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科学家》
第15节

作者: 江望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先是还是小黄门的张让的弟弟张朔被司隶校尉李膺抓到了滥杀无辜的罪证,害怕的连县令都不敢当的逃到张让家中,却被李膺带兵闯入张让府内,将其抓住后录完口供便将其处死。
  问题是李膺做为司隶校尉虽然有抓捕权,但没有杀张朔的权力,张朔是个县令,按律法只有廷尉有权力判决和处决。

  张让能在后来成为宦官头领,自然知道这些制度,立刻对刘志哭诉,表示自己弟弟虽然死有余辜,但是李膺不按照法令审判就杀害自己的弟弟,是目无王法的表现。
  刘志觉得有理,问李膺为何目无国家法令,李膺回道“昔晋文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意也。”也就是说,他不光光觉得自己没做错,还觉得自己杀的慢了,并且拿孔子诛少正卯的事情为自己正名,说的没怎么认真读过书的刘志哑口无言。

  所以说,从古至今要想政治斗争中获胜,政治理论学习一定要到位,否则别人怎么说都是理,你怎么说都没理。
  就这样,李膺名动天下,宦官们休息日都不敢出宫,天下士人以拜见李膺为荣,如果谁被李膺接见了,就称其登龙门。

  龙门?你是龙,那我是什么?刘志咬牙切齿的看着这一切,但刘志没有注意到的是,从这一刻起,汉皇室的权威开始消失了,你皇帝就是个糊涂蛋,你用的人都是幸臣,只有我们这些士族才是清流,这代表皇权已经岌岌可危了。
  而刘志更加坚信必须用宦官,因为这一幕和当年梁冀实在太像了,当年百官升迁先去拜梁冀,如今拜李膺,而宦官推荐的那些人不管能力怎么样,但说到我这个皇帝会尊敬,得到我的赏赐会感激,见到我会拜谢,我说话会迎合,而你们呢?拿着我的俸禄,天天说我不好,还娘的互相评起了荣誉称号。
  当被刘志报以希望的窦武也被评为了“三君”的荣誉称号时,刘志知道自己这个外戚和自己八成是不会一条心了。
  什么是“三君”,这说白了就是士族们互相吹捧的称呼,“三君”也就是“一世之所宗“,可谓是最高的评价,士族和外戚为了互相抱团对付宦官,也算是花力气了。

  而与之相对的,还有“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外号。
  反正这些都是好人,那好人骂的必然是坏人。
  其实马强觉得,这两边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宦官依靠皇帝宠幸贪欺压百姓,横征暴敛自然是王八蛋,但李膺这群眼中完全没有法纪只有心中道义的也是混蛋,因为在后世的马强太清楚一旦不遵守法律制度任由人根据道德或者喜好审判形成风潮,最后的结果就是再无一人有生命保障。
  后来的诸葛亮治蜀时解释自己之所以刑法峻急是因为是因为蜀地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从此时开始的。
  既然开始不讲规则的杀人,那么两边就开始彻底无规则了,最终从杀一人到杀全家。
  当时的刘志在私生活上已经放飞自我,有后宫佳丽超过五千人,但真正得到宠爱的也就那么几个,毕竟身体不允许,其中他宠爱的一个美人有一个亲戚叫张泛,走了宦官门路得了官位,因此仗势横行,被南阳太守成瑨、功曹岑晊抓住,当时刚好刘志下令大赦天下,结果成瑨和岑晊不但没有放人,反而杀了张泛全族两百多人,是真正的灭门。
  刘志得到消息后都要气疯了,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吗?
  别急,没完呢,太原太守得知小黄门赵津返乡,立刻将其抓住,也不遵守大赦,直接以贪横放恣为罪名将其处死。
  宦官高乡侯侯览母亲过世,他回家奔丧,大肆修建坟墓,被时任山阳东部督邮的张俭发现,张俭上书弹劾侯览,却被侯览拦住,于是张俭便带人杀入侯览的府中,砸毁了张俭母亲的坟墓,还没收了张俭家族全部财产,至于侯览家中宾客更是打杀无数。
  中常侍徐璜的侄子徐宣任下邳县令,因为向已故汝南太守李皓的女儿求婚不得而派人强抢,玩弄后将其射杀,东海相黄浮得知后派兵将其全家老小全部抓捕。
  总而言之,士族和宦官的斗争开始白热化,而两边优势也极为明显,在朝堂上宦官有皇帝刘志的支持和默许,往往可以获胜,而在地方上却是毫无还手之力,被地方的官员屠族的比比皆是
  刘志坐不住了,宦官的人虽然多有不法,但你们这些士族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直接打杀,难道就对了吗?
  发现刘志对此事极为气愤的宦官们怂恿下属上书告了成瑨等人一把,刘志顺水推舟,下令抓捕违反律法的官员,结果却是这些官员都不见了。
  不光光不见了,而且还到处都有人帮忙藏匿他们,甚至有了望门投止这样的成语出现,让刘志更加愤怒,我连一个犯官都抓不到,这天下真的还姓刘吗?
  说起来,刘志、士族两边是真的互相不理解,士族觉得自己一心为公为国,你这个皇帝是个糊涂蛋,用的都是小人,不快点发现错误用我们为官这是在弄啥嘞!
  皇帝刘志觉得你们这些士族眼中就没有我这个皇帝,我给你们俸禄,给你们官职,你们却互相勾结,对我的命令阳奉阴违,有你们这样的下属还不如没有呢。

  党锢之祸就此开始了,张俭几个能跑,在洛阳的李膺等人可是跑不了,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互相诬告下,被认定为党人的名单越来越长,甚至连宦官的子弟也被告为党人了。
  等到刘志发现报上来的党人名单越来越多,背后代表的势力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他也开始担心朝中势力的不平衡,正好外戚窦武上书求情,便下令李膺党人共二百余人遣回乡里,并将姓名编写成册,分送太尉、司徒、司空三府,永不录用,随后大赦天下,改年号表示此事到此为止。
  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刘志成功打击了士族,朝堂上的官员对他再无敢反对的,就当他准备一边努力生儿子,一边启用亲近自己的小人时,东汉皇帝的寿命诅咒再一次爆发了,刘志以三十六岁的高寿病逝于宫中。
  按照当年光武帝设计的流程,这个时候就是外戚上台,窦武可是三君之一啊,这下好了,喜迎新时代啊,士族上下那叫一个吹锣打鼓,窦武是自己人啊,那宦官还不得完蛋了!
  后世的人如果读史书读到这里就会发现这一幕和后来的一幕是那么的相似,所以说历史真的是一部连续剧,还老爱重拍。
  窦武等人经过严谨的考察后,选择了刘宏。

  这个考察标准肯定是看谁能把东汉折腾死吧....
  刘宏这个时候十一岁,放在后世也就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连毛都还没长齐呢,这权力自然拿不到手。
  窦武升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胡广为司徒,三人同领尚书台,而原来被认定为党人的李膺、杜密、尹勋、刘瑜等人再度全部召入朝中,共商国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