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扬帆行天下》
第22节

作者: 白菜1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周忱明显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公子果然英姿过人,不过公子却有些急躁了,须知欲速则不达。公子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稳’。只有稳住阵脚,才不被外力左右,想必公子一定被令尊教训了吧?”

  “恂如先生说的是,昨日归家被父亲狠狠教训了一顿,以至今日胸中愤懑,出来散散心。”
  “公子大可不必如此,公子的作为还是被很多有识之士看在眼里,愿意为大明做事之人会站在公子这边。此举阐明了公子之志,有相同志向者会慢慢聚拢在公子身边。”
  “本公子问恂如先生一个问题,以大明现在的制度,多久亡国?”
  “公子如何有此大逆不道之言?”
  “这就是大逆不道了,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安乐死于忧患。’一个国家怎么能没有忧患意识?恂如先生一定熟读史书,可有不亡的王朝?”
  周忱脑子里一片空白,他被朱瞻基的这个问题给雷住了。从来没有敢想这个问题,更没有人敢问这个问题。
  可是不想不问就不存在吗?天下哪有不亡的王朝,无非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太孙殿下竟然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大明才立国多少年啊!

  “周某说不好,不过朝代更迭无非就几种因果。其一,大灾导致饥民揭竿而起,从而动摇王朝根基,如陈涉世家。
  其二,主弱臣强,以臣篡君,颠覆天下,如王莽。
  其三,外族入侵,以异族临天朝,就如前元。”
  “就以先生说的三条来说,天灾为何朝廷不出面赈济,丰年所积下的粮食去了哪里?做为朝廷每年向百姓征收那么多的赋税,百姓遇到困难时难道不该伸出援手吗?”
  “公子,真到了百姓揭竿而起的时候,朝廷肯定也没有了足够的粮食用于赈灾。”
  “粮食去了哪里?大明的土地会变少吗?”
  这个问题已经直指核心,周忱不敢回答,任何朝代晚期必然是土地兼并严重,土地集中到了什么人的手里,这话大家都明白可就是不能说啊!
  “既然恂如先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那么再说下一个问题主弱臣强,为什么会出现主弱臣强的现象。你们儒家不是说君权神授吗,怎么能够以臣欺君?”
  周忱现在有些后悔上来与太孙会面了,这位爷是想把天捅个窟窿吗?
  不过太孙的问题绝对是好问题,真的要是能够实现太孙的问题也许大明真的就能跳出亡国的轮回。
  周忱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太孙的想法明显对儒家有很大的意见,自己可是儒教子弟啊!
  朱瞻基见周忱沉默不语,也不着急端起茶碗慢慢喝茶,等待他消化自己所讲的内容。
  周忱不愧是这个时代杰出的人才,沉思了一会儿,再次抬起头来,眼睛已经有了异样的光彩。
  “公子可有替代?”
  周忱问的含糊,朱瞻基却听得明白:“有,全民教育,让知识不再是少数人所掌握。”
  “公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开启民智,天下能有几时安定?”

  又是愚民的论调,为何肉食者都想将百姓视作牛马而牧之?究其原因就是容易管理,他们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百姓愚昧才容易被他们煽动。
  “朝廷若是施政为民,官吏若是一心为公,百姓又怎会不知好歹,无非是有些人私心作祟罢了。若是民智开了之后都变成了狼子野心之辈,那现在这些人又怎么算?”
  周忱无言以对,说百姓开启民智难于管理,换个说法就是现在的读书人不好管理吗?
  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儒家的这一套理论真的是漏洞百出,有些说法更是自相矛盾,劝别人的时候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恨不得让人都做杀身取义之事。
  而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变成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句话就是有危险你上,有好处我占。
  谈到最后,双方都默契的没有提最后一个问题,前面的两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问题就是必然的,这就是几千年华夏史血淋淋的事实。
  朱瞻基与周忱的会面没到天黑就已经报到了朱棣那里,朱棣正在为军器局案两个主要犯人意外死亡大发雷霆。

  谁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将两个重要战犯同时弄死,除了自己那个貌似忠厚的老大之外,还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动员如此庞大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之间弄死两个在刑部天牢的重要钦犯。
  朱高炽今天一天都在承受着老爹的怒火,不管朱棣如何威逼利诱,朱高炽就是一口咬定钦犯的死与他无关,为了表明态度,还自请废掉他的太子之位。
  朱棣脸上怒不可遏,心中却对这个太子是满意的,一个合格上位者,若是不能面厚心黑又怎么能镇得住手下的文臣武将。
  正在爷俩在乾清宫顶牛的时候,锦衣卫送来了太孙与周忱的对话内容。
  朱棣大略的看了一眼,冷哼一声将写着对话的纸丢给朱高炽道:“老大,看看吧,你的宝贝儿子觉得咱这大明要亡了呢!”
  朱高炽捡起丢在地上的纸,大致看了一遍,发现纸上面写着太孙问对周恂如,大明何时会亡?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这儿子是上天派来惩罚他的吗?

  刚刚摆平了军器局案,怎么还不消停。大明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刻,怎么可能会有亡国之虞?
  “爹!这孩子是失心疯了吧,不然怎么会问出这种话来?”
  “朕看他清醒的很,他看到了大明的弊端,虽然说亡国有些夸张,但是任何朝代亡国之时必定是积重难返,再无回天之力。你可知他为何要去捅开军器局的盖子?”
  “儿子不知,这小子自从醒来之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若不是看着他长大,还以为是被人掉了包呢。”
  “你不知,我看你是知之而不敢说吧,又或者是瞻基动了你的利益了。毕竟你与老二老三不同,你全靠文臣的支持。
  军器局案牵连下去受损最大的就是文臣,你担心文臣会因为此案对你离心离德,所以你将两个重要的钦犯悄悄处死,使这个案子的线索全部中断,只能草草结案。朕说的没错吧?”
  “儿臣冤枉啊,钦犯之死儿臣属实不知,不过儿臣有监管不严之责,父皇如何处罚儿臣都没有怨言。”朱高炽跪在地上叩首请罪。
  “哼!你也不用在朕这里装无辜,要说论手段,你的两个兄弟都不是你的对手,不过你是储君,大明将来是要交到你的手上的,这天下早晚是你的。你不能只想着把位置坐稳而忽略了大明存在的意义。”

  “儿臣不敢或忘,我大明驱逐鞑虏,重塑汉人天下,自然要为汉人守住这煌煌华夏。”
  “那你来告诉朕,这大明是谁的?”
  “当然是我朱家的啊!”朱高炽很清楚朱棣问的是什么,可是这话无论如何都不能从他的嘴里说出来。
  “哈哈哈!”朱棣哈哈大笑:“这天下是我朱家的,朕看不是吧,我朱家才能用掉天下多少财富,朝廷上下都觉得这天下是我朱家的,可是国库的钱粮我朱家可能随意挥霍?”

  “当然不能随意挥霍,陛下当知生民不易,圣君当体恤百姓,百姓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