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仰望光明》
第44节

作者: 秀才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百姓聚在了周围议论纷纷了起来,我试图寻找玲儿的踪迹,但人太多了,我根本就看不到。
  “自行车!自行了开卖了哩!好玩的自行车!”,皇上大开喉咙喊道。
  看来皇上虽对朝政不感兴趣,但对朝政的其他东西还是比较有才能的。
  “自行车?没听说过!”,一位百姓道。
  接着皇上把一辆自行车搬了下来,亲自演示了一遍。

  皇上坐在了自行车上,走了几步又绕了回来,毕竟街上的人很多。
  一位百姓感兴趣的问道:“老板!这自行车怎么卖?”
  皇上伸出了几根手指比划着。
  “八百两?”,这百姓道。
  “八百两,你连只鸭都买不到!”,小锯子道。
  “八千两?”,这百姓又接着道。
  皇上点了点头。
  “不就八千两吗?我买了!”,这百姓道。

  没想到一来这自行车就卖去了一辆,接着越来越多的人来买了,半个时辰不到,一下子就卖光了。
  卖完后,皇上将银子数了起来,可怎么数都不会数,而两个太监会点数数。
  小锯子说道:“皇上!奴婢来帮您数吧!”
  “好!”
  两个太监也一起去数了数,我也跟着数,数了数大概卖到了十四万两多的银子。
  “皇上!今日卖到了十四万两银子呢,和您的东西算在一起。”,小凿子道。

  “那我们几个就分了吧,这次爱卿的功劳最大,七万是爱卿的,另外七万是朕的,剩下的你们两个就平分的吧!”,皇上道。
  虽说皇上不会数数,但小一点的数还是会数的。
  我看着摊子外,迟迟没有发现玲儿的身影,皇上也准备要走了,看来我怕是没机会了。
  “爱卿!小锯子!小凿子!上车!准备回宫!”,皇上道。
  我这定下了一个决定,这儿离那个客栈不远,再说玲儿也是常客了,那店主的老板也熟悉了,我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皇上!臣还有件事,臣能晚点回宫吗?”,我朝着皇上问道。
  皇上眼睛转了转,脑子想了想,道:“那爱卿,你去吧!记得回宫哦!”

  “嗯,谢皇上恩典!”,说完我往着那个熟悉的客栈跑去了。
  因为有了个激动的心,跑的速度明显比以前快了。
  到了客栈,上去了二楼,敲了门。玲儿站了起来,往门走去,她好像有些害怕像上次那样的情形,小心翼翼的打开门闩。
  “柳堂哥!你咋回来的!”,玲儿看到我的面孔后激动的道。
  然后拉开了门,等我进去后,关上了门闩。
  正当我要走的开口说话时,玲儿急忙抱住了我,但这一抱很紧。
  “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玲儿流下了几滴眼泪哭着说道。
  “你看我这不回来了嘛!”,说完我双手也搂住了玲儿,抱在了怀里。

  抱了大概几分钟,玲儿这才肯放手。
  “玲儿!我不在,你这几天可还安好?”,我问着道。
  “柳堂哥!你放心,我好着呢,就是房钱该交交了。”,玲儿道。
  “好,你看,这是刚才和皇上一起出宫来卖自行车得到了银子,这些你些拿去用。这些天你受委屈了。”,我道。
  说完,又将满脸都是眼泪的玲儿抱在怀里……
  在玲儿这儿停留了好几个时辰,最后又是一场伤心的告别……

  我还是原来的那个我,只不过今日的这个我,更加赢得皇上的信任了。
  从进宫的那日起,每天在宫中使出不同的花样,而这些也让宫中的每个人对我很敬重,而除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们整日都在想着除掉我的计划。
  昨日的那事可是大明的忧心啊!
  这天本是晴朗的,不知为何一下子就成了灾难!
  在黄河一带的百姓们都纷纷带着竹撮箕、扁担在挖着附近的土来建堤防。整个场面,能干活的都来了,男女老幼都有,他们只有个目的,就是能早日建好堤防,这样能保住他们的生活。
  可偏偏老天不长眼,不知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上面的堤防突然倒塌了!黄河里的水一下子凶猛了起来,往前反卷而去,周围的泥土顿时松了起来,带入了黄河之中!突然朝着正在修建提防的百姓冲击了过来!这才建好一半的堤防刹那间没了影子!

  黄河之水一直外周围扩散,接着一座座房屋相继倒塌!能留存下来的百姓只有少数啊!
  就几个时辰的时间,黄河把雎阳、徐、邳一带,上下一百五十里内全部夷为平地!还地区的官员将此事一一上报朝廷,而朝廷也是今日朝收到消息!
  而在今日又有一桩好消息传来,朱燮元已将带兵继续向永宁城前进了。
  在早朝时,朝廷都纷纷在议论着此事,先是为黄河一带的发愁,后是为朱燮元的事而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
  “谢皇上!”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本要奏!”,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道。
  “准奏!”,皇上接着道。
  “据前线来报!朱燮元率领川军收复了永宁!其中奢侈日受伤逃走、攀登虎中枪而亡、崇明父子已经逃走了!”,这位好像是兵部尚书李春烨奏道。
  皇上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笑着道:“好!好样的!”
  台下的官员一下子都高兴了起来,包括我也替他们高兴。
  而这时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道:“臣有本要奏!”

  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了,道:“准奏!”
  “皇上!就在昨日,我大明黄河一带的百姓苦不堪言啊!黄河之水一下子袭击了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啊!一下子,百姓留存下来,只有几百个啊!人员伤亡就占了几千个啊!其中雎宁县的最严重啊!”,这位应该是工部尚书的人,但我不熟悉他叫什么。
  皇上看向了这位工部尚书,道:“怎么会平凡的有这种事发生!怎么连这黄河都治理不好?这堤防不是建了吗?还有前几个朝不是把这黄河给治理得很好了吗?”
  “皇上!臣认为之前的大臣潘季驯泄这洪水的措施难免会有失误的地方!”,又一位大臣道。
  “皇上!至于那些现在流离失所的百姓,应该免了雎宁县天启元年和二年的各项钱粮!”,另一位大臣道。
  “好!那就免了雎宁县的钱粮!”,皇上道。

  我对着这黄河的泛滥想到了个办法,我站出来道:“皇上!对于皇上治理一事,臣觉得有一法可治理!”
  “爱卿!什么办法啊?”,皇上问道。
  “臣建议在黄河两岸从源头开始一直往下种树!”,我道。
  “种树?这树能起到什么作用!无稽之谈!”,一官员道。
  这些官员虽说认识了几个,但还没有全部认识完。
  “皇上!树的根能起到扎土的作用,能抵挡各种山洪,还有治理黄河之水清的功效!因此只有在黄河源头至两岸种树才能治理黄河的洪水!”,我道。
  “不错!这树真有如此大的作用?爱卿。”,皇上道。

  “皇上!臣认为韦大人说言的确有些道理,这方法值得一试!”,一位大臣说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