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道的发言,让童贯有些不高兴。童贯说:“今日之军事行动,皇上已有成算。皇上命公为都统制,特借公之威名,以压众望罢了。请勉励谋之,不臧不以为罪也。”
种师道说:“关于这次军事行动,前边是怎么讨论的,我没参与,不敢发表看法。现在这招纳之事,恐不可轻举妄动。一旦开战,出现失利,谁承担责任?”
童贯见种师道仍继续发表不当言论,厉声说道:“都统不用多言!我来时,已面受圣训,不准擅杀北人。我军过界后,他们当簟食壶浆来迎,又怎会开战?”
说罢,童贯拿出宋徽宗的御敌三策,让大家传看。种师道看罢,不再发表意见。
杨可世说:“关于出兵具体策略,还是不太清楚。一旦面临利害,仓卒应对,若是失策,我辈固不足惜,要是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有辱国家,那就严重了,愿熟思良计而后行。”
和诜说:“公自称有万人敌之勇,胆气绝人,视堂堂之师,如摧拉枯朽。今日观之,一懦夫耳!燕蓟之民,水深火热,望我解救,倘若金鼓一鸣,他们必比肩系颈,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公欲扇衅,败我事耶?”
杨可世闻言,默然不语。
童贯接着宣布,任命和诜为副都统制,辅佐种师道;任命杨可世为前军统制,负责指挥两路前军。
童贯要求各军都要制作一面黄旗,立于军中,以告诫所有官兵,不得随便过界“邀功生事”。
日期:2022-05-01 17:37:22
四十二、送信
此时,北宋巡边军队尚未到达指定地点即白沟与范村,但招降文告已陆续散发到了辽国易州、涿州、燕京等地。童贯在雄州耐心等待好消息。
可是,几天过去了,不见一个前来献出州县的辽国官员,也不见燕地汉民蜂拥而至。
童贯有些迷惑不解,也有些坐立不安。
赵良嗣此时也随宣抚司来到雄州。他向童贯建议,可以派个人去燕京,直接给耶律淳送封信,向他言明利害,劝他早日献出燕地。如果成功,则可一举实现收复燕京之目的。
童贯与耶律淳有过一面之交。那年,他出使辽国路过燕京时,曾拜访过耶律淳。两人交谈甚欢,彼此印象不错。
童贯觉得赵良嗣这个建议很好,令他马上起草信件。赵良嗣于是就以童贯名义,起草了一封致耶律淳的信。后人给这封信起了个名字,叫做《谕淳祸福书》,内容如下:
“太师、领枢密院事、充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楚国公童贯谨致书秦晋国王阁下:
盖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得人心者,可以立国,失人心者,罔克守邦。惟天人精神相与之际,乃祸福存亡必致之理。明者未形而已悟,愚者患至而犹安。窃惟国王之于大辽,亲则叔侄也,义则君臣也。白水之师播越蒙尘,国王不能率兵赴难,使之复立,乃乘隙以自处,非篡而何?此所谓逆天也。西京危急,亡在朝夕,国王又不能遣兵命将,拯人于涂炭。哀此元元,其将畴依。失人之心,无大于此。逆天道失人心,如此其甚,国王如是自视,可能久乎?
燕、蓟、云、朔,名为有主,其实无主也。国王春秋高,且又无子,而乃骤用馀列庶出之侄,扰攘颠错,以致于此。燕人何辜?坐待残灭。皇帝恻然念之,乃命贯领重兵百万,救燕人于水火。灵旗北指,渐次燕圻。天地神人,莫不悦喜。来者如水之就下,沛然孰能御之!想惟国王亦已知之矣。
国王温恭和裕,通达古今,存亡之机,洞然深悉。善为计者,因败以图成,转祸以为福。如能开门迎降,归朝纳土,使国王世世不失王爵之封,燕人亦无蹈斧钺之患。孟蜀南唐及两浙钱王,昔尝纳土并享王封,袭传至今,子孙昌盛,天下耳目,众所共知。国王翻然入朝,岂减钱王故事?
如其不然,当议进兵。国王势蹙事穷,天厌人离,欲北走则无所归,欲南归则安可得?当此之际,虽悔何追!况大辽五路所管州城,四京已为草莽,区区之燕,必不能守。国王平日以仁爱为心,若能知昔人存亡之机,全燕蓟一方之命,其馀阴德,与世无穷。若国王迟疑,犹豫不断,窃恐子密窃发于便室,严庄遽起于帐中。国王之识兼人,亦岂不能虑此乎?若是,则国王左右前后之人,皆敌国也。母蹈前车,取笑后世。贯与国王幸有一面之契,不敢不以诚告。惟审思而熟计之,勿为庸人所误。”
童贯对这封信很满意。可是,派谁去送信呢?
赵良嗣毛遂自荐,愿意前去。他离开燕京已经七年了,很想回去看看,那里有他许多亲朋好友。而且,他在耶律淳手下当过官,与他能说上话。
但童贯不同意。童贯觉得,赵良嗣若是回去,风险太大,恐怕是有去无回。童贯决定派归朝官张宝和赵忠去燕京送信。
所谓归朝官,是指原来在辽国燕云地区当官,回归宋朝后,又在宋朝继续当官的汉人。赵良嗣也是一个归朝官。
张宝和赵忠原来也是燕京人,童贯对他俩的燕京之行,抱有一定的期望。
日期:2022-05-02 11:18:47
张宝和赵忠离开雄州后第三天,和诜就接到燕京传来的消息,说张宝和赵忠都被耶律淳斩首了。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童贯所料,也让他吃了一惊。
行军参谋官刘韐认为,耶律淳下手如此之狠,说明他对大宋有相当大的怨恨。要想招降他,希望不大。从目前形势看,燕京官民也不像和知州说的那样。什么箪食壶浆、比肩引颈、犹如沸羹,恐怕都是和知州的臆想。
刘韐是福建人,宋哲宗元祐九年(1094)进士,这年五十六岁。他到过西北宋夏边境,曾临时代理鄜延帅职,出奇兵解围,担任越州知府期间,曾受命镇压方腊起义,可谓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所以,这次出兵宋徽宗安排他担任行军参谋官。
面对目前的尴尬局面,和诜很是郁闷。他觉得,自己对燕京局势的判断应该无误,可眼前的事实却又让他无法解释。
这时候,和诜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何不派赵诩回易州招降呢?易州是赵诩老家,他在那里应该有一定的影响力。
赵诩就是前几年在辽国率众起义的那个董庞儿,他降宋后,宋徽宗给他赐名赵诩。他这次也跟着童贯来到了雄州前线,参与招降工作。
童贯一开始对和诜的建议没有表态,他不太相信和诜说的话了。一个名叫李宗振的宣抚司幕僚说:“不妨试一试,或许真能有所收获。”李宗振已年逾七十,跟随童贯多年,算是童贯的首席幕僚。
童贯于是派人去把赵诩请来。童贯对这人没有好印象,觉得这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不堪重用。
赵诩一听说让他回易州招降,很不情愿。他认为,自己目标太大,回易州招降效果反而不好。易州城里他有个好朋友,叫史成,是易州赫赫有名的人物,家缠万贯,又喜欢广交江湖豪杰。自己给他写封信,让他起兵,献出易州城。
童贯这次派遣谭九殿直去送信。谭九殿直带着赵栩亲笔信,还带着许多礼物,来到易州,找到史成,将赵诩亲笔信递上。史成看完信后,二话没说,当即命人将谭九殿直捆绑起来,直接送往燕京交给耶律淳。当天,谭九殿直也惨遭杀害。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