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自受命镇守云贵,就有一个长远打算:他要世世代代以云贵为家,把这片土地作为他及其子孙的世守藩地。他一心要仿效明朝的黔国公沐氏,做清朝的“黔国公”,与清朝相始终。
要加强军事力量,离不开战马。从四川进来的马匹弱小,难以临阵。吴三桂瞒着朝廷,密令其养子王屏藩,从青海西藩地区选取适于征战的勇健之马,每年进马三千匹,从西藏地区绕道至云南。
日期:2021-03-07 20:09:10
三
吴三桂有六万军队,家口随带,必以土地为生活保障。圈地是清军入关后采取的一项很不得人心的政策。这些新贵从关外来到新占领的地区,为了取得土地,就用强制的手段,随便圈占看中的农民土地为己有,致使大批农民丧失生计,激起农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满洲新贵圈地主要在京畿地区实行,至顺治末已明令禁止。但朝廷为满足吴三桂及其所属官兵对土地的需要,迟至康熙六年还批准吴三桂在云南圈地,给当地本已穷困的农民又带来新的灾难。
康熙七年,云南巡抚袁懋公不得已出面为民请命。他向朝廷呼吁:农民免其迁移,地仍归原主耕种,只向欲圈占农民土地的藩下将士纳租就行了。实际上,是把有少许土地的农民降为佃农,把吴三桂的兵丁将吏视为业主。此项办法照顾到两方面的利益,为朝廷所接受,同意实行。
由于朝廷干预,吴三桂被迫停止圈地,可他仍以放牧、狩猎为由,强行征用民地,强夺其产业。他把昆明三百里内作为放牧的场所,任意圈地,不断增设庄田,他的庄园星罗棋布,又“勒平民为余丁,不从则曰:是我逃人”,以律条加以惩处。吴三桂和他的将吏,及至兵士,都成了云南的大中小地主!
吴三桂统治云贵时期,赋税是很重的。他不但没取消明朝时的私派横征,还把它变成了国家的正式税额。一个穷困和屡遭战乱的地区是很难承受这一负担的。甚至连云南少数民族各酋长也时常遭到吴三桂的勒索。这些酋长多有财富,吴三桂每年都勒令各酋长献金银,名曰“助饷”。
云南虽偏远,但是地产五金,为生财的一大来源。自元明以来,开采不断,已形成金、银、铜、铁、铅等采矿中心,各有矿厂。吴三桂垄断这些矿厂的开采,利润源源不断地进入他的府库。
吴三桂的平西王府,前后持续十余年,造成了一个占地广阔、规模宏大的宫殿群。五华山周围,山上山下,到处都是宫室殿阁衔接,真是千门万户,极土木之盛大!殿顶装琉璃瓦,墙壁饰以图画,金碧辉煌,令人炫目。
吴三桂的穿戴同样豪华无比。办公事时,要穿蟒缎,还觉得不全,另选各色哆罗及金甲镶嵌明珠,银甲则镶嵌珊瑚。腰带有玉带、金带、银带、枷楠带、犀角带、沉香带,皆镶嵌珠宝,价值数万金,装入三十箱,收藏在府内,随时取用。夏天,他头戴象牙抽丝的凉笠,用孔雀毛做盖,真是雍容华贵,名副其实的“云南王”。
吴三桂迎来送往,上下交结,馈赠礼物,无不显示出他的奢侈程度。每逢年节和自己的生日,他必举行盛大欢宴,抛赠大量金钱财物。他的部将也无不富有,至于他的亲属,更是个个富贵,独霸一方。
康熙十一年,吴三桂满六十岁,举行大寿庆典。独子吴应熊同妻子建宁公主一同来昆明祝寿,吴应熊在北京采办了大量人参、貂皮、绸缎等物品,多达五百驮,费银数万粮。吴三桂非常高兴,悄悄对心腹胡国柱、方光琛等人说:“可见朝廷不疑我,你们都要谨慎些。”吴应熊夫妻俩回京时,吴三桂加倍回赠,光川马就赠送了两百匹。
日期:2021-03-07 21:08:25
吴三桂常跟自己的侄儿、女婿、亲信将领等,在一起宴乐,有时还跟他们到演武场比试骑射,演练武艺阵法。此事被朝廷所知晓。次年二月,圣祖向吴三桂做出朝廷隆礼的姿态:亲派一等侍卫吴丹、二等侍卫塞扈立前往云南慰问,并携带他御用的貂帽、团龙貂裘、青蟒狐腋袍各一袭,束带一条,赏给吴三桂。带弓箭三千副,代表朝廷,赏赐给吴三桂的将士。同时另派侍卫前往广东,向平南王尚可喜颁赏,其赐物比吴三桂略低些。
吴三桂陈兵于校场,率领部下接受赏赐,遥向圣祖谢恩。仪式举行完毕,吴三桂陪同吴丹检阅将士,比射箭法。多谋的吴三桂隐匿精壮将士,专派老的上场比射。吴丹回京复命,报告了他对吴三桂的考察,圣祖对吴三桂的疑虑稍微减轻。
就在圣祖赏赐和慰问吴、尚两藩后的一个月,即康熙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平南王尚可喜突然向朝廷申请撤藩,请求圣祖允许自己“归老辽东”。
尚可喜在奏疏里写道:
臣自奉命镇粤以来,家口日蕃。顺治十二年,曾具疏请解兵权。部臣以地方未宁,待后议。方今四海升平,臣年已七十,精力日衰,正退耕陇亩之日。伏念太宗皇帝时,曾赐臣以辽东海州及清阳堡等处地,今乞准臣仍归辽东,安插故土,以资养赡。计带两佐领甲兵及老闲丁,约两万四千有奇。沿途夫船口粮,请并议拨给。
圣祖阅后,心中大喜。他正处心积虑想选择一个适当时机,解决三藩问题,尚可喜不待朝廷下令,也不管吴、耿两藩如何打算,竟先自己主动提出撤藩,无疑在客观上为圣祖处理三藩问题开了个好头。
尚可喜之所以申请撤藩,主要是听取了手下谋士金光的建议。金光是浙江义乌人,随尚可喜幕下最久,以功授鸿胪寺卿衔。他私下劝尚可喜:王已位极人臣,恩宠无以复加。树大招风,朝廷对王很不放心,历来外姓封王没有一个长久的,莫若交出兵权,回辽东养老。尚可喜经过深思熟虑后,接受了金光的劝告,下决心隐退。他一连上了数道奏章,向圣祖申请回辽东。
撤藩与否,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圣祖特召集各部阁臣讨论,在会上,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大多数人,力主撤藩,应同意尚藩迁移。唯独大学士图海反对,他与众人争辩,表示撤藩时机尚不成熟,断不可迁移。圣祖年轻气盛,迅速表态,支持莫洛等人的意见,决意撤藩。圣祖马上写给尚可喜一道撤藩谕旨:
王自航海归诚,恪尽职守,平定地方,效力累朝(太宗、世祖、圣祖),功绩卓著。定东粤,镇守疆,劳累日久。年已七十,欲归辽东耕种。情词恳切,具见恭谨,能知大体,朕心甚为嘉悦。今广东已定,王下官兵家口作何迁移安插,户兵两部会同确议。
尚可喜以年老隐退的方式,向朝廷表达自己的忠诚,得到了圣祖高度评价,在回复的谕旨中含蓄地赞赏他能识大体,自动去位,使君臣两无猜忌,共享太平之福。
尚可喜申请撤藩时,还提出一个条件,他想让长子尚之信留镇广州,承袭平南王爵。
户、兵两部根据圣祖的指示,以父亲健在无移爵的先例,予以拒绝。并以不忍其父子分离、藩下家口分离为由,下令全撤。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