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
第39节

作者: 振古如兹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豨造反,又是比较典型的嫡系和非嫡系矛盾的爆发。秦末大起义之初,黄淮海平原一带数百、数千一股的独立起义队伍难以尽数,他便是其中之一。加入汉军后,刘邦信任他不假,但他并非丰沛子弟、又不是刘邦亲戚。后来参加汉军的人往往以为他是嫡系,其实那一拨也不是,是个单干户。
  陈豨上任之初,以赵相又兼管代国,相当于明清的直隶总督又兼管塞北。刘邦废立太子失败后,将爱子刘如意册封为赵王,又任命御史大周昌为赵相。陈豨干得好好的,地盘减少一大半,还是富庶繁华之地,剩下的就只有塞北贫穷苦寒之地,自是不高兴。但形势仍然不到造反地步。
  继续逼迫陈豨的是周昌。
  周昌为人耿直但心胸不大,后任看着前任不顺眼的不稀罕,但他太过分了。
  陈豨老家那一带原属魏国,有志之士都仰慕信陵君魏无忌。陈豨权倾一方,也学着养士。有一次回乡路过邯郸,“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陈豨和手下很熟悉邯郸,可能也很随意,大概也没有想到去拜望一下新任赵相。
  周昌气不过,便向刘邦告了一状,“具言豨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老子们的江山,你显摆的是个什么劲儿?!这是功劳不甚大的一般嫡系最可能出现的问题,只许自己显摆,自己显摆理所应当;不许别人显摆,别人显摆就看不下去,就要想办法灭了人家。周昌是因兄长周苛壮烈牺牲而进入高层的,自己并无甚战功。如果是个真正功劳大的,一般反倒不会这样。当然,陈豨也就不会在别人已经接任后还如此张扬。这俩人,犯得是前后任出问题的一般错误,互相尊重不够。但陈豨有意显摆虽然不好却也还在情理之中,周昌告状那就不是嫉妒而是陷害了。这是周昌这个正直人的不正直之处。

  接着就是刘邦自己逼迫了。
  周昌这一状显然是告响了,“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多连引豨”。
  这时的刘邦,似乎已经进入草木皆兵状态,说谁谋反他也相信,立即下令审查陈豨手下的经济问题,借以打击陈豨。刘邦的诏令自然义正辞严,但陈豨不傻、众人不傻,大家都知道他这是要干什么。
  汉十年七月,刘邦借父亲去世而召陈豨回朝。
  陈豨则毫不客气称病推诿,九月公开造反、自立为代王,完全控制了燕代两地和赵国的相当一部分。比较政府治理、凝聚社会或控制社会的能力,陈豨强于周昌。自春秋战国以来,燕代始终是赵国的势力范围,这可能是第一次反过来了。
  以陈豨造反为标志,此前,多多少少都有点刘邦有意玩火;此后,就转向疲于奔命努力灭火了。
  这是有意公告天下的亲信、近臣造了反,舆论层面就非常被动。
  为了尽快平定、一举平定,刘邦郑重其事行使天子权力、发出羽檄通知各诸侯国出兵。到了邯郸一看,“未有至者”——各诸侯国居然都没有出兵。这令人难以置信,《史记·高祖本纪》中也没有,但《汉书·高帝纪》中有,班固增加应该有根据。综合分析,应该分两种情况:有根本不准备出兵的;有尚未到达的。无论如何,局面很严重。刘邦不得不拿出争天下的草头王本领、几乎突破了一切社会道德规范的限制,无底线地、不择手段地和陈豨周旋。

  其中有些手段,周昌都看不过眼:

  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遍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又求:“乐毅有后乎?”得其孙叔,封之乐乡,号华成君。问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

  依靠这样一些手段,直到第二年冬天,才大致稳定下来。到第三年冬天,刘邦病死前夕,樊哙所部才将陈豨消灭。
  陈豨打仗可能不太行,毕竟如约造反,没有形成预料局面的直接原因,是韩信失约。
  日期:2021-05-03 18:54:24
  37 萧何出面(1)
  ============
  以韩信事件为标志,西汉内部政治关系迅疾进入激烈斗争阶段,极为凶狠残暴。
  陈豨造反之后,刘邦的当务之急自然是防止里应外合,最有效的防止手段就是把有嫌疑的人杀了。这个时候,最有可能和陈豨里应外合的自然是韩信,最有效的防止手段就是把韩信杀了。
  这是一般争斗和攻伐经验丰富的人都能想到的,也就是韩信面临的前景。站在韩信的立场上则反是,就是抓住机会、里应外合、杀了刘邦。
  至于是刘邦杀了韩信、还是韩信杀了刘邦,自然是随机的、偶然的。如果将他们视同丛林中即将开始撕咬的野兽,那就看谁更凶残、更不择手段!
  刘邦走的时候本是要韩信随军的,带着韩信他应该最放心;韩信也应该跟着刘邦,跟着刘邦他最安全。韩信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但他已经横下决心,和陈豨谈话就是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和这个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家伙拼个你死我活,也就舍弃了这个对双方都合适的选项,称病留在了长安。
  韩信的结局此时就已经确定,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刘邦走后,韩信如约行动,派人和陈豨的家臣商量具体方案。大略内容是:1、谎称刘邦诏令、赦免长安城里的官徒奴。赦免官徒奴,是当时战争中快速补充兵员的常用手段,容易蒙哄过关。2、借助韩信的威望急速将官徒奴整编成军。3、这些行动都以刘邦在邯郸前线需要为借口,公开合法进行,只要足够快。4、率领这支军队突袭吕后和太子。5、具体时间等待陈豨的消息,选择一个晚上开始行动。

  当时长安城中官徒奴可能数量较大。粗略回顾一下秦汉之际以奴、以徒为军的记载,就会明白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后人唯一难以理解的是,陈豨造反的消息已经公开,为何还一定要等陈豨的消息才开始行动?要等待的又是什么消息?必要性在哪里?但《史记》和《汉书》都记载为“部署已定,待豨报”。这一等待,就夜长梦多了。
  韩信府上有一舍人犯了家法。当时不同等级的封君家里都豢养有数量不等的奴、仆、舍人;对他们的管理一般都依照家法,但罪至处死的时候还是得要报告官府或请官府执行。此人的罪行可能比较大,韩信将他关起来,准备根据家法杀头。此人便设法向吕后上书,“告淮阴侯信反”。后来,居然还就是因此保得性命并获封列侯、食邑二千户,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赫然在列的慎阳侯乐说。西汉功臣食邑多数不够两千户,可见这一举报对刘邦的价值。前文认为举报韩信谋反的变事可疑,此人此事是主要反证。

  刘邦的皇后吕雉,随后会成为西汉君臣博弈中的重要人物。此时刚刚走到政治舞台前列,突出特点是嗜杀,对待政治对手动辄就杀,且往往是大人物,最先死在她手里的两个人都是诸侯王。可对于主要对手戚夫人,刘邦生前始终未见她有任何挑衅行为。或正是因此,对别的能杀的人就格外心狠手辣。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和通常所谓发火类似。不同在于,常人发火,摔个盆、砸个碗,顶多摔个门;皇后发火,就要杀人,而且是杀诸侯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