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07 10:35:56
前言
讲述这一段历史之前,我想起了一句古话:小孩看好坏,大人看利弊。意思是说,同样的一个历史事件,小孩只能简单地将故事内容看成好人或者坏人,好事或者坏事。但是大人却能从故事里的人物行为分析出,它在客观上是否对社会有益,能否使百姓得利,是否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所以,在讲述《康熙平三藩始末》时,我希望做一个“大人”,将现有文献资料整理汇编,将之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故事情节,力争客观再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不掺杂个人主观上的好恶情绪,尽量把这段历史里的主要人物描述得形象立体,而不是将之单纯归纳为“好人”或者“坏人”。
一
康熙初年,除了东南一隅的小岛台湾尚未收复,清政权已基本接管了旧明政权的所有国土,国家开始由乱到治,百废待兴。清政权的科举考试在清军入关后的第三年就已施行。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导致全国各地的基层官吏十分紧缺,清政权除了录用本朝科考中榜者为官,还大量录用明朝末年的举人、贡生充实到全国各地的基层为官。
虽然清王朝在形势上统一了全国,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个地方藩王,在云贵、广东、福建三地各据一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处于半独立状态,对清政权面向全国行使有效统治造成极大阻碍,与清廷的矛盾日益尖锐。
清廷对三藩尤其吴三桂拥兵自重深感不安,开始想办法限制和削弱其权利。直到清圣祖玄烨亲政后,决意待机撤藩。
至于三个藩王的由来,还要从清政权尚未入关时简单说起。
清皇太极时期,明朝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先后降清,后来随清军入关后,分别被封为定南王、靖南王、平南王。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三海关,被封为平西王。
清政权为完成统一大业,推行“以汉治汉,讨平南方”的方略,命吴三桂率军进攻四川、云南,孔有德率军进攻湖南、广西,尚可喜、耿仲明率军进攻江西、广东等地。后来耿仲明病死于进军途中,其子耿继茂承袭靖南王。顺治九年,孔有德与南明政权在桂林之战中兵败自杀,无子除爵,所部由其女婿孙延龄率领,孙被清廷晋升为广西将军。
南方略定后,清政权出于动乱时期军事管制的需要,命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分别镇守云南、广东、福建,并称三藩。随着清初统一战争形势的发展,三藩权势日益膨胀,尤以吴三桂最严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按照清政权的兵员定额,吴三桂领旗兵五十三佐领一万余人,绿营兵十营四镇两万余人;尚可喜领旗兵十五佐领三千人,绿营兵七千人;耿继茂与尚可喜相同。三藩兵员定额不超过五万五千人,但实有数大大超过限额,名义上属于清军八旗,实为藩王私人武装。
康熙七年,清圣祖还未亲政时,甘肃庆阳知府傅弘烈就曾弹劾吴三桂,直言吴三桂以镇压地方叛乱为借口,一面在地方盘剥百姓,大肆敛财,一面又不断伸手向中央索要粮饷和经费。吴还在云贵抛赠巨金,广罗四方人才,意图强藩雄镇。傅弘烈在奏疏中直言:吴三桂“必有异志,宜早为防备。”
当时,在吴三桂反叛迹象还未显露,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清廷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还不敢轻易触动吴三桂,只能制裁傅弘烈。经部议,认定他“越职言事,劾奏亲王”,犯有诬告罪,将他逮捕,判处斩监侯。康熙九年,圣祖亲政后,予以减刑,发充广西梧州军中效力。
康熙十一年底,直隶束鹿知县刘昆被提升为云南府同知。到任第三天,按例拜见吴三桂。在此之前,吴三桂已听人介绍这位新任同知颇有才能,品行兼优。所以,在接见时,一边询问他的情况,一边十分留心观察。问过话后,目不转睛地反复打量他,还对陪同他接见的大女婿胡国柱说:“科目中有此一人,大奇!”表示很满意,命设宴款待。
次日,胡国柱受吴三桂委托,派人对刘昆说:“你应该卖身投靠藩下。”说完,来人从袖中出示“冯某投身契一纸”,上写:立卖身文书楚雄知府冯某,本籍浙江临海县人,今同母某氏,卖到平西王藩下,当日得受身价银一万七千两。后边署名:媒人胡国柱。
刘昆看过契约,明白是怎么回事,便说:“我投身已很久了,你还不知道吗?”来人很惊愕,忙问何时投身的?
刘昆回答:“乙亥年,廷试之日,太和殿中投身矣。”意思是说,他在顺治十六年被推选进皇宫参加廷试时,就已卖身归属了大清皇帝。
胡国柱派来的这位说客,自觉无趣,只好悻悻地走了。
吴三桂把物色到的云贵官员和有才之士,都以契约形式规定了他们隶属王府,实际上,吴三桂把他们都变成了自己的仆从,即主人与奴仆的关系。而且卖身者,皆以师事胡国柱。刘昆后来据此而总结说:“滇中有三好:吴三桂好为人主,士大夫好为人奴,胡国柱好为人师。”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是清圣祖玄烨铲除鳌拜势力,亲政后的第五年,也是清军入关问鼎中原的第三十个年头,这一年,圣祖还不满二十岁。
圣祖自幼年起,就在宫中接受了以儒家为主、各种系统化的汉学教育。亲政后,又恢复了顺治时期的经延传统。所谓经延,是指自汉、唐以来,专为皇帝讲论经史和治国之道而特设的御前讲席。通过御经延,圣祖很快掌握了《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的精要。了解了历朝历代贤明君主治国理政的经验。故而他年纪虽轻,却有着超越祖业的雄心,有成为中原王朝盛世明君之志向。
清圣祖此时最忧虑的,就是三藩都握有地方兵权,如果任其势力滋生蔓延下去,恐日后难以制服。
吴三桂的部属依仗平西王府的权势,目空一切,到处横冲直撞。有一次,吴三桂派官押送贡品进京,中途宿店,正巧遇上一位来自京城的朝廷命官,携带皇帝诏书已先住店。论他的身份和使命,谁敢冒犯?可这个解役官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挥起手中鞭子,驱赶这位钦命官,大叫:“天下更有何人大于我家者哉!”
如此横暴,没人敢回一句话。
实际上,吏部和兵部早就向圣祖抱怨:平西王吴三桂时常将自己看中的人从外省调来充实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亲信派往其他各省任职。他甚至直接给吏兵两部批文,令某人为某地官。如果吏兵两部选用云南、贵州的文武官员,与吴三桂的意见不合,就必须撤回,只能任命他选用的人,包括选送到外省去,名曰“西选”,即平西王选用的官员。
吏兵两部推选出新任命的云贵文武官员,经常还未到任,吴三桂就已另推出人选。以至于朝廷推选的新官员只好中途返回,造成往返苦累。而且,吴三桂还通过垄断云南地方科举权,把他自己的藩属子弟都选入为官。若长此下去,西选之官几乎就要满天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