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汉唐人》
第42节

作者: 月池
收藏本书TXT下载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一曲吟罢,李煜眼眶中竟有泪水。
  “好,”钱俶拍手到:“好一句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却又如梦懒思量。想忘却不能忘,最是令人肝肠寸断。”

  李煜被掌声惊醒,轻拭泪水,拱手到:“臣失态了,恳请皇上恕罪。”
  柴宗训哪有时间恕他的罪,只在大脑中努力搜索,前世课本和课外读物上都没见过这阙词,想来应该质量一般。
  不过他仍是拍手到:“好,好,细细品来,确是让人深感国主与周后之深情刻骨铭心。”
  “谢皇上谬赞。”李煜得意到。

  柴宗训冷笑一声,表演完了吧,现在该我上场了吧。
  他站起身来:“朕无皇后可致书,然国主与王上之深情,却令朕念起亡母,当日朕不过孩提,母后却离朕而去,现在想来,母后于朕不过几残影而已。”
  “今日为王上与国主所感,朕将母后残影连接,亦有一句,吟诵出来,请王上与国主指摘一二。”
  “臣等不敢,洗耳恭听圣作。”
  柴宗训作思虑状,不知道九年义务教育能不能压得过李煜的词,为了保险起见,还是用高中的吧。
  于是他深情吟诵到: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一阙悼亡词虽情真意切,但此时由柴宗训吟诵出来,破绽还是很多的。
  先是千里孤坟,其实符皇后的陵寝离汴都并不远。
  尘满面,鬓如霜,尘满面勉强可以够得上,但柴宗训不过一个青少年,何来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柴宗训的家就在这里,何来还乡之说?
  柴宗训有些心虚,但钱俶和李煜仍沉浸在这阙词营造的氛围中细细品味。
  “好。”钱俶忽地大叫一声:“太好了。”

  柴宗训一震,钱俶急忙跪下:“皇上,臣品到妙处,不由得失态,恳请皇上恕罪。”
  “哦?”柴宗训心虚的问到:“妙处?何妙之有?”
  钱俶对到:“回皇上,若论悼亡,自《诗》便有,最著名者当为晋潘檀郎和唐元微之,然其多用七言,以长短句悼亡,皇上当属史上第一人。”
  柴宗训的语文早还给了老师,他此刻只想压过李煜,打击他的自信,史上第一人他可不敢当:“王上谬赞也。”

  “回皇上,臣乃据实直言,”钱俶说到:“此阙词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太后对皇上现状一无所知,皇上亦不知太后泉下如何。母子情深,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
  “不思量,自难忘。太后虽逝,然母子之情皇上怎能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太后与皇上阴阳永隔,岂止千里?”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若太后忽地在世,当是一眼认不出皇上了吧,毕竟十年过去,皇上已经长大。以太后高寿,亦当鬓发皆白,含饴弄孙了吧。”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当年皇上出生时,太宗文皇帝亦尚在潜邸,皇上是梦到了襁褓之中的情形?此句最是令幼龄丧母之人伤心。臣之生母亦是在臣幼龄薨逝,臣现时记忆中的残影,正是生母于窗前梳妆。”

  “皇上…”钱俶逐句解释至此,竟然大呼一声哭了起来。
  连柴宗训都沉浸在钱俶解释的意境中,难以自拔,忘了抚慰他。
  李煜亦正有所思,满脸哀伤之情。
  好一会,钱俶才忍住哭泣,仍是一抽一抽的说到:“皇上,臣因皇上之词,一时沉浸在于亡母思念之中,以至于咆哮庙堂,恳请皇上降罪。”
  柴宗训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王上孝感动天,何罪之有?”太监万华忙过去扶起钱俶。
  柴宗训想起方才钱俶的逐句解释,哈哈,这吴越王倒真是个神助攻,原本说不通的地方,经他一释意,倒真的情真意切。
  李煜也终于从哀伤中自拔,眼神黯淡,一脸惭愧的跪下:“皇上此句,‘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臣即便再读十辈子书也难望项背,方才臣班门弄斧,恳请皇上恕罪。”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有知识的人评论就是不一样。
  柴宗训神在在到:“非是朕精于寻章摘句,只因念起宣懿太后,才偶有此句。国主才堪当世大才,朕每每出巡,无论街边,亦或堂前,都在吟唱国主之句,国主回朝后当多作佳句,不使我朝无新歌。”
  原来皇帝没想过要扣留,李煜稍稍轻松了些。
  可引以为傲的词作能力,在皇帝面前却黯然失色。

  李煜在心里叹了一句,这天下,该是周室的,文治武功不如,连寻章摘句竟也不如。
  晚些时候,柴宗训这阙江城子传遍汴梁,教坊排曲后,唱颂者无不肝肠寸断伤心落泪,感叹太后与皇上母子情深。
  而此时所有人才发现,原来皇帝除了武功计谋,于词作上原来也有天赋。
  早上去太后寝宫请安,太后说到:“听说皇上一阙长短句感动整个汴梁?姐姐若泉下有知,定是老怀安慰。”

  柴宗训说到:“回母后,儿只是想起宣懿太后,所以有感而发。”
  太后笑到:“皇上不必解释,哀家不会吃醋的。皇上至诚至孝,哀家亦甚感欣慰。”
  “儿多谢母后十年教诲。”
  “你我母子,无须如此客气,”太后说到:“只是前日说起迎娶符昭信之女的事,皇上考虑得怎么样了?”

  柴宗训忙说到:“回母后,眼下大军正在攻伐后蜀,将士们在前方拼命,朕怎能在后方成婚享乐?”
  “糊涂,”太后说到:“皇帝成婚,乃是稳固国本之事,怎能说是享乐?”
  柴宗训可不愿娶个素未谋面的女人:“太后,此事待攻蜀结束后再说吧。”
  说到攻蜀,杨业率背嵬军一路穿行小路,准备自阴平小道直奔蓉城斩首孟昶。
  而曹彬率大军大张旗鼓准备由兴州、剑阁一线进行掩护。
  后蜀皇帝孟昶闻警,亟命王昭远为都统,韩保正为招讨使,率兵拒周。
  临行前,孟昶特地于郊外与王昭远、韩保正践行。

  因先前被王昭远抢白要送一块‘世修降表李家’牌匾的宰相李昊,仍在力劝孟昶:“主上,王昭远与韩保正不过谄媚小人,素不知兵,而周兵来势汹汹,须得调派稳妥善战之将方可。”
  这话恰好被王昭远听到,他举着酒坛大喝到:“李昊,你欲作甚?实与你说,我此行不止打算克敌,便是进取中原,也如反手一般。”
  李昊不理,只奏到:“主上且看,如今大军压境,王昭远却如此不知天高地厚,若以他为帅,蜀中危矣。”
  王昭远不知从何处摸出一把铁如意:“李昊休要危言耸听,昨晚我遇诸葛孔明托梦,他已授计于我,此行我当直捣汴梁,活捉那伪周皇帝,给我主专事端夜壶之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