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08 14:46:10
吴三桂自上了陈请撤藩的奏疏,内心一直不能安稳。这段时间,他除了上校场整军演武,其余时候只呆在王府与众多姬妾追欢逐乐,再也没心情关心其他事。
吴三桂虽已年过六旬,纵欲享受却更倍于前。除了原配张氏被立为王妃,陈圆圆因年老色衰主动退居幕后,吴三桂的后宫之选几近千人。有很多都是特派专人前往出美女的苏杭地区选购的花季秀女。
一曲歌舞结束,吴三桂命人取钱给赏,将珠玉金帛堆满堂前,宫人美女们嬉嬉笑笑,都上前争抢。吴三桂则哈哈大笑以此为乐。
圣祖批准撤藩的谕令,传到云南,吴三桂顿时愕然,不知所措。期待朝廷命他世守云南的希望,转瞬间化为泡影,心里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当然,如果他乐意隐退,他就会接受和执行圣祖的撤藩决定,这一切烦恼自然都不会产生。然而,强烈的权势欲驱使他无法安静下来,他不甘心失去已得到的东西。
毕竟已经六十多岁了,吴三桂不再有当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锐气。他虽然很痛苦,心怀不满,但自感年迈,暂时还没有想到要起兵抗拒。但他周围的一群核心人物,无论如何也不甘心俯首听命。
撤藩令一传到云南,马上掀起了巨大震荡,吴三桂的大部分属下,起初的反应是震惊,继而愤愤不平,不禁同声愤慨:“王功高,今又夺滇!”他们跟随吴三桂多年,早把自己的命运同吴三桂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日期:2021-03-08 16:46:18
这批人,都希图借助吴三桂的权势飞黄腾达。吴三桂也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权利给予他们特殊的利益,他们个个华屋美食,享受着种种特权。如果撤藩,回到关外,不过经营田庄罢了,他们中很多人的仕途即告终止。因此,他们都与吴三桂有着不一般的利害关系,构成了以吴三桂为核心的政治军事集团。其主要成员有:
吴国贵,五十多岁,吴三桂的心腹大将,早在关外就已跟随吴三桂,勇猛敢战。
马宝,字城璧,近五十岁,原李自成旧部、南明降将,狡黠善战,以勇著称。
吴应麒,四十多岁,吴三桂的侄儿,骁勇善战,官至都统,吴三桂的得力战将。
方光琛,字献廷,五十多岁,原明礼部尚书方一藻之子,老谋深算。
刘茂遐,字玄初,五十多岁,善谋划,有见识,是吴三桂的重要谋士。
吴三桂的四个女婿:胡国柱、郭壮图、夏国相、卫朴。从四十多岁至三十多岁,或文或武,都颇具才干。
除上述提到的一些人,还有吴三桂的大批藩属子弟,都在吴氏集团中占有一定地位。
当云南正为撤藩的事惊惶不安时,北京城中,清政权也在为尽快撤藩忙碌着。
圣祖选派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为钦差,专程前往云南;派户部尚书梁清标往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办各藩撤兵启程事宜。
圣祖特别重视吴藩,为此又亲笔写给吴三桂一道手诏,极力安抚他:
自古帝王平定天下,依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必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使封疆重臣,优游颐养,宠固海山,甚盛典也。王夙笃忠贞,宣劳勠力,镇守疆,释朕南顾之忧,其功茂焉。但念王年岁已高,久驻遐荒,眷怀良切。近以地方平定,故允王所请,搬移安插。兹特遣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前往宣谕朕意,王率所属官兵趣装北来,慰朕眷注,庶几旦夕觏见,君臣谐乐,永保无疆之休。王到日,即有宁宇,无以为念。钦哉!
朝廷的撤藩特使折尔肯、傅达礼一行还没动身赴云南,圣祖紧急指令户部侍郎达都前往盛京(沈阳),会同盛京户部侍郎、奉天府尹,查看划拨给吴三桂的土地、住宅是否合适。圣祖指示,凡是贫民劳苦开荒的土地和他们的房屋,不得察看和占用。再有当地驻守官兵分内的土地与房屋,也不许察看。除此以外,有田地、皇庄、马场、王与大臣、侍卫等人的庄田房屋,以及空闲之地,务要尽行察看。
总计三藩撤离人口不下六七万,所需土地和住房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把他们都迁到辽东、如何安排好,也不是件容易事。圣祖还是想尽力把他们都安置好,使之各得其所,安居乐业。
派出折尔肯、傅达礼一行前往云南后,圣祖再派户兵两部官员前往贵州,负责办理吴藩搬迁时所需要的夫役、船只、马匹、粮草。圣祖告诫他们,不得骚扰地方驿站百姓,要慎重从事,不可迟误。另外,圣祖特批三藩官兵启程前,每人预发六个月俸饷,以示关怀。
圣祖对三藩同撤问题,做了方方面面的指示,考虑的颇为周密,措施也无不当。各部衙门和有关官员都奉明旨积极招办。可是,圣祖和廷臣们却没料到,吴三桂和他的谋士们正在云南秘密商讨,是否应起兵抗拒撤藩。
日期:2021-03-08 21:22:39
吴三桂的侄、婿纷纷向他进言:“王威望,兵势举世第一,戎衣一举,天下震动!只要把世子(吴应熊)世孙(无世霖)想法从北京弄回来,可与清朝划地讲和。此即汉高祖对付项羽的分羹之计。”“如果就迁于辽东,他日吹毛求疵,我们只能引颈受戮。不如举兵,父子可保全!”
吴三桂闻听此言,心中犹豫不决。他反复权衡利弊,想不出万全之策。如果搬到辽东,失去兵权,凭他以前在云南拥兵自重,暗中对抗朝廷的所作所为,有朝一日,朝廷很容易找到借口把他斩草除根,那时手无缚鸡之力,岂不是白白送死!一想到这里,不由得全身不寒而栗!此外,他的独子吴应熊和几个孙子尚在北京,掌握在朝廷手中。他若起兵,他们将有杀身之祸,吴氏岂不是断了根!吴三桂的夫人张氏为此劝他不要谋反。吴三桂不由得老泪纵横,向大女婿胡国柱哭诉说:“只恨应熊还在北京,怎么办?”
胡国柱建议,秘派人至京,把长子和长孙一并搬取来云南。吴三桂说:“既如此,等他们回到云南后,再议。”
吴三桂派心腹李恕赴京召还吴应熊。
吴应熊的想法正好与父亲相反,他想守臣节,保禄位,过安稳日子,反对父亲起兵。平时,他曾不止一次规劝父亲谨守臣节,不可妄为,以免引起朝廷疑忌。现在,吴应熊知道父亲下决心准备用武力对抗撤藩,他已无法阻止。对于自己是否去云南,他徘徊不定,只能暗暗哭泣。李恕见吴应熊无意南下,时间紧迫,不允许久等下去,便秘带了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匆匆奔回云南。
日期:2021-03-09 08:14:49
吴世璠安然回到云南,吴三桂稍得安慰,开始考虑起兵。他估量了全国的形势,对比了双方的力量,认为自己的军事才能天下无二。他所据有的云南,地险财富,他的亲军和各镇将卒都是百战之锐。在外省还有他培植的党羽。如果起兵,他们一定会响应。自清开国以来,朝中宿将多半去世,还健在的为数很少,几乎没有一个能和他相匹敌。况且,圣祖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不足担当大事。客观条件对他有利,他自感胜算较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