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风云——还原最真实的刑警破案》
第10节

作者: 逃学威龙A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这样,以吊车尾的成绩进入面试的周家驹,最终因前面一名考生体检不合格,而被补录为一名人民丨警丨察,而当年的第一名,就是公丨安丨大学的校草杨亦晨。
  日期:2021-06-18 09:05:10
  杨亦晨可是公丨安丨大学的传奇人物,先不说学习,单是那剑眉星目的长相就让学校里的一众师姐师妹眼睛放光。何况他不光有一副好皮囊,还是学霸一枚,现勘、侦查、讯问、射击、格斗无论哪一项都是名列前茅。毕业的时候杨亦晨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联考,因为某些原因,杨亦晨放弃了分配工作的资格,转而重新参加公务员考试,又以远超第二名的成绩顺利通过考试。那时候,面试被刷掉的周家驹正望着录取名单感叹,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狗的差距都大。

  不过在杨亦晨看来,周家驹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却是天生吃丨警丨察这碗饭的。他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侦查学的老师曾经对杨亦晨说过:丨警丨察这职业就是一道墙,一边是光明,一边是黑暗,而丨警丨察的使命就是阻挡黑暗向光明的渗透。一名只知道秉公执法、黑白分明的丨警丨察可以是一名好丨警丨察,但绝对不会是一名优秀的丨警丨察。优秀的丨警丨察要懂得妥协,要懂得暂时的避让,要能在遇到挫折时,仍有百折不挠的信心,要能行走在灰暗地带,却心向光明。尤其作为一名刑警,因为是跟世界上最残忍奸诈的一群人打交道,更要能逢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头脑灵活,机变百出,遇到狡猾的嫌疑人,要比对方更狡猾。一名出色的刑警,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而杨亦晨则为人稍嫌太正,很容易在工作中吃亏。不过杨亦晨对老师的说法倒是不以为然,这一行跟其他行业都不一样,在黑白相间的地带行走的时候,稍不留神就会跌入黑暗,他深信如果有一次妥协,那么底线就会不断被突破,直到完全被染黑。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你这样,以后在工作中会吃亏的。”

  如果以老师所说的这个标准衡量,杨亦晨倒觉得周家驹除了有时候粗心大意之外,其他方面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刑警。而且他觉得这家伙有一项更为难能的特质,就是脸皮厚。像对宋航那样出尔反尔的事情,他就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但是周家驹却做得天经地义,理直气壮。周家驹不知道杨亦晨对自己的评价,要不然肯定得在对方面前嘚瑟半年。
  周家驹没有杨亦晨那伸张正义的自觉和使命感,他当丨警丨察纯粹是为了找份工作。不过进来后,他倒是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原因有三,一是不用死坐办公室,对他这种屁股下面长刺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利;二是可以跟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打交道,用他的话说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三是因为丨警丨察这个职业看起来威风,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那从小受警匪片影响的虚荣心。
  周家驹到了派出所,才发现自己打开了新世界。对一般人来说,从专门的业务科队调到派出所,肯定不啻于发配。但在周家驹看来,派出所比刑警队有意思多了,刑警队接触的案子多单调,无非就是命案绑架之类的大要案。派出所就不一样了,接触的案子五花八门,打架斗殴,伤害盗窃,抢劫**,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案子。打交道的人物也三教九流,简直让他大开眼界。
  调到所里这半年来,周家驹最爱干两件事,一件是调解打架纠纷,一件是便衣反扒。
  调解打架纠纷是派出所民警最头疼的案子,耗时耗力还不一定落好,有时候一个处理不好还容易给自己惹上麻烦。所以其他人往往都愿意直接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而不愿意费神去调解。打架纠纷的双方最难确定的是谁先挑起事端的问题,但是对周家驹完全不是问题。从刑警队办理命案开始,他锻炼出了强大的逻辑能力,往往能在打架的双方的叙述中捕捉到其中不合逻辑之处并指出,然后将对方驳斥的哑口无言,而周家驹的恶趣味之一就是看对方被自己戳破谎话之后的吃瘪模样。

  派出所的便衣反扒抓的是辖区内各种小蟊贼,比如偷手机的,偷包的,偷电动车的。刑警队的抓捕偏重于侦查和发现,比如一件命案,难的是锁定凶手,只要确定了凶手的身份,案件基本上就等于告破了;而派出所的抓捕偏重的是跟踪和隐蔽,在小蟊贼动手前不能被对方察觉。相比之下,后者更符合周家驹的口味。

  周家驹所在的风景区派出所辖区面积在分局内的各派出所内算不上大,却是西州市著名的景区,也是最繁华的商圈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多的地方就多蟊贼。前些年,这里每到人流量多的时候,也是小偷最活跃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发生二三十起街面盗窃。直到某天一名记者在这里被偷,回去后写了份内参,将这里的治安乱象捅给了高层,分局才调了史强来当所长,要求三个月内整治出成果。

  史强上任以后,先给曾经被处理过的惯犯每人都建立了一份档案,然后成立了专门的反扒队伍,要求每个队员都熟记这些惯犯的面孔,只要见到他们出现在辖区,哪怕是来逛的,也要拉回来留置够四十八小时才放人。这一招太狠了,不到两个月,除了个别的流窜犯,辖区内“溜地皮的”(尾随扒窃的人)几乎绝迹。最后反扒队员甚至还出辖区“抓绺”,只要在临近派出所辖区发现有作案的,也一律抓回来处理。搞得好多蟊贼见了风景区派出所的反扒队员第一反应是告饶:“哥,我离你们辖区还远!”史强也因为整治有力,两年后荣升刑警队大队长。

  周家驹仗着自己在刑警队抓捕经验丰厚,才来不久就要求跟着反扒,结果第一次出动就吃了瘪。
  反扒这一行首要条件是眼睛毒,要能在一堆人中分辨谁是小偷。还要能留意到对方的小动作,因为他们作案的时候一般都要用身体作掩护,不特别留意,压根瞧不出来。最后才能在对方得手后进行抓捕,所以抓捕反而是最次要的。周家驹第一次跟着反扒队在街上晃了一天,愣是自己没发现一个可疑的人,倒是反扒队员给他指出来之后,让他跟上了一个。他对自己跟踪能力很有自信,想着对方无论如何不可能发现自己,只等对方出手。想不到对方早发现他这个生手,逗他玩似的吊着他硬生生把辖区步行“巡逻”了一遍,要不是其他反扒队员打电话,周家驹还傻不拉几的以为对方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下手。

  日期:2021-06-19 09:19:02
  经过这次的事件之后,周家驹反倒对反扒愈发感兴趣。凡是不值班的时候,都要跟着反扒队上街,时间久了,还真让他琢磨出来一点东西。小偷的眼神和正常人还真不一样,要说怎么不一样,周家驹总结不出来,只能说见的多了就养成了一种直觉。其次还要善于隐蔽,惯偷的警觉性比其他犯罪嫌疑人都要高得多,稍有不对立马抽身就走,绝不拖泥带水。这方面周家驹倒是学的很快,据他自己吹嘘,是学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抓住了“体验派”的精髓,才养成了如今出神入化的演技。杨亦晨听得直翻白眼,这家伙不知道在哪儿听来了这几个名词就又忍不住卖弄,难得的是竟然没有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字读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