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地·赵人·赵风》
第17节

作者: 酒量犹豪人渐枯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很少有人知道,他却一直安静地躺在这里。肥乡区内索家寨村东北,有座萧索、沉寂了几十年,甚至在当地百姓眼中都相当陌生的墓地,其主人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平原君赵胜。

  据肥乡古志记载,该陵墓原高二十丈,到明代封土尚有十余丈。因陵高土厚,冬季墓阴积雪要到来年春天已经很长时日,才慢慢融化,被人誉为“赵陵春雪”美景。
  今天,墓土高度已不足4米,再无积雪可观了。
  想想生前珠客三千、前呼后拥的热闹,2000年后孤零零偏卧此隅,独对衰草萋萋,怎不令人陡生慨叹?
  古来将相何处寻,荒冢一堆草没了!为赵胜生叹的古人很多。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士。”此为李贺。
  “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此为高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此为李白。
  诗人的论调往往感性而率意,缺乏学者基于审视、思索后的周全与中肯。
  一代文宗王世贞,隆庆元年以副使莅大名,来到邯郸慨然起兴:“君莫谓平原好公子!三千去后应无几。堂中客傍信陵门,军前士死长平垒。”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他下判:“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
  千秋功过任由人说。
  一

  赵胜,赵武灵王子,赵惠文王弟。平原君从惠文王元年拜相,其后三去相、三复位,历经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二朝。
  那是怎样一个扰嚷喧嚣、刀光剑影的时代。战国的大幕行将落下,但在终场铃鸣响之前,还会有四个人几乎同时亮相在当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中心。他们以个己为中心,组成政权之外的势力集团,他们遥相欣赏,彼此呼应,用奔波于路、舌战王庭的个己努力来为国纾难,救人倒悬,附带也确立并散扬自己的赫赫声名。
  他们就是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轻裘长剑,烈马浩歌,纾难救急,义布四方,这是四公子的集体精神小照。
  他们四人的确很相像,均出生宗室,手握重权,又都喜欢虚己以交,揽士纳才,养客传舍,重义全交。他们的集体聪明之处还在于,绕过政府权力系统,只在自家后院广造馆舍,养纳门客。不干预政治则不会见疑,那么这支队伍就可以放心成为自己的私人势力,养士报己,为我所用。
  “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这是赵胜的门客规模。

  养人者为的是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乘隙而奋盛于一时;被养者则是不乐居业,偏好游处,游手好闲,在依附别人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序的大乱之世,双方都含情脉脉地找到了某种不言自明的相互依托。
  所以,待士的真心有时连豢养者自己也说不清。
  平原君家楼临民宅,旁边住着位跛人,行走动作相当别致,而这一幕让楼上的平原君美妾尽收眼底,美人顿时笑声朗朗,花枝乱颤。此笑极大伤害了残疾人的自尊心,次日,他迈着生动的步履登门对平原君说,他想要笑话他的美人人头,理由是“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
  面对这样的奇葩要求,平原君一笑了之。结果,门下舍人悄悄走了大半,平原君纳闷了。有人告诉他:“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斩美妾,且向跛子谢罪,宾客才又赶散的羊一样重新回圈。

  士我所爱,美人亦我所爱,固然不应爱美人而怠慢士。但仅因属于无礼貌的浅薄一笑,就提出索要笑者人头的要求,这样的要求不也太出格、太兽性了吗?
  一切违背人性,有悖审美的非自然示爱,都让人恶心。在这里,看不到什么所谓的浊世翩翩佳公子,要求的提出者、支持者、满足者,全系魔鬼。
  (待续)
  日期:2021-07-05 19:04:25
  二
  战国晚期,享誉天下的稷下学宫衰落了,而赵惠文王、孝成王时期的邯郸积极招纳搜罗,一时取代临淄,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学术交流中心。
  你看,孔穿、荀子、慎到从齐国来了;牛缺赶来的路上遇盗不幸死了;邹衍也来了,在平原君家里与其门客——世界逻辑学鼻祖公孙龙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学术辩论。
  就是此次辩论,赵胜认为公孙龙的坚白之说毫无道理,于是罢黜了这位大学者。从这个细节里,也能看到平原君的领悟力、辨别力、洞察力之低下,远不能让人满意。
  上党,这块烫手山芋最能说明问题。
  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攻韩,拔其野王(今河南沁阳),从而使得上党(治今壶关县)与韩国本土隔绝,孤悬于外。按照秦战略布局,接下来就是顺利拿下韩之上党,上党守冯亭顿时无措,自感无力应对。
  《资治通鉴》这样记载:“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将)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
  如此大的地盘从天而降,馅饼一样摆在了赵孝成王面前,你说诱人不诱人?
  眼尖的平阳君赵豹立刻认为,赵国接受上党将祸大于所得,所以坚决不能要,但他所举的理由很肤浅也很教条,圣人认为接受无缘无故的利益不是好兆头。

  拿不定主意的赵孝成王于是又跟叔叔赵胜商议。平原君却认为,用兵百万,攻战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这是天赐大利,不可坐失时机。
  于是,事关国运走向的一幢大错就此酿成。
  代表赵国政府喜气洋洋去接受上党管辖权的,就是平原君。此后,秦使反间计,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谏止,执意将在长平婴兵拒秦的廉颇召回,换上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
  史籍中虽没有围绕这起大事件的平原君言行,但以其位居相邦之官高,以孝成王事事问询之成例,没有赵胜点头同意,甚至是积极赞成,赵括就走不到长平。
  为系列错误研判结账的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是急转直下的一个历史分水岭。公元前260年长平一役,赵国被白起坑杀45余万将士。司马光的记载更准确:“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当时赵国总人口才是多少?即便在今天,45万人集体阵亡也太令人惊骇与恐怖了,何况是在生产力低下、人口寡少的战国时代。
  户户哭子,家家吊父,有女皆寡,有子皆孤,那是怎样一副举国缟素、凄惨哀恸的场景!所以到北宋时苏辙仍在谴责赵胜,说平原君仅乃窃得一时名声之人,不懂为国计虑,难以辅佐危殆国家,也无法抗拒强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