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56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柴宗训神秘一笑:“宋王,朕与你打个赌,此次辽国必不会出兵,若辽有出兵迹象,朕即刻罢兵,如何?”
  “皇上,那又是何必呢?”赵匡胤说到。
  “总之,此次朕一定要出兵征伐,说不准还会御驾亲征,宋王还是去做准备吧。”

  眼见无法说服柴宗训,赵匡胤只得离开,他打算回去联络几位朝臣,再次向柴宗训上书。临走他摇头腹诽:“因钱多而征伐,这种出兵方略,闻所未闻。”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钱多且无自保能力,当然是征伐的方向了。
  军中听说即将征伐南唐,个个喜不自胜。
  早就听说南唐富庶,虽然柴宗训一向要求军士们不得有犯秋毫,但掉在钱堆里,要是空手而归的话,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唯一郁闷的是慕容德丰,听说征伐南唐,他大失所望,急忙前去找慕容延钊论理。
  “父王,听说皇上下令即刻征伐南唐?”
  慕容延钊很平淡的说到:“南唐早就该伐,只因宋王阻拦才一直未成行,如今皇上终于下定决心,我等建功立业的机会又到啦。”
  “父王,”慕容德丰耐着性子说到:“孩儿早与父王分析过征南唐的弊端,既是宋王阻拦,父王为何不与宋王一同劝谏皇上?”
  “南唐迟早要打,而且他是皇上,我说话有什么用?”
  “可征南唐,会让大周随时有灭国的危险,即便辽国此次坐视南唐被灭,可只要辽国朝中提高警惕,在幽云十六州驻扎重兵,便随时会威胁到汴梁,届时我大周国库即便再充裕,也永远都只能偏安一隅啦。”
  “你这孩子,胡言乱语些什么?”慕容延钊说到:“为臣之道,当忠于君父,谨守君令,勿要妄议国政。”
  “父王,”慕容德丰怒到:“你这是愚忠,会害了社稷。”
  慕容延钊眼珠一瞪:“我会害了社稷?当日随太宗皇帝从征高平,若无我死战,大周在不在都还两说。再说了,害社稷能封王?你且休再胡言乱语,此次征南唐回来,我会请旨立你为世子,老老实实守好你老子为你拼下的这份富贵才是要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慕容德丰痛心疾首:“父王,若大周宗社不保,慕容家的富贵从何谈起?”
  “放屁,”慕容延钊骂到:“还没有大周的时候,你爷爷便是开州刺史,你爹我便是奉国军都虞侯,却是与大周宗社何干?”
  慕容延钊说的话,代表这个时代大多数军官,特别是军官世家的想法。
  皇帝是谁不重要,反正打了胜仗你得封赏,打了败仗是因为敌军太强大,作为统帅的皇帝指挥不利。
  慕容延钊方才说的从征高平,在这场战役中,前锋主将樊爱能、何徽见敌军势大,竟然望风而逃,而且沿途还劫掠百姓。
  若非赵匡胤、慕容延钊、张永德等死战,大周还真有可能宗社不保。

  对于柴宗训,慕容延钊服的是他的机心,谋略,所以不敢有二心。反正你让我打谁,我就打谁,赢了有功,输了我不背锅。换个人来做皇上,反正我手里有兵,一样可以高官厚禄。
  所以赵匡义一战废掉赵匡胤多年积累,就等于给柴宗训开了个挂一样。
  柴宗训再次来到丰乐楼的时候,慕容德丰正在一个人喝闷酒。
  柴宗训有心逗他:“慕容兄,听说马上就要出征了,你怎地还有闲心喝酒?”
  “幼安兄,”慕容德丰将酒壶重重一顿:“来,陪我喝点儿。”
  柴宗训上下打量着他:“慕容兄何故闷闷不乐?”
  慕容德丰将两个酒杯都倒满:“我真羡慕幼安兄,满腹诗书不问世事,忙时窗下苦读,闲了便携诗情纵意花丛,不似我这般借酒浇愁。”
  “我知道慕容兄向来忧国忧民,”柴宗训说到:“既如此,你为何不向皇上上书?”
  慕容德丰说到:“天意难违,便是赵匡胤老匹夫都没能让皇上回心转意,我一个荫封的虞侯,皇上怎会听我的?”
  柴宗训笑到:“其实征南唐也不错,届时大周国库更充盈,将有更多的精力来收复幽云十六州。”
  “嘿,”慕容德丰苦笑一声:“打仗靠的是钱粮,但要打胜仗,仅仅有钱粮是不够的。”

  “辽兵凶悍,兼有重骑兵,非锐意进取之兵不可胜。待征南唐归来,军士在温柔乡中待过,早已师老兵疲,如何肯在苦寒之地征战?如何能胜辽兵?”
  “反倒是先征幽云,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必能一鼓而踏平南唐。”
  慕容德丰说的,柴宗训都懂,他仍是笑到:“慕容兄何必抑郁,说不定情况不像你想的那样呢。”
  慕容德丰叹口气:“但愿如此吧,希望太祖太宗在天有灵,保我大周江山无虞。”
  此时知客探头探脑的过来:“辛公子,嘉敏姑娘请你前去一叙。”

  再次来到嘉敏的小院,嘉敏却是一脸不悦。
  “嘉敏姑娘,你怎么了?”柴宗训问到。
  嘉敏面色稍稍缓解:“公子,我上次与你说的,公子只当是耳旁风吧。”
  哦,对了,上次嘉敏说过让柴宗训再也别到丰乐楼来。
  柴宗训其实也颇不自在,查访多日,一点线索也没有,莫非真的是自己多心?
  眼见嘉敏瞪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柴宗训歪着头想了半天,只得像个痞子般说到:“我也不知怎么就来了,这脚仿佛有些不由自主。”
  虽然像痞子,但他也不敢说得太唐突。
  嘉敏说到:“公子若有心出仕,我可为公子在宋王面前提及,抑或公子可以直接投靠在齐王门下,这俩人一政一军,均是大周最显赫之人,公子无须待价而沽。”
  看来嘉敏又理解错了他的意思,还是以为柴宗训想投靠在某个显贵门下。
  “嘉敏姑娘,”柴宗训说到:“我实无心为哪个显贵效力。”
  嘉敏眉头微皱,思虑一会说到:“若公子只想吟风弄月,我倒可以为公子推荐个去处。”
  “哦?”柴宗训问到:“何处?”

  “南唐,”嘉敏说到:“南唐自国主以下,人人都喜寻章摘句,且从未有因言获罪者,公子前去,当能如鱼得水。”
  “前次南唐使臣冯延鲁入贡,曾于丰乐楼宴请宋王,我与他有一面之缘,若公子愿去南唐,我可为公子写一封荐章。”
  冯延鲁在丰乐楼宴请赵匡胤,正是在元宵佳节,如果不是皇帝,柴宗训倒还真想去南唐耍耍,可惜脱不开身。
  只能等待将来天下一统,巡幸江南了。
  “姑娘的好意,我心领了,”柴宗训说到:“只恐家中二老不愿我远行。”
  嘉敏还待说什么,外面婢女轻声叫到:“姑娘,宋王来了。”
  这时候赵匡胤来干嘛?
  这问题问的好像有点二,赵匡胤来,自然是来看美女了。
  柴宗训不能被赵匡胤知道他常来丰乐楼,倒不是怕名声受损,而是赵匡胤知道,即代表所有朝臣都知道,要调查丰乐楼的背景将会更难。
  柴宗训轻车熟路的钻到了床底下,方才严肃的嘉敏捂嘴偷笑起来。
  “吱呀”一声门开了,一双脚走了进来。
  “见过宋王。”嘉敏施礼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