又流出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后来科技发达了,啥直升机,卫星地图一拍摄,整个乱石谷的大小就出来了。
  整个面积非常大,上到川省,下到贵省。
  (虚构的,别真去地图上找,平行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整个乱石谷中间有一座山,从卫星地图上看,很长,差点把整个乱石谷分成两半。
  不止这一座,其他的还有,有的足球场那么大,有的几千上万亩那么大。

  不过上面都只有一些灌木,连树林都没有,应为没有澹水,外加还是盐碱地,那些灌木就靠着平时的雨水生长着。
  两省一市都没有说这大峡谷属于他们,没什么利益,而且每个地方到这峡谷,都是山脉加森林,进山谷还是悬崖,所以都到不了峡谷里。
  唯二到峡谷的办法就是,一,座直升机飞进去。
  二嘛,那就是从诚鑫老家这里进去,所以,最后还是被划分到了市里代管。
  这代管意思就是,这属于独立的地方,但是管辖权归庆市。
  镇里啥的是做不了主的,主要是太大了,镇里也就管管村子就差不多了。

  六七八十年代,还有专家进去考察,不过那,什么也没有,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沙子。
  不过也不是一无所有,他们找到了一些古海生物化石。
  他们进入过后,也大概测量了峡谷的深度,最深的地方差不多有两百多米,这几本上算是快到海平线的深度了。
  整个山城长江也就海平面一百九十来米左右而已,就算这山区里面,会在高点,那两百米也差不多了。
  考察的专家来来回回好多波,也没找到点啥矿产资源啥的。连澹水都没有多少,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废话是不是很多?)
  诚鑫爷俩拔完了长一些的鸭毛,接着就拿出一点去年剩下的稻草,给这舍己为诚鑫的鸭子,做了一个火疗,彻底的把一些绒毛给去掉。
  在然后呢就是大卸八块,放在早已经烧开了大锑锅里炖上,顺便拍两块老姜。
  因为是放在木炭烧的小火炉上的。也不用怎么管他,让他小火慢炖就行,中途可能得加点水。
  要是过年,一般是二十九晚上就开始炖,一直炖到早上。
  等中午正餐前在热一热。
  搞完这些,诚鑫也起身准备出门了,这好久没回到老家,得出去转转啊。
  一圈逛下来,不是这个奶,那个爷的,就是这个叔,那个婶的。

  反正只要诚鑫认识的,都笑着打了一个招呼。
  转悠了一圈,诚鑫也就回到了老宅,村子里也没有太亲的人家。
  老爷子那一辈,3兄弟加俩姐妹,两个哥哥十七八岁就出去了,也不知道是打仗嗝屁了还是咋了。
  至于姐妹,都嫁出去了,所以,村子里也没有太亲的。
  至于老爸的兄弟,他们都是搬出去了的,三个哥,一个弟,要么同在一个镇上上班,要么在市里。

  整个大家,诚鑫这一辈就俩人没有结婚,一个是诚鑫,还有一个小叔家的,18岁,应该还在读高二吧?
  至于大伯家的大堂姐,早就嫁出去了,孩子都读高中了,五伯家的堂兄也结婚了,就在镇上工厂上班,孩子也小学了。
  还剩下六伯家的堂姐,也是结婚了,孩子也快上小学了。
  晚上,诚鑫和爷奶坐在正屋吃饭,晚上俩菜一汤,一个白菜,一个泡椒鸭杂,还有就是老鸭汤。
  喝老鸭汤这玩意得注意一点,这东西上面一层油,他不冒烟,小时候诚鑫没有少被烫过。
  小孩嘛,一看这老鸭汤不冒烟,直接就是一口上去,呵呵,那酸爽,只有被烫过的才知道。
  晚上吃了饭,陪着爷奶聊了一会,基本就是聊着家常,啥女朋友什么的了。
  电视还是用那种卫星接收的,简称锅盖,能看些乱七八糟的几个台,稍微看了一会,诚鑫就去睡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