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阴影》
第51节

作者: 正能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然是好。但那是和尚的事。”

  “这应该全社会一起行动,歌曲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哦。”
  “我说不过你,我干活去了。”
  人们就是奇怪,这个道理他可能不接受,另一个基本相通的道理他就接受了。难怪老业务说,做人要懂得说话。同时独孤兰也发现,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党的理论水平都还是不高、不牢固的。找时间好好给他们上上课,这课一定要“懂得说话”才能达到效果。
  在赶去入户登记的路上,独孤兰心想,这些村干部既然薪水难以糊家,为什么不辞职,去专业搞生产经营呢?这事值得研究。
  大半个上午,独孤兰在东一家西一家的找,除了登记种植面积外,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以便集中上报镇扶贫办。正在忙活着,接到一个电话,是省住本镇另一个村的第一书记董处长打来的,他问独孤兰准备增加多少户“准贫困户”。这一问倒让独孤兰愣了,这是什么意思?独孤兰赶紧反过来咨询他,“准贫困户”数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电话里传来隆重的湖南口音道,增加太多了显得我们前期工作不深入,增加少了,显得我们没切实落实这一工作。其实这些“准贫困户”都存在一些条件不足的,当时才没有确定下来,现在要求统计这个,我们调查完了,又不给他们进入扶贫范围,“准贫困户”会不会骂我们?真是不好做的事。

  放下电话独孤兰细细品味了董处长的话,虽然有道理,但那是“官道”的话,都是保住乌纱帽的话。为了真实收集到贫困人口的情况,还是赶紧调查吧。
  可是调查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次让独孤兰很难堪。

  当独孤兰走进一家“准贫困户”的家时,这家主人的态度很不好,脸绷得紧紧的,不见一点笑容,还不让独孤兰踏进她家。独孤兰觉得好奇怪。只好先从登记种植面积开始。一提登记种植面积的,她却转变了态度,热情的请独孤兰进她家。
  独孤兰懵了一会儿,心中想明白了,这一家可能是那种特别爱面子的,不愿作为贫困户,让村里人瞧不起。心中提醒自己,说话要特别小心,特别有艺术。经过短暂的询问,很快就把种植的事搞定。
  “种植面积的事登记好了。另有一事,想与你们商量。”
  “什么事呢?独孤书记你尽管说就是了。”
  “我不知道你家的经济条件到底怎样,特别是孩子们上学有没有保障?”
  “哎,怎么说呢,基本上还是可以供他们上学的,就是上大学和吃穿比不上城里富有的人家啦。”
  “能供得上学就是村里有能耐的人家了。但是最好孩子们都能上大学,今后他们的人生路才会走得更好。”

  “是有这想法,这要看孩子们争不争气,家里尽量支持就是。”
  “列入帮扶对象的贫困户政策上是小学年补助三千元,初中年补助五千元,高中和大学年补助七千元。”
  “那是人家的事,我家不拿这种钱。”
  “大嫂有志气,好样的,但是可别委屈了孩子们啊。他们要是上不了大学,对他们人生影响不好。”

  “到时再想想办法,车到山前必有路。”
  独孤兰看她这么坚定,自信心十足。也就不再提登记“准贫困户”的事了。好在进门前心中估计正确,说话得当。才不会惹起这农妇“开广播炮”。
  独孤兰做完入户调查登记,看时间已是上午近十一点了。赶紧加快脚步回到工作室,打开电脑,把“准贫困户”的信息录进去。再点击一下统计在校人口数统计、因病致贫。数据马上就出来了。独孤兰把电脑里的数字,再通过微信群上报镇扶贫办。群里已报得七七八八了,好在上报不算晚。
  处理完上报的事,独孤兰觉得一身轻松多了。走出工作室,抬头看看天空,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特别耀眼,也让人心胸一宽。本想赶去帮助登记,但看时间已不早了,估计局里的慰问人员很快到了,只好走进詹英的肠粉店,提早吃起午饭。这半年来,还是第一次这么早吃午饭。独孤兰反而觉得不习惯,詹英也觉得非正常。
  “独孤书记,今天怎么这时间就来吃饭?”
  “上午刚好工作告一段落。下午还有重要事情要办,所以提前吃饭。”
  “我看村里的干部都没那么忙,你怎有办不完的事,不觉得累?”

  “怎么说呢,累是必然的,但是能达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个愿望,多干点也行。”
  “这个说法我听得懂。独孤书记真有爱心。”
  “最主要的是党中央、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有爱心。”
  “这个我听不懂。”

  “就像一个家,家长、家里主要劳动力对小孩和老人都有帮助照顾之心。这个家的所有人就能过得同样好。”
  “哦,这就听得懂。”詹英走进走出,但就是不知道在干什么,很明显是心里烦燥。最后她停下脚步,鼓起勇气对独孤兰道,
  “独孤书记,你真是神人。”
  “开什么玩笑,我怎么成了神人了。”心想是不是赞扬擂台打赢了“疯秀才”的事。
  “你听了几句话,就知道那个项目是不对劲的。”原来说的是那天她娘家来人搞传销的事。
  “最后你们投进去了没?”

  “我们几个人合伙投了一份。”
  “结果怎么样?”独孤兰故意问道。
  “哎,那个破网络,投后经常登录不了,向上线打听,都说网络维护。但是以我女人的第六感官,觉得被骗了。”
  “有返回来多少钱?”
  “投进去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一分钱还没返回来。”
  “现在社会上这种东西多的是,说得天花乱坠,收钱后把网络一关,你不知道到那里找他要钱。”
  “像这种事能不能报案?求公丨安丨给追回钱呢?”

  “当然能报案。但是能不能追回你们损失的钱,那就另当别论了。”
  “怎么说?”
  “这些人在那里,你们投钱的都不知道,要抓到他们谈何容易。再说,取证方面也很困难。另外这种网络诈骗涉及的范围都很广。处理起来工作量特别大,破案时间很长,只有结了案后才会处理理赔方面的事。”
  “哎。真的是人不贪无祸啊。”
  早早吃完午饭,慰问的人还没到,反而觉得空落落的。独孤兰再打出电话询问慰问组到那里。电话里传来蔡科长边吃东西边说话的声音。说道慰问组就在芹花县城吃午饭,饭后再赶到林樟村,估计要到下午一点多才能赶到。
  放下电话,独孤兰赶到村委会,看大门关着,只好打电话问一问柯俊。柯俊报告已完成大部分村民的种植面积登记。正在家里吃饭。放下柯俊的电话,再打柯建华的手机。听到电话里头传来机器的隆鸣声和风吹过的呜呜声。一下子明白,建华此时应该还在大堤上。回答果然证实猜对了。
  放下电话,独孤兰快步赶上大堤。替换下建华,让他回家里吃午饭。工程队的人这时也在轮流着吃饭,就是机器不让停。队长却跑到大堤南与镇道交接处,傻傻的站在那里望着。不一会儿,队长领着一辆车向这边开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